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时钟快转1秒 大肠癌仍居首位

医师建议,良好的运动与饮食习惯是减少大肠癌发生的不二法门,也呼吁民众定期筛检,注意身体状况。(本报资料照片)

国民健康署昨公布109年癌症登记报告,国人新发生癌症人数为12万1979人,相当于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时钟较108年再快转1秒,大肠癌连续15年登上十大癌症首位。相较于过去三年,109年癌症时钟拨快速度明显趋缓,专家认为,可能是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民众早期筛检量减少,但也不排除国人癌症发生已达高峰,仍待长期观察。

国内罹癌人数逐年增加,癌症时钟年年快转。历年癌症登记报告显示,106到108年期间,每年加快11到16秒不等,而最新公布的109年数据仅比108年加快1秒,快转速度大幅减缓。国健署癌症防治组组长林莉茹推测可能因部分个案透过筛检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尚未进入癌症阶段,但不代表癌症发生有减缓趋势,还需要长期观察。

癌症希望基金会董事长、血液肿瘤科医师王正旭则认为,民众因为新冠疫情而未接受早期筛检,可能导致被发现癌症的人数减少,但也不排除是台湾癌症人口已达颠峰期,呈现持平或缓慢增加,需待新冠疫情结束后、回归常轨时,才能做更全面的观察。

林莉茹指出,尚未发生新冠疫情的108年,国内四癌筛检量约500万人次,109年略降至450万人次,但若以「癌症发生人数」加上「癌前病变人数」,并未有明显变化。110年适逢本土疫情爆发,四癌筛检量大幅下降至389万人次,将持续观察癌症发生人数变化。

国健署署长吴昭军提醒,随着新冠疫情趋缓,希望民众及早回到医院接受筛检。目前国健署提供癌症筛检包:括子宫颈抹片、乳房X光摄影、粪便潜血检查、口腔黏膜检查,以及今年7月1日开始推动「第五癌筛检」肺部低剂量电脑断层扫描,皆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提高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