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正迎头赶上IMF 成为援助纾困新要角

路透社报导,根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哈佛甘迺迪学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研究机构AidData和德国智库「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等单位人员所做的研究,近80%纾困贷款是2016至2021年间发放,主要为阿根廷、蒙古和巴基斯坦等中等收入国家。

中国已向开发中国家提供数以千亿计美元的基础建设贷款,但自2016年以来,由于许多计划回报不如预期,这类基建贷款逐渐减少。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报告作者之一赖恩哈特(Carmen Reinhart)说:「北京最终是在试图拯救自己的银行,这就是它涉足国际纾困贷款这一高风险业务的原因。」

这份研究发现,中国对陷入债务困境国家提供的贷款占其海外贷款组合比例,从2010年的不到5%飙升至2022年的60%。

阿根廷取得的资金最多,为1118亿美元,其次是巴基斯坦485亿美元,埃及为156亿美元;有9个国家收到的资金不到10亿美元。

报告作者之一、AidData执行长派克斯(Brad Parks)表示,中国的纾困贷款「不透明也不协调」。AidData是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所属研究机构。

报告指出,纾困贷款主要集中在中等收入国家,占其贷款的4/5。

中国正与尚比亚、迦纳和斯里兰卡等国就债务重组进行谈判,并因拖延进程而受批评。中国呼吁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IMF)也提供债务减免。

纽约时报指出自二战结束以来,国际货币基金(IMF)与美国一直是各国纾困贷款的最后屏障,如今中国成为负债国家新的重量级纾困救星。中国正向包含土耳其、阿根廷和斯里兰卡在内各国提供越来越多紧急贷款,也一直在帮具有地缘政治意义(如战略位置)或拥有大量自然资源的国家。

虽然中国还不能与IMF相提并论,但正迅速迎头赶上,近年来提供2400亿美元的紧急融资。据AidData统计,北京2021年向债务困境国家提供405亿美元纾困贷款,2014年仅提供100亿美元,2010年时则为零。

而2021年IMF为财政拮据国家的紧急纾困为686亿美元,除2020年因COVID-19疫情而金额大幅攀升外,规模在近几年大致稳定;美国财政部前次供中低收入国家紧急信贷是2002年提供15亿美元给乌拉圭。在为负债中低收入国家纾困上,中国已取代美国。

中国作为各国纾困救命稻草的新兴地位,反映出他们在全球经济疲软时演变为经济超级大国。全球经济趋缓和美国强力升息带动利率上升正将许多国家推向崩溃边缘,有数十个国家苦于偿还债务。

纽时指出,2021年中国的紧急信贷有超过9成以人民币结算,北京可借此进一步摆脱依赖美元作为全球通用货币。当透过所谓互换协议从中国央行贷款人民币时,负债国将人民币保留在中央储备,用美元偿还外债。

AidData执行长派克斯表示,一些原本货币储备以美元为主的一些国家如蒙古,现在货币储备主要已是人民币。这种财政转移会让他们与中国更加绑定,利于购买中国货品与服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访俄时,与俄国总统蒲亭达成共识,扩大两国间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范畴。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金融与宏观经济研究主任特雷贝施(Christoph Trebesch)说:「随一带一路的借贷成本变得清晰,我们正见证国际财政体系里另一重量级财政救星崛起。」(译者:郑诗韵、陈亦伟/核稿:张晓雯)11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