广东农民发展「竹下经济」 一地多用、一年多产

广东梅州蕉岭发展「竹下经济」,竹林出产毛竹、竹笋,还有大量生产各种菌菇及中药材。(李国彦摄)

广东梅州蕉岭当地为增加农民收益、加速乡村振兴,蕉岭农民在水田里种稻采用「鱼稻共生」,山上种竹也同时发展「竹下经济」,达到一地多用、一年多产。

台湾新锐媒体直播梅州「一县一品」采风行第三站到广东梅州蕉岭县,探访今年三月刚投入运营的毛竹专业合作社,竹林出产毛竹、竹笋,还有大量生产各种菌菇及中药材。

近年来,随着毛竹产业利润的降低,为支持绿色发展,同时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蕉岭县各村中的竹农们透过「竹下经济」发展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业,走出了一条新路。

当地农民在9月至隔年3月大量种植大球盖菇,4月至同年8月种植竹荪,充分发掘林中培植等竹下经济的发展,一年多产,努力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力。

蕉岭县林业局丘丹苗说,要想走出一条和毛竹产业不同的发展路子,就只有在每亩效益上用心,努力提高竹林地的产出,为解决这一问题,蕉岭县加快发展竹林下经济。

丘丹苗说,林农们利用林下郁闭、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在林下种植耐阴能力较强的食用菌及南药品种,让村里的竹林地变成了「聚宝盆」,丰富林下经济产品种类,一年多次丰收,产生更高收益。

丘丹苗续指,今年,当地竹下经济更是在蕉岭县遍地开花。新成立的几个毛竹企业,规模均在百亩左右,除了种毛竹、竹笋,也在竹下种林药,包括灵芝、巴㦸、天麻、田七、黄连、金银花、天门冬、水飞蓟等;或种林菌,如大球盖菇、竹荪等高经济价值作物,未来更将更有助于畅通农旅融合发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