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刘尚谦自曝濒临失明 视野受损难再正常开车

艺人刘尚谦自曝濒临失明 视野受损难再正常开车(图/本报系资料照片 陈俊吉摄)

长期担任台湾青光眼关怀协会志工的资深男星刘尚谦与父亲、子女都罹患青光眼,是典型的家族史。罹病28年的他,对于稳定治疗、定期回诊的重要性有深刻体悟。刘尚谦曾因工作繁忙,疏忽点药与回诊追踪,尤其认为点药后没有明显变化就不在意。直到一次眼睛胀痛不适,紧急就医才发现眼压飙升,超过正常值的3.5倍、濒临失明,紧急手术后才成功降压。

刘尚谦说,现在得仰赖多瓶眼药水与口服药控制眼压,但左眼的部份视野早已缺损,无法正常驾驶,刘尚谦以自身经验呼吁大众,他说:「眼睛再漂亮,若没有好好保护也是枉然。」

●青光眼为「无声小偷」 悄夺视力恐失明

青光眼是国人失明第二大主因,但因其初期症状不明显,社团法人台湾青光眼关怀协会理事长暨三军总医院青光眼专科主任吕大文医师表示,许多患者来求诊时,视野都已是严重缺损的状况。然而,视神经损害与萎缩几乎可说是「不可逆」,一旦周边视野缺损或出现视力模糊等情形,不仅开车、行走时易发生擦撞、踩空等意外,甚至会导致无法胜任工作,严重恐失明。

吕大文医师指出,根据健保资料库显示,国内目前接受治疗的青光眼患者约38万人,这还不包含许多潜在不自知的病患。虽然越年长发生率越高,但其实它并非老人专利,其中有近三成患者是四十岁以下青壮年。

青光眼的高危险群包括家族史、500度以上高度近视,糖尿病、长期使用类固醇、眼睛曾受伤,而随年龄增长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另个特殊族群是女性、55岁以上、身高少于160公分,同时远视介于100至400度间,因为眼球轴长较短,眼睛内空间较小,也易导致视神经遭挤压,引发急性青光眼。

●眼压正常不代表没有青光眼 「年满40,筛检即时」

要如何及早诊断出青光眼问题?吕大文医师回应,很多人认为眼压检查正常,就没有青光眼,事实上青光眼不能单靠「高眼压」做判断。眼压如同血压,也会随时间、姿势等因素而有变化,夜晚量测数值较白天高;躺着量测比坐着高,这些因素在在影响眼压值判断。

而根据亚洲统计资料,现今高达八成五以上青光眼患者,眼压经长期追踪,数值皆为正常,属于「正常型眼压青光眼」,因此,不能单凭个人症状、感觉与一次的眼压检查,判定没有青光眼,「完整的青光眼筛检是以仪器检查眼压、视野与视神经,约需40分钟至一小时」。

●用药不适擅自停? 医:需共同找出适合的治疗方式

林口长庚纪念医院青光眼科资深主治医师陈贤立医师说,临床上青光眼治疗方式多元,包含药物、雷射与微创与传统手术。第一线降眼压治疗是眼药水,包含乙型交感神经阻断剂、甲型交感神经作用剂与前列腺素衍生物,各有其优势与副作用。

许多患者常因为工作忙碌、点药出现不适,或药物保存不方便等因素,未按时点药、回诊,以为还看的见就不以为意,导致眼压长期未妥善控制,等到视野持续退化,无法挽回,须透过口服药物、雷射或侵入性手术方式才能控制眼压。

陈贤立医师强调,无论是何种疾病,医嘱的顺从性都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若患者用药后感到不适,务必要咨询专业眼科医师,经过良好的医病沟通后共同找出解决之道。

举例来说,临床常见患者觉得点眼药水后视力改善不明显,却出现眼睛泛红、搔痒与干涩等副作用而选择停药。经研究发现,上述不适大多是因为长期接触眼药水中的防腐剂成分,造成眼表损伤。以国际最新治疗趋势来看,多建议使用不含防腐剂眼药水,患者可积极与医师讨论,选择适合的用药方式。

●日常照护极重要 尽量避免进行使眼压升高的活动

吕大文医师提醒,若怀疑或确认罹患青光眼,不建议接受近视雷射手术,因为会导致日后眼压测量不准确,不利追踪。上述民众也应避免可能导致眼压升高的生活习惯与姿势,降低对眼睛的危害。例如高空弹跳、云霄飞车等高速游乐设施,或是潜水、跳水、趴卧、倒立、仰卧起坐等。

另外,行走时当低头族,在黑暗环境使用3C产品,也会使眼压上升,「很多人睡前灯都关了,还会滑手机。但是因为光线暗,萤幕亮,会造成瞳孔放大,眼睛虹膜往旁边推,若属于隅角闭锁青光眼,会影响眼睛房水排出,眼压也会升高」。

其他注意事项还包括,避免腌渍品或过咸食物;喝水要少量多次,每次不超过150cc,切忌牛饮,都可降低眼压突然飙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