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损物伤人常"肇事" 我们该如何"自卫"?

新华社西宁12月29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李亚光 姚兵草原狼袭击羊群牧民奋力抵抗、重伤昏迷,醒来后最担心的并不是身上的伤势,而是怕杀狼犯了法。近日,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发生的“人狼搏斗事件引发网友关注。

受访人士表示,伴随着生态向好、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等因素,“人兽冲突案件近年来在我国各地频发,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与人身、财产安全的关系,需各方关注。

野生动物频频损物伤人

12月25日,共和县廿地乡曲什纳村的牧民多杰拉旦一夜之间就因狼害失去了15只羊。26日早晨10时许,一匹体格健壮的草原狼又在他家不远处的草场上徘徊,羊群再次躁动不安。

刚经历过惨重损失的多杰拉旦来不及多想,一把捡起脚下的石头丢向逐步靠近的草原狼,随后一边大喝一边挥动手中的皮鞭。这一系列举动惹恼了这匹饥饿的狼,它加速奔跑、径直向多杰拉旦扑去。

多杰拉旦在与狼搏斗的过程中渐处下风、身体多处负伤。危急之下,不远处的侄子扎羊立即上前帮忙,他骑到野狼身上、掐住它的脖子,另一只手从地上拿起石头向狼头砸去。不久后,受伤严重的多杰拉旦已经昏迷,扎羊的面部也被大面积咬伤。附近村民闻讯陆续赶来,合力打死这匹狼后才救下俩人。

“多杰拉旦被送医时颌面骨及眼睑部有大面积皮肤裂伤,身上有多处搏斗痕迹。医生及时为他清理、缝合伤口并注射了狂犬疫苗。”共和县森林公安局局长谢克加说,虽因自卫杀狼,多杰拉旦苏醒后仍担心自己犯了法,心里一直忐忑不安。

记者通过调研了解到,在被誉为“高原野生动物王国”的青海三江地区,近年来食肉野生动物捕食家畜、伤害人类的事件在各地并不鲜见。仅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平均每户每年就有4.6头牛被野生动物捕杀,最多的一户达到23头,多位牧民的人身安全曾遭受过威胁。其中“肇事”雪豹占比在30%左右,草原狼高达60%。

熊害也成为“人兽冲突”的“主角”。长期在青海进行野外实地调研的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赵翔说,近年来棕熊破坏牧户墙壁、进屋偷食的事例屡有发生。在玉树州玉树市哈秀乡,所属的岗日村有33%以上的牧户曾遭受过熊害,而在哇陇村则高达70%。

“人兽冲突”在各地升级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近年来我国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均出现过野生动物损物伤人的事件,其中云南省矛盾较为突出。据云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三地发生的野象啃食破坏庄稼、攻击伤人案件达4.8万余起,累计造成经济损失9948万元。

西双版纳州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陈勇说,随着生态向好珍稀物种数量恢复,再加上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野生动物正变得越来越“任性”,活动区域习性发生变化,逐渐偏好偷食人类食物这种简单易得的取食方式,。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二者“亲密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由于这些 肇事 野生动物都属珍稀保护物种,相关群众一般不敢对它们做出伤害性举动,受到人身安全威胁时也只能被动抵抗。”赵翔说,长此以往,人兽间的矛盾将逐步升级,群众保护动物的意愿也会逐步降低。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阿镇南朗河村拉祜族村民李小三一家的农田一度遭到野象破坏,屋内的玉米曾在一夜间被吃掉6袋。她告诉记者:“不种地要受穷,种了地被野象吃了也要受穷,还得整天为自己的安全担惊受怕,有时候真的觉得它们很可怕、很讨厌。”

据介绍,为补偿相关群众损失,云南近年来在各地推广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但由于各级经费缺乏,最终补偿结果远未达到群众实际损失水平;青海于2011年出台《青海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补偿办法》,但由于从省到乡需经过严格的层层取证和认定程序,而牧民保留现场和证据的意识又普遍不足,最终只有部分受损牧民能拿到补偿金

损补长期得不到平衡,报复性猎杀的情况已在个别地区出现。据介绍,仅在2015年,云南就有两头野象食用喷洒了农药的农作物致死,另有一头怀有身孕的母象在攻击村民的过程中被自制枪支打死;2011年至今,青海三江源地区曾发生过牧民杀死“肇事”棕熊的事件,尸体被当做标本贩卖,以弥补长期遭受的损失。

专家:建议多举措 促进人兽和谐

面对各地日益突出的人兽矛盾,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院长唐芳林表示,可在受野生动物影响严重的区域建立视频监控系统、社区安全防护设施等工程项目,进一步加强人防技防,化被动为主动,最大化减小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中国科学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志刚告诉记者,科研人员宜深入各地野生动物活跃区域开展生态调查,同时借助红外摄像装置进行观测,掌握动物的习性、生活规律与活动范围,在此基础上适度调整人类生活生产区域,并将原本破碎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加以整合保护,最终减少因人兽活动区域重叠而发生冲突的机会。

玉树州杂多县县委书记才旦周表示,各级相关部门宜加大对动物“肇事”补偿的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增设相关商业保险,多渠道吸纳社会资本为群众“兜底”,努力将补偿水平向群众实际受损水平靠拢,压缩“人兽冲突”的升级空间。

针对日益显现的报复性猎杀现象,赵翔建议各地政府进一步加强引导,通过定期培训向相关群众教授防范野生动物的技巧,同时强化其法律意识,鼓励用合法程序解决冲突。此外,政府可从群众中选聘生态管护员,根据协议履行情况定期支付报酬,增强其生态保护参与感及对野生动物的亲近感

(原标题:野生动物损物伤人常"肇事" 我们该如何"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