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新视野-台湾人「临震」行为正确吗?
提升防灾教育,使民众正确应变震灾,有助于避免民众受到伤害与提升灾后复原能力。图/本报资料照片
今年4月3日花莲地震发生当下,你怎么应对地震呢?根据2018年花莲地震后强震区的民意调查,只有6.5%的民众执行正确的应变动作,在地震当下记得趴下、掩护、稳住,若在床上,则是用枕头或被子保护头部。多数非震央地区的民众可能一开始的时候觉得地震不太需要应变,等发现是个大地震时,已接近停止;或因为惊吓没有做任何应变直到地震停歇。在震度更大的地区,可能有些人会往外逃。
■临震正确应变的民众 比例只有个位数
但从台湾过去发生地震的经验,除了建物倒塌造成的伤亡,多数受伤来自室内掉落物品砸伤或割伤。因此,提升防灾教育,使民众正确应变震灾,配合提供灾害当下即时、在地的防灾资讯,如正确的疏散方向、交通状况,以及前往避难处所的方式,有助于避免民众受到伤害与提升灾后复原能力。
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在重大灾害后,会以电话民调调查灾区、灾民的防救灾认知、应变行为、灾害损失等,以了解灾害的损害。2016年的高雄美浓地震及2018年的花莲地震后约半年,也分别搜集了约两千份强震区居民的问卷。我们分析问卷中关于临震行为的问题,以及假如政府以智慧型手机应用程式为媒介,提供在地的撤离与避难等防灾资讯,民众付费使用的意愿。
我们分析不同的变因对地震当下行为的影响。往建筑物外跑、寻找家人是两种最易受伤的危险行为,会有这两种行动的人,通常所在位置震度较大、位于发生大地震的机率较高的地区。往外跑的人多为年龄较轻、教育程度较低、宜花地区的女性及居住于透天与大楼者。会找家人的多为年纪较轻、所得较高、女性,应该是有小孩者,以及台湾西南部居住于透天的民众。这些特征是未来防灾教育优先对象。
另两种不正确的临震行为是认为地震小不需要应变,或发现自己来不及动作,导致实际上没有应变。前者的特征是,年龄较大、收入较低、男性;后者是女性,及居住于宜花地区平房的民众。相较于危险的临震行为,地震当下记得趴下、掩护、稳住,若在床上,则是用枕头或被子保护头部的民众,不因震度、或居住于较常有大地震地区才做正确动作。地震的时间大多很短,没有时间再做判断。防灾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培养听到警报后直觉做出正确的应变动作。
■愿意使用客制化防灾 资讯者仅1成
在分辨出影响民众临震行为的因素后,我们的研究想更进一步知道以智慧型手机的应用程式,提供在地撤离与避难的客制化防灾资讯效益为何?哪些人愿意使用并付费购买?前面提到的问卷,使用「假设市场评估法」,来询问民众防灾资讯服务的愿付价格。然而,因为政府已经提供许多免费的灾害资讯,例如强震即时警报、村里疏散避难地图等,有蛮高比例的受访者不愿意支付费用来获得资讯。过去文献多将不愿意支付者的愿付价格设为零,若用这个设定方式,2018年花莲地震后的调查结果,平均愿付价格不到43元。
并非每个人都需要客制化防灾资讯,为区别真正需要这些资讯的人,我们将受访者的回应区分为参与决策及消费决策,可分别估计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仅有约10%民众有意愿使用客制化防灾资讯,这些愿意参与者的积极度较高,若检视他们的消费决策,客制化防灾资讯的平均愿付价格会来到266元。我们发现以下特质的民众有比较高的参与意愿,家庭月收入和教育程度越高、年轻族群、所在地发生大地震频率较高、网路与平面媒体使用者及已知政府公告避难地点者。
有了这些特质的民众,将是政策提供防灾资讯时,或客制化防灾资讯应用程式开发时,可优先触及的族群。对于有愿意参与,或已安装防灾资讯应用程式者,居住在台湾东部、家庭月收入较高的民众因愿付金额较高,可以设为付费专业版的目标受众。当民众有受到充分的地震应变训练,配合客制化资讯,将有助于减少地震伤害,并加速恢复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