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003型航母 陆传打造歼20战机舰载版
中国航母实验平台上出现的崭新匿踪舰载战机模型。(图/网路)
最近在中国网路上热传的湖北武汉航母实验平台照片显示,据称是003型航母舰岛的模型已近完工。而一架崭新的匿踪舰载战机全尺寸模型,也出现在平台上。
新浪网的军事评论指出,这架飞机外观既不像中国首款自制第4代匿踪战机歼-20,也不像另一款匿踪战机歼-31,竟有如一款新研制的匿踪舰载战机。
尽管先前不断传出中国匿踪舰载战机的消息,但歼-20上舰的传闻始终不多。另一方面,虽然从研制单位,生产厂家到舆论,各方不时呼吁让歼-31上舰,但从中国海军迟迟未不回应的情况来看,它成为下一代匿踪舰载机的前途并不怎么看好。
评论指出,来自中国业内的消息显示,包括歼-20、歼-31等型号在内的数家战机设计单位,都已向中国海军递交了下一代匿踪舰载战机的设计案。
一直有专家与军迷认为,歼-20的全动鸭翼、修长机身等设计不利于上舰。然而,有法国「飙风」(Rafale)M型舰载战机成功的先例可以证明,是否有鸭翼与能否上舰,其实没有必然的关系。
中国军事博物馆未来航母模型上的歼-20舰载版。(图/网路)
其次,资料显示,歼-20机长约20米,比歼-15短约2米,而翼展12.88米更是远低于歼-15的14.7米。此外,由于歼-20采用了大量新型复合材料,机体结构设计合理,无需配重,空重也比歼-15要轻很多。而歼-20气动性能优秀,能产生更大升力,起降的速度比歼-15快很多。
因此,从舰载战机尺寸、起降性能这两个十分关键的指标来看,歼-20现有设计完全不妨碍上舰。甚至有军事专家指出,歼-20现有的版本就能直接从辽宁舰或002航母上起飞,只是因为机体结构未根据上舰要求加强,起落架也是按陆基起降要求设计,因此还不能在中国自制航母上拦阻降落。
至于歼-31战机上舰问题,据称相关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也已出炉。最近被称为歼-31战机2.0版的原型机频繁展开试飞,有部分舆论与军迷认为,这是被解放军相中,即将「从军」的迹象。
然而,评论指出,由于先前歼-31战机模型不断在包括阿布达比防务展等国外防展上亮相,加上据权威媒体报导,已有中东、南亚等地区国家表达购买意向,因此可以推测,歼-31战机2.0版近来试飞,应该是应国外客户要求进行测试,以获得相关数据后进行改进。
而歼-31设计单位提出的舰载型号方案,比起2.0版进步又更大,除了折叠机翼、修改机体结构,还有加强起落架强度等必改项目外,又在载重量,航电系统与飞控系统等方面进行了优化。
中国歼-20战机2016年11月1日首度在珠海举行的第11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展)中公开亮相。(图/新华社)
然而,中国海军从未来作战,以及远洋护卫需求的角度出发,一直希望为自制航母配备双发重型战机,因此对双发中型机的接受度很低。
评论称,鉴于中国航空发动机水准仍落后西方发达国家2、30年,中国海军只能倾向采用双发重型匿踪舰载机方案,以容纳更大尺寸、更大功率的电子设备,并搭载更多武器弹药,以抵消F-35C大推力发动机,先进网路中心战能力等优势。
评论指出,作为主要参照对象,美国海军匿踪舰载战机虽为单发F-35C,但机长比歼-31短1米多,翼展少了0.8米,而最大起飞重量却足足高出4吨。这意味着F-35C在航母上的占用面积比歼-31小得多,可是载弹量与载油量却远超出歼-31,更别提FC-35C的作战性能指标本来就比歼-31高了很多。
假设是同样大小的航母,如果中国海军选择歼-31舰载版上舰,不但载机性能不如美军F-35C,连载机数量也比美军航母少了不少,而这显然是中国海军所无法接受的。
虽然从最新亮相的匿踪舰载样机外形来看,既不像歼-20,也不像歼-31,但主要的特征仍比较接近歼-20。评论称,由此可以推断,中国海军的新舰载机「选秀」很可能已有定论。而获得青睐的,很可能是歼-20大幅进后所产生的舰载版。
评论认为,匿踪新舰载机的研制周期可能需要5-6年,与003型航母建造周期大致相当。不过,由于新飞机与航母需要有较长的磨合期,因此初期搭载的主力舰载机仍可能还是歼-15弹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