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又出9.5分神仙综艺,年度最佳终于来了

要说谁是国内最好的综艺,可能没有答案

但要说“胆子最大”的,看看给嘉宾的待遇就知道了:

居然敢让有煌煌六百年历史紫禁城,在节目上当“弟弟”?

星光璀璨的邀请名单上,有故宫、西安碑林、苏州古典园林、布达拉宫、莫高窟、秦始皇帝陵、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三星堆、安阳殷墟……

六百年历史的紫禁城,作为最年轻的“嘉宾”,第一个登场

故宫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资历”最老的安阳殷墟,历史长达三千三百年。

宝藏节目,宝藏文

能搬来这么多重量级嘉宾的综艺,也许只有它:

国家宝藏》。

第一季和第二季,在豆瓣被打出了9.1的高分。

两年后,第三季归来,开播三期,拿下了9.5分。

开播不到20天,在B站就收获了967万播放量,15万多条弹幕

满屏都是期待

在这档综艺里,我们得以跨越千年,与祖先对望,与文明对话。

1

“我大明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

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紫禁城落成。

北京城里,无数使团齐聚,准备庆贺大明即将举行的迁都仪式。

万国来朝的景象之下,还藏着一群不速之客:帖木儿帝国的使团。

帖木儿帝国曾率军东征大明,这次前来,又派兵袭扰码头,想抢夺商船上的宝物:新式火器

他们认定,明朝迁都,是为了与帖木儿帝国开战,新式火器,则是制胜关键。

这些小动作,被明朝外交家郑和(靳东饰演)尽收眼底。

打退袭扰商船的帖木儿士兵后,郑和主动登门拜访,送上了金疮药,其中寓意不言自明。

帖木儿使者面色尴尬,结结巴巴地说:明白,贵国喜欢礼尚往来。

郑和言谈间尽显大国风范,主动邀请使者一起秉烛夜游。

行至码头,气氛剑拔弩张。

郑和正在介绍下西洋贸易的成果,却被帖木儿使者粗暴地打断了:

“你们分明是以贸易为由,伺机入侵各国!”

他气急败坏地指着一直藏在红布下的器物,厉声质问:你敢说,这红布下面,不是最新式的火器吗?

郑和闲庭信步地走到红布面前,正要揭晓谜底,却被帖木儿的刺客团团包围。

刀剑丛中,郑和声色俱厉,历数帖木儿国的种种罪证:扣留大明使臣,率军征讨大明,在大明国土上肆意妄为……

“我大明从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

话音一落,数名大明士兵从天而降,局势立刻扭转。

在帖木儿使者惊慌失措的注视下,郑和上前,揭开了红布。

红布之下,根本不是什么火器,而是这尊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

鲜亮的青色绘出了澎湃的海浪,寓意着寿山福海、江山永固。

这尊瓷器来自景德镇,夺目的青色,却来自遥远的中东:

绘制出青花纹路的颜料,名为麻离青,产自帖木儿帝国以西的波斯地区。

此前,帖木儿帝国从中阻挠,陆路贸易不通,郑和只得多次下西洋,辗转从海上丝绸之路带回来一批苏麻离青。

明朝想要重启陆路贸易,再现丝绸之路上商旅往来、络绎不绝的繁荣景象,帖木儿等沿途国家,都能从中获益。

何谓礼尚往来?

“若贵国递来的是苏麻离青,大明自当回以瓷器。若贵国递来的是不安分的心思,大明就只能回以火器。”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是猎枪”

至此,《国家宝藏》藏了三季的秘密也终于揭开:这尊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凭什么成为“国家宝藏”的品牌标识?

“藏”字中的瓷器,正是这尊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

它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者、无数工匠智慧的结晶,更宣告着这个文明古国的伟大气魄和胸怀。

它身上的海水江崖纹,沿用至今,在2014年APEC欢迎宴会上,装点了各国领导人同一穿着的中式服装。

“山水相依,守望相护。”

六百年沧海桑田,而巍巍古国的雍容气度、泱泱华夏的骄傲与自信,仍一脉相传。

2

山河无恙,英雄不朽!”

秦始皇陵兵马俑,也许是我们最熟悉的文物

气势磅礴的地下军队,宣告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丰功伟绩。

按照密度估算,秦始皇陵里的秦俑有八千多尊。

数量虽多,但千人千面,每一尊都独一无二。

赋予他们个性的,不止有长相上的细节,还有一些藏在细微之处的密码:

以跪射武士俑为例,在他的胸前,刻着一个纤细却清晰的“朝”字。

秦律规定,制作者需要在作品上留下名字,方便责任落实。

这位工匠将名字刻在如此显眼的地方,可见对这尊作品十分满意。

公元前221年,这个名叫朝的年轻人,应征成为陶工,前往咸阳

朝本可以不来的,他的父亲曾立下战功,为朝换来了百亩良田,期盼着他能衣食无忧地度过一生。

但朝想来,他与父亲已经十年没见面了。

秦律严格限制人口流动,只有应征,他才能从万里之外的家乡,来到父亲如今所在的咸阳。

可眼前的“父亲”(沈腾饰演),无论相貌、体格还是饮食习惯,都与记忆中截然不同。甚至连家中有几位亲属,都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朝立刻抄起弩箭,大声质问对方到底是谁,为何要冒充自己的父亲。

没想到,这个“假父亲”却眼含热泪,告诉了朝一个噩耗:

朝的父亲为了保护自己,早已在战场上牺牲,临死前仍在念叨着儿子。

为了报答救命恩人,十年来,“假父亲”奋勇杀敌,将得到的一切军功、良田,都留给了朝。

同时,他和朝的父亲一样,也清楚地知道:只有天下一统,才能结束这充满死亡的乱世。

浴血奋战,为了家,更为了国。

此时的朝,早就泣不成声。

父亲已不知埋骨何处,朝只能拿起手中的工具,一下下地,在陶俑的脸上,描摹出记忆中父亲的样子:

身材高大,好像是方脸,还有两撇小胡子……

最后,他一笔一划地,在“父亲”胸前的铠甲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朝。

故事虽为虚构,但谁也无法否认,每一尊秦俑,都曾是儿子、父亲、丈夫,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他们在提醒着后来人,成就大一统伟业的,并非是始皇帝自己。

而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的普通人。

节目中,文物摄影师赵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瞬间:在一次拍摄中,他看到兵马俑的脸上,留有一枚指纹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来自两千两百年前的这枚指纹,让面目模糊的先民,隔着苍茫的光阴,忽然站在了后来人面前。

兵马俑唇部的指纹,清晰可见

提及当时的震撼和感动,赵震几度落泪。

这八千尊秦俑,不仅是文物,更是筚路蓝缕、托举起整个国家的祖先。

他们或许不曾留下太多的记载,却早已化为日月、草木,随着他们留下的耀眼文明,融进了我们的血脉。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秦俑无名,山河即名。

3

江河可鉴,雪山为证”

矗立于世界屋脊之上的布达拉宫内,供奉着一尊特别的塑像

一位身着中原服饰、雍容华贵的年轻女性——

文成公主

一千三百年前,年仅16岁的她来到吐蕃,为雪域高原带来了佛教、文学、天文、历算,还教百姓纺织、造纸、建筑……

终此一生,她都没有再回到家乡长安。

光阴荏苒,斯人已逝,但这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上,从不缺“文成公主”的故事。

1967年的北京师范大学里,有六千多名本科生。

阳光开朗、多才多艺的次旺俊美,是其中唯一一名藏族学生

在一次宣传活动中,他与汉族姑娘张廷芳相识。

从相识、相知再到相爱,1971年,两人终成眷属。

1972年,张廷芳与次旺俊美一起,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西藏的路。她知道,把西藏的教育搞好,一直是次旺的心愿。

尽管不知道前方会有多少艰难险阻,但“只要我们俩在一起,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节目中,张廷芳谦虚地说:“我远不能和文成公主相比……她是为了民族大义,我是为了爱情。”

话虽如此,但两位年轻人的生活中,绝不只有风花雪月。

一到西藏,他们就立刻投入了教育工作,次旺俊美被分到自治区师范学校藏文教研组,张廷芳去了汉文教研组。

当时,她的学生都是藏族人,完全没有汉语基础,甚至连一本正式课本都没有。

辛辛苦苦教了一周,学生们却说“一个字都听不懂”。

张廷芳没有气馁,拉上丈夫次旺俊美,一起编了汉字、拼音、藏文注释“三合一”的教材,拿身边的小事做例子:逛街、上课、看电影、找朋友……

有了好的教材,学生们的汉语能力终于开始提升。

1983年,张廷芳和次旺俊美,加入了西藏大学筹备组,为了早日让世界屋脊上矗立起高等学府,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地工作。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1985年,雪域高原上第一所高等学府,西藏大学,终于成立。

两个人的生命,自青春年华开始,就与藏汉交流、教书育人、文化保护,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再也没有分开。

这对雪域高原上的伉俪,被人们称为“当代的文成公主”和“当代的松赞干布”。

千年岁月里,人们怀着对文成公主的怀念和感激,一遍遍给她的塑像涂上新彩

而这份文明交流、藏汉和睦的精神,也由一代代后来人,薪火相传,在雪域高原上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无需追问他们因何伟大,又因何不朽。

江河可鉴,雪山为证。

4

我们是谁,从哪来,往哪去

《国家宝藏》的总导演于蕾,曾在一次采访中,谈及文物和历史,可以帮助我们解答许多终极问题:

我们为什么是我们?

中国人为什么是这样?

我们为什么以现在这种生活方式存在?

看着《国家宝藏》里的一幕幕、一句句,或许,我们可以窥见这些问题的答案:

一群文物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与六千多箱、几十吨碎瓷片打交道,一片片拼接、修复,只为恢复历史的原貌,重现祖先的智慧,尽一份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年轻的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面对外国传教士的挑衅,掷地有声地回答,“我们这儿,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这个民族,从不缺乏仰望星空的人……

有人评论说:外国人去博物馆,是看文物。中国人去博物馆,看的是祖先。

这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拍出来的综艺,无法抄袭,也很难借鉴。

这其中的内涵,我们世世代代,早已打磨了上千年。

一句千年得,一吟泪双流。

正如《国家宝藏》延续三季的那句开场白:

“我们是一档年轻的节目,我们究竟有多年轻?”

“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