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这两种表现的孩子会有光明的前途
今年的春节假期,因为病毒肆虐,所有的人都被圈在了家里,不能出门,不能工作,不能上学,堂而皇之地休了一个超长假期。
学生们的寒假也跟着无限拉长,开学时间遥遥无期。
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们的表现各不相同,对有些孩子来说正中下怀,:尽情地打游戏,不分昼夜,无论魏晋。
也有那么一些孩子,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没有放任自己,仍然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肺炎疫情传染性之强,传播范围之广,令很多人焦虑不安。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刻,人们很容易被焦虑和恐惧情绪所控制,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状态就能体现孩子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疫情当中,有这两类表现的孩子,以后的发展肯定不会差。
1、为了目标坚持不懈努力的孩子。
武汉体育中心的方舱医院,有一名大三的学生,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学习考研英语。他说:自己想考武汉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
方舱之内都是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这个孩子处在病毒的包围之中,与自己的家人隔离,每天面对的都是病人,听到的是负面的消息,里面的病人素质肯定也参差不齐,环境也不会安静。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还能清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排除外界的干扰,沉浸在学习当中,我觉得需要很强的专注力和毅力才能够做到。
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强行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可以强行夺去他的志向。”
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能不能坚守住自己的志向,完全在于自己,成也由己,败也由己。虽然一个人的性命可能随时都会丢掉,但其思想却是很难被外力所改变。
本来一个月的寒假,现在已经延长了10天。自律的孩子即便是在寒假期间,即便学校不开网课,也会在家自主学习,或者阅读书籍,做一些提升自己的事情。
但是那些不自律的孩子呢?假期中或者沉浸在网络中不能自拔,或者不停地追肥皂剧,无形中失去了很多吸收知识和能量的时间和机会,差距就这样慢慢地拉开。
真正有目标的孩子,随时都在为成长蓄力,为成就自我而奋斗。
那些身处逆境之中依然不改初衷,仍然以学习为重的孩子,怎么会不结出知识的硕果呢?
2、有责任、有担当的孩子。
湖北襄阳,有一个叫孙峻梓的男孩连续十余天背着50斤的消毒水,到社区内的确诊及疑似病例家中,开展消毒工作。
孙峻梓现在是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大四学生,已经确定保送到清华读研究生。一个在校学生为什么会自愿参与到社区工作中呢?
他的妈妈说: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作为新时代的年青人,他有必要经历一场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和考验;抗击这场疫情人人都有责任,所以让他参与到抗击疫情这场战斗中来。
话语虽然朴实,但传达出孩子的观念:很简单,这是我应该干的。去确诊病人家中消毒——这是个在有些人眼里风险特别高、避之唯恐不及的工作,他主动去做了,还说得如此云淡风轻。
对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精神的孩子来说,他认为这个工作需要他,他就去做,没有什么理由,没有什么值得宣讲的地方。
上海市民办新黄浦实验学校学生赵珺延,放了寒假去找在印尼工作的舅舅游玩。刚去了几天,国内就传来了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消息。
舅舅是一名爱国人士,仅用两天时间收购了2万多只口罩,准备捐给家乡的温州市苍南县人民医院。
收购的口罩整装待发时,他们却碰到了难题:因为运费极其昂贵,最好是有人坐飞机带回国内,但面对此时疫情形势严峻的中国,当地无人愿意担此重任。
这时赵珺延提出自己坐飞机运回中国去。
舅舅不想让他回去,一是觉得外甥好不容易来了,想带外甥在这里多游玩几天;二是才15岁的孩子,独自一人带这么多东西回国,他不放心。赵珺延的妈妈也希望孩子在多待一段时间,2月10号后再回国。
赵珺延和妈妈通话时说:“我已经是中学生了,尽我所能为家乡做点事,义不容辞。”
妈妈被儿子的爱国之心打动了,虽然心里非常忐忑,但还是选择了相信孩子。
1.5万只口罩好不容易塞进5个24寸行李箱,而这5个沉重的行李箱需要他独自带回国内。
在雅加达,舅舅帮助他做好了托运,赵珺延独自一人踏上返乡的航班。
下了飞机,还需要将行李箱运到指定地点,快递才会来收。赵珺延用两辆推车,半个小时才将5个行李箱终于成功搬运到机场外围。
赵珺延赶紧联系好快递,2小时后,这批物资奔向了家乡苍南。
一个15岁的少年,为了给家乡的医护人员送去抵御风险的保障,做出了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谈到人生意义时说:生活的意义在于个人为团体所贡献的力量。
只有负责任、有担当的孩子才能与世界产生正确的、积极的联系,才能赋予生活真正的意义,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并且为人类的幸福奉献一定的力量。
那些怀有悲悯情怀,在危难来临之际,勇敢担负起集体使命的孩子,命运怎么会辜负他一颗善良的心呢?
国难当头,如果可能,我们就成为真正的战士,奋战疆场;如果不能亲自在国难时刻挺身而出,那么做好自己的事情,为自己的成长蓄力,等待时机发挥自己的能量,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赋予了生活积极意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