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常见的带娃小习惯,真的可能让娃专注力变差
每位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成长最好的助力,殊不知有时一不小心反而坑了娃。
来看看这个场景吧:
你平时有没有一直给孩子放儿歌听音乐呢?甚至把儿歌当成背景音,无论孩子在玩玩具、吃饭,还是刚睡醒,都打开音响放在那?
如果娃能偶尔跟着唱两句、跳两下,一家人都跟着鼓掌开心。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但其实,这样做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意义不大,还会破坏专注力。
专注力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可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专注力还分为「主动专注」和「被动专注」,我们学习和思考真正需要的是「主动专注」。
只是单纯地用机器给孩子播放音乐,孩子的大脑在被动地接收信息,没有任何思考和互动,这属于「被动专注」,如果长期习惯了「被动专注」,「主动专注」的能力就会下降。
就好像大人短视频刷多了,也很难再静下心看进去一本书。一直让孩子沉浸在有音乐热热闹闹的环境中,等他再去面对不会发声、发光的书本,他就会觉得好无聊啊,看绘本时根本坐不住。
更别提如果在宝宝搭积木、玩拼图、做其他事情时也在播放音乐,这时音乐还会成为干扰,时不时打断宝宝的专注思考。
长此以往,你就会发现孩子很难再自己主动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一件事了。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那儿歌就完全不能听了吗?当然不是,只要注意下面两点就好了。
首先要注意不要把儿歌当成「背景音乐」,当孩子在做其他事时也在放,并且建议每天累计播放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这样就可以降低影响。
其次建议在听的同时,家长也能够一起进行陪伴和互动。其实只要一个简单的互动,就可以有效地把孩子的小耳朵从「被动专注」转变为「主动专注」!
比如当孩子听到一段音频后,我们可以先暂停,问问他:「宝贝,刚才这个声音是什么车呢,是小汽车还是消防车呀?刚刚的叫声是哪只小动物来啦,是老虎还是大象?」
这个时候,孩子不再是单纯地跟着听,而是要调动大脑去辨别音色、去思考和判断,这时就会激发孩子「主动专注」的能力了。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除了「听儿歌」这个例子,生活中还有很多家长不经意的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着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是孩子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石,国际教科文组织提出,儿童的专注力是造成学习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为了避免等到真的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再后悔, 我们邀请家庭教育指导师左飞老师,为大家总结了一套小测试,带你去检测自己和家人平时有没有无意中做过坑娃行为,并告诉你正确的方式应该怎样做。
现在这套测试正在免费开放,你可以 扫描下图的二维码就,花个 5 分钟去做一下。
这套测试是来自于丁香妈妈联合家庭教育导师、专注力和心理问题咨询师左飞老师一起研发的《宝宝专注力培养课》,课程里还给到了为宝宝培养专注力的完整方案,一共有 8 节方法指导课,还有 20 节游戏训练课。
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了特惠活动,整套课程限时只要 79 元,再加赠一套串珠和形状积木,这类开放性玩具都是培养专注力的好帮手。如果你想从小给孩子养成优秀的专注力,获得受益一生的学习能力,一定不要错过哦。
《宝宝专注力培养课》
限时仅需 79 元,仅限 2 天
下单加赠串珠和形状积木
为孩子投资受益一生的专注好习惯
长按识别扫码,免费试听
除了要避雷错误的养育行为,让孩子的专注力不被破坏,其实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行动,让孩子的专注力发展的更好。下面我来介绍几个专业的早教游戏。
遵循 4 大发展阶段
把专注力轻松「玩」出来
比如上文提到的,在听儿歌时用一个简单的互动游戏,就能让孩子从「被动专注」变为「主动专注」,类似这样能够促进孩子专注力发展的简单小游戏还有很多。
根据心理学中认知资源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对专注力的研究,再结合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专注力培养可以被总结为 4 大步骤,分别是:注意力的集中、注意力的持久、注意力的分配和注意力的转移。
图片来源:课程介绍
注意力的集中:能够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不被干扰或分散。
有些宝宝在吃饭的时候喜欢看电视,把饭吃得到处都是;读绘本的时候又要玩玩具,看一会玩一会,书里写的什么完全没读进去,这就是缺乏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这时一个简单的「玩具商城」游戏就可以帮助改善。
将不同种类、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玩具都摆在地上,例如玩偶、小汽车和积木等,然后结合特征来发布指令:「玩具商城要开业了,请宝宝帮忙找到一辆绿色的小车吧。」
图片来源:课程截图
宝宝需要认真听指令、找到目标玩具并且不被其他玩具所吸引,才能完成最终任务,经常这样联系,可以让宝宝集中注意力不被干扰的能力越来越棒。
注意力的持久:当宝宝能够将注意力集中起来之后,就要重点培养每次能集中的时长。
很多宝宝总是绘本翻两页就丢开、画画画一会就没兴趣了,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甚至在幼儿园,老师讲课时总是走神。这些就说明,宝宝每次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长不够理想。
虽然宝宝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和年龄发育有关,但是通过培养,仍然可以让宝宝从符合标准提升成比同龄孩子更优秀的水平。
比如「龟兔赛跑」游戏,在地上设置好起点和终点,中间还可以放一些障碍物,然后和宝宝比赛吹动一大一小两个纸团,看谁能先把纸团吹到终点,这个过程非常考验宝宝的耐性,让他把注意力持续集中在自己的小纸团上。
图片来源:课程截图
如果说前两个阶段,是专注力好不好最直观的表现,那么接下来这两个阶段,则是真正会影响孩子未来学习能力的关键。
注意力的分配:能够把注意力分配于多种活动中,同时关注多个不同对象。
为什么要把注意力分配,难道集中地只关注一件事情不好吗?
当然很重要,回想一下,当我们在读书时,总是需要在课堂上记笔记,而有的学生,只要在专心记笔记时,耳朵里就无法听到老师讲课的内容了,这就导致他经常漏掉老师讲的重要知识点,最后笔记记得很漂亮,但好多知识却没听懂,其实,这就是缺乏对注意力的分配能力。
如果能有效地训练宝宝对注意力的分配性,可以大大地提高他未来的学习效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注意力的转移:培养宝宝能够主动且及时地将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能够拥有主动转移注意力的能力,对宝宝在入学后能否快速适应学校的上课节奏也很重要。
学校里都会设置丰富的课程,每天的排课都不一样,有时候上完语文课之后再上数学课,上完体育课又上英语课。如果宝宝能够及时转移注意力,也就能很快地从「之乎者也」切换到几何代数,也能够在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后,更快地集中注意力到接下来的课程学习里。
对于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当然也有很多游戏可以训练。在丁香妈妈定制的《宝宝专注力培养课》中,一共准备了 20 个小游戏,分阶段带孩子达成专注力的培养。
家里随处可见的物品都能成为游戏道具,每天只要花上几分钟,在家随手带宝宝玩一玩,就能轻松养成专注好习惯。
图片来源:「天女散花」游戏
原价 99 元的课程,现在特惠价只要 79,同时下单即可加赠一套串珠和形状积木,这类开放性玩具都是培养专注力的好帮手。
感兴趣的爸爸妈妈们,可以扫码去了解更多内容哦。
《宝宝专注力培养课》
限时仅需 79 元,仅限 2 天
下单加赠串珠和形状积木
为孩子投资受益一生的专注好习惯
长按识别扫码,免费试听
针对日常高发问题
分场景给到解决方案
为宝宝创造一个有利于专注力发展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所以,除了早教小游戏,课程中也针对生活中宝宝们普遍高发的问题,提供了对应解决方案。
例如当宝宝出现读绘本无法专心、吃饭三心二意、做运动无法集中注意力等,这时家长该怎样引导?
还有,作为家长平时需要建立什么养育原则,怎样为宝宝布置有利成长的环境?
图片来源:课程介绍
就拿吃饭来说吧,影响专注力的坑就真不少。
比如为了省事,总是把菜和饭混在一起,给宝宝一碗「盖浇饭」,这其实是不对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小宝宝在吃饭时,很喜欢先把一种食物全部吃饭、再去吃另一种食物?不像大人喜欢把所有饭菜搭配起来吃,小宝宝更热衷于「一样一样吃」。
这是因为,从 1 岁左右开始,宝宝会进入一个「规则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宝宝特别有规则感,很多事情必须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要是碗里同时出现饭和菜,对大人来说没什么,但宝宝就会非常的困扰。
同时有太多菜要关注,他就会不知道该先吃什么。这样一来,他的专注力就被打乱,吃饭的兴趣也打了折扣。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准备一个分装的餐盘,一个格子装一种饭或菜,而且不要放太多。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同样是吃饭的场景,当孩子正玩得开心时,吃饭时间到了,你会怎么办?
是忽视孩子的哭闹,温柔坚定地抱他去吃饭;还是不忍打断,让他玩一会再吃?
其实都不对。前者打断了孩子的专注,后者不利于生活习惯的培养。
这个时候更应该做的是,在开饭 5 分钟前先做好预告:「宝贝,我们马上要吃饭了,你还可以再玩 5 分钟哦。」
虽然孩子可能看起来好像没把你的话当回事,但这样做仍然给了他一个缓冲期,让他能够有准备地把注意力从「玩玩具」逐渐过渡到「吃饭」上去,而不是让专注状态突然中断。
等 5 分钟后,就可以坚定地带孩子去吃饭,既能立好吃饭规矩,也不用担心伤害专注力了。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容易被忽略的小事有很多。课程会结合具体的场景,给到真正实用的养育建议,帮助爸爸妈妈一起解决生活中头疼的问题,一起正确保护和促进宝宝的专注力发展。
掌握了科学的养育方案,再结合轻松有趣的亲子游戏,有了课程后,让你再也不用操心,轻松带宝宝一起玩出专注力。
趁着活动期的价格和赠品双重优惠,感兴趣的家长赶快入手吧,活动仅限 2 天哦。
《宝宝专注力培养课》
限时仅需 79 元,仅限 2 天
下单加赠串珠和形状积木
为孩子投资受益一生的专注好习惯
长按识别扫码,免费试听
订阅须知
➊ 课程购买后永久有效,可以反复回听。赠品将于下单后 3 个工作日内发货;
➋ 下载最新版丁香妈妈 App,选择「微信快捷登录」,点下方课程 - 已购课程即可找到。
➌ 在订阅和使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请您点击 App 中「我的」-「帮助与客服」进行查询或反馈。
➍ 亲情账号:课程支持绑定,请您点击 App 中「我的」-「头像右侧的+」邀请亲友即可。
策划制作
监制:苏也
了解更多课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