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交通满意度低 县府曝原因:刻板印象影响
宜兰县政府去年所作的民调中,有多达34.9%民众认为要优先加强交通建设,县府解释,主要为民众对国道5号塞车、违停等刻板印象,而影响对宜兰县的交通观感。图为国5北上段塞车情形。(本报资料照片)
民进党宜兰县议员陈文昌今天(13日)引述审计报告,指县府去年的施政满意度跌破8成,有34.9%民众认为要优先加强交通建设,市区公车班次也不符民众需求,交通处回应,民众对雪隧塞车、路边违停等刻板印象,影响对交通的观感,县府会积极改善问题,也已增加对客运业者补助,以维持市区公车营运。
陈文昌指出,从民调数据来看,可说有近35%民众对交通不满意;中央对宜兰公共运输补助多,但民众搭公车却常遇到1辆车没几个人搭,但上下课时段却又没车可搭,交通问题沉疴已久,多年来一直都没改善。
交通处长黄志良解释,民调并没有问细项,而是很直观地问「交通建设」等大项,国道5号在傍晚、假日时段塞车,深留在民众印象中,民众将这些印象反映出来,呈现出优先加强交通建设的民调结果。
除国5塞车外,黄志良指出,对交通不满意的原因还与路边违停严重有关,民众不愿停在收费停车场,在路边违停而影响车流,都让民众对宜兰的交通产生负面看法;民众希望重大交通建设兴建,但推动时间长,也反映在民调数据上。
他坦言,疫情发生前,宜兰县1年的市区公车有400万人次搭乘,但疫情后呈现雪崩式滑落,现在1年只有200万人次,原因在于疫情期间司机转业、减班等因素,如今司机荒已经是全台性的问题。
黄志良表示,县府鼓励客运业者可按照运量去转换车辆,例如38人座位改成21人、9人,以符合实际运输需求;今年7月1日起宜兰县调高业者补助,司机也能加薪,借此鼓励业者能留住司机、维持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