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黑洞获诺贝尔奖 瞄准银河系!中山大学:动态影像明年揭晓

▲去年中研院天文所加入的「事件视界望远镜跨国团队拍摄到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参与研究中山大学物理助理教授郭政育(前排左一)指出, EHT即将要发表第二张影像。(图/中山大学提供,下同)

记者崔至云台北报导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日前出炉,由3位解开宇宙神秘现象「黑洞」的科学家获奖。中山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郭政育指出,事件视界望远镜即将要发表第二张影像,拍摄到的正是今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观测银河系中央黑洞,明年将尽速公布动态影像。

去年中研院天文所加入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跨国团队拍摄到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郭政育指出,2017年4月所观测到的黑洞位于另一个星系M87,而将要公布的黑洞则位于银河系中心距离我们仅有26080光年。「其实两个黑洞是同一个时段内观测的,但Sgr A*黑洞影像的数据非常难处理,只能再等ㄧ阵子。」

郭政育说,因为银河系中心的黑洞质量较小,比M 87*黑洞小约1000倍,所以轨道周期也小非常多,使影像变化速度过快,对影像成效是一大挑战,「把Sgr A*想像成不断跳舞的黑洞,然后再曝光八小时,就可以知道我们有多难解析它的影像了!」EHT团队首先会公布静态影像,下一波再公布动态影像。

拍摄黑洞影像得突破距离限制,需要「特长基线干涉术」(简称VLBI)帮忙,而特长基线干涉技术正是郭政育的研究专长。郭政育解释,透过观测黑洞附近的物质在高速绕着黑洞运动下发出的电磁波,让黑洞本身像是阴影一样呈现出来。阴影的部分是黑洞的光子球层,是光子围绕黑洞旋转而出不去的地方,比此光球层小2.5倍的地方便是黑洞的「事件视界」。

台湾在未来的黑洞观测计划里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郭政育强调,由台湾中研院天文所主导的格陵兰望远镜是全球第一座位于北极圈内的重要天文观测站,已于2018年4月上工。目前中研院天文所的黑洞团队已经非常积极地在处理格陵兰望远镜加入EHT后所取得的最新数据,「根据加入格陵兰望远镜后的EHT观测数据分析,我们预期格陵兰望远镜将帮助我们得到更清晰的黑洞影像,它对于黑洞成像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请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