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線蟲的屢得諾貝爾獎,精蟲的沒有,為什麼?

今年诺贝尔奖得奖者之一是利用线虫研究基因调控的两位美国科学家。

这也是利用线虫这个1毫米大的小虫做的研究,第六度获得诺贝尔奖了。

一般人对线虫可能连听都没听过,反而是一般人耳熟能详又牵涉到性有关的另一种重要的虫─精虫,应该也有不少人做研究,却未能得诺贝尔奖,为什么?

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精虫早在西元1677年就由荷兰雷文霍克发现,而诺贝尔奖是在300多年后的1901年才设立。雷文霍克利用显微镜观察他自己的精液,发现其中有大量微小、具有尾巴、会游泳的微小生物,现在我们称之为精虫。

虽然后来的试管婴儿技术的发明者有获得诺贝尔奖,但可能由于有关精虫本身研究成果之应用,尚未能对生命科学或人类健康产生革命性的贡献,所以一直未能获得诺贝尔奖评审者的青睐。

反之,同样名称是「虫」的线虫,其研究之所以屡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它帮助科学家揭开了许多生命运作的核心秘密,而这些发现对医学的进步有极大的贡献。

线虫通常生长在土壤中,只有1毫米大,全身只有1000多个细胞,但有完整的神经、肌肉及消化系统。此外,它身体透明,科学家可以直接看到细胞的变化,一目了然。而它繁殖快、养殖成本低,是好的动物模式,它帮助科学家找到生命如何诞生、运作和死亡的机制。此外,利用它可以开发基因治疗的药,对人类健康有重大贡献。

对于生长在土壤中小不点儿的小虫,居然对人类有那么大的贡献,印证了一句古代成语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对于低等生物的虫虫,我们不仅不能因它小而藐之,反而要存着谦卑、尊重生命的态度而待之才是真理。

●欲知正确肝病新知,请追踪「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及「好心肝.好健康」Facebook粉丝专页。肝基会出版会刊及肝病治疗手册,欢迎来电索阅。若有肝病医疗问题请洽免费咨询专线0800-000-583或上网:www.liver.org.tw查询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