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带动「虚拟健保卡」使用人数突破36万 医实测20分钟内成功申请
健保署今天举办「虚拟健保卡应用展示分享会」,健保署长李伯璋表示,目前全台已有36.3万人使用虚拟健保卡,希望提升医疗伙伴的照护效率和民众就医便利性。(王家瑜摄)
新冠疫情期间,视讯诊疗及远距医疗需求渐增,健保署自108年推动「虚拟健保卡」至今,全台已有36.3万人使用,相较于去年底的4.2万人,使用人数成长8倍以上!有医师分享,曾遇过慢性病患的健保卡晶片毁损,但不过卡看诊就无法领取慢笺,因此现场协助他申请虚拟健保卡,不到20分钟就完成,让他省下奔波的辛劳。
健保署长李伯璋表示,健保开办以来,从过去看病需要携带健保纸卡、盖满6格就得换卡,到后来将健保卡、重大伤病卡等整合成目前的健保IC卡;而首批健保IC卡发卡至今已经18年,目前推出虚拟健保卡数位凭证,希望提升医疗伙伴的照护效率和民众就医便利性。
「越是偏僻的地方、越需要高科技来协助,利用虚拟健保卡来完成视讯诊疗,可以解决很多就医不便。」卫福部长薛瑞元指出,金流、物流、资讯流3大问题要同时解决,才能顺利推动通讯诊疗,过去一直因为身分验证问题卡在金流和物流,虚拟健保卡加入后,以行动支付工具认证使用者帐户,物流也可以确认处方药送去哪里,就可以解决问题。
健保署自107年推出虚拟健保卡、108年试办虚拟健保卡就医模式,截至今年11月30日已有36.3万人使用、967家特约医疗院所完成虚拟健保卡系统介接测试。健保署今举办「虚拟健保卡应用展示分享会」,邀请执行成效良好的医疗院所,分享虚拟健保卡在居家医疗、远距医疗及视讯诊疗的运用。
奇美医院和嘉义县阿里山乡卫生所合作远距医疗,由卫生所医师邀请奇美医院眼科医师远距会诊,共同诊疗结果由在地端医师开立医嘱并上传用药纪录。奇美医院副院长郑天浚分享,阿里山乡下山到医院至少要2小时,而实体门诊经常遇到卡片故障、损毁问题,需要先去换卡才能使用;现在国家已在偏乡建设良好的4G网路,使用虚拟健保卡可以顺利解决这些问题。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自109年起提供远距医疗服务,包括台东县大武乡、长滨乡、达仁乡、兰屿乡、绿岛乡,以及屏东县泰武乡,高雄市那玛夏区等地,服务超过4600人次。高医附医副院长戴嘉言指出,虚拟健保卡可缩短偏乡差距,减少医疗花费和舟车劳顿之苦,但部分偏乡卫生所软硬体有待升级,现行仍需以实体健保卡过卡,是未来持续努力的方向。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林口长庚医院视讯诊疗服务量高达10万多人次。林口长庚家庭医学部主任陈昭源指出,虚拟健保卡是视讯诊疗的重要工具,可以减少接触风险,民众视讯看诊后可以使用「医指付」线上缴费, 如果需要领药,可持处方笺在院外窗口领药,不需要进入医院,大幅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