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赤岗街:外国留学生感受粤绣非遗,校地合作讲好中国故事
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干出成效,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团工委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绣韵粤风”团队成功结对。
近日,“绣韵粤风”团队根据街道的实际需求,结合广州塔国际化街区建设,积极开展粤绣启蒙课、对话传承人、推广非遗等实践活动,用青春激情、青春智慧、青春力量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让“粤绣之花”开遍基层社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非遗。
启蒙启智,绣梦启航
“受众群体少”是目前粤绣甚至是大部分非遗传承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何让更多人认识粤绣并参与进来,让粤绣在居民群众当中“活”起来、“火”起来,成为团队思考的方向。
在赤岗街道团工委的协助下,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绣韵粤风”团队通过开展粤绣启蒙课的形式,让社区内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参与进来,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实物展示,手把手地指导学员们进行基础针法练习,同时邀请专业老师进行系统教学。
团队负责人陈柏君表示:“团队有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年轻学子,都进行过专业的培训。我们团队正在进行的项目‘绣韵粤风’传承粤绣文化也已获国家级立项,期待我们的工作能让更多人加入传承粤绣文化中。”
在课程的开展中,有两个身影特别引人注目,据介绍,他们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在了解到有关于粤绣课程的信息后,便十分感兴趣地报名参加。从一开始的生疏针法,到后面逐渐上手,他们慢慢地沉浸在粤绣一针一线中,被粤绣的文化魅力深深折服。
对话传承,匠心独运
为更深入了解粤绣背后的文化底蕴,加深对粤绣传承现状的认识,团队组织部分学员分别到粤绣传承人王新元、陆柳卿两人的工作室进行了实地参观,并就粤绣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工作室展出了许多粤绣作品,有栩栩如生的木棉花和“鸡荔”、气势磅礴的山水风景……大家流连于精美的绣品,沉浸在粤绣大师对粤绣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对粤绣也有了新的思考。
陆柳卿的弟子李卓熹表示:“粤绣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文化,与岭南文化一同生长。”同时,王新元老师的弟子郭钟敏也说道:“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专门钻研粤绣的手艺。所以兴趣很重要,感兴趣才能坚持下来。”
“粤绣的传承,需要不断创新与突破,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与参与。”粤绣传承人王新元的说话为团队成员带来启发,他鼓励团队成员要勇于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粤绣艺术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在于创新,而青年群体的加入为粤绣这一非遗注入“活水”。当下,赤岗街正积极推动“百千万工程”,依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绣韵粤风”团队提供的队伍力量和创意支持,通过凝聚青春活力和发挥高校智库作用,进一步在基层社区传承和弘扬粤绣非遗,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文|记者 马思泳 实习生 黄紫晴 通讯员 蔡咸冰 陈柏君 钟政辉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