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今年财政政策:赤字率提至3%,专项债提至3.8万亿元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关注的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具体内容也随之揭晓:今年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比上一年增加0.2个百分点。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比上一年3.65万亿元增加了0.15万亿元。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2023年的赤字率和专项债安排均高于去年,体现了加力提效的政策基调和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决心。

财政赤字率提至3%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2023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比2022年的2.8%提高了0.2个百分点,这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加力”。

罗志恒表示,从赤字率看,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随着GDP增长,赤字规模增加更多,有利于更好支持落实完善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提高微观主体活力;有利于保证支出强度,进而扩大总需求,对冲外需下行。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一直采取积极财政政策,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而衡量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大小,一个关键指标是财政赤字率,即全国一般公共预算账本中财政赤字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来说,国家增加财政赤字规模,提高财政赤字率,以释放明确的积极信号,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可以提振市场信心。

当然财政赤字率过高,也会加大财政风险,影响财政可持续性,因此中国一般将赤字率3%作为一道心理上财政风险安全风险。在2020年疫情爆发前,中国赤字率未突破过3%。而为应对疫情冲击,2020年赤字率首次提高至3.7%历史高位,2021年降至3.2%,2022年进一步降至2.8%,重回3%以内,以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政府工作报告称,过去五年来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合理把握赤字规模,五年总体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政府负债率控制在50%左右。

专项债提至3.8万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时称,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罗志恒表示,从今年专项债规模看,较上年增加1500亿元,规模上升,短期内有利于扩大基建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稳定总需求;中长期看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

衡量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另一大关键指标,则是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的规模,规模越大反映政府投资力度越大,发挥投资撬动作用,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专项债券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近些年为应对经济下行,新增专项债额度总体呈现快速攀升,从2015年约1000亿元增至2022年36500亿元。2022年由于还动用了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当年实际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财政部将在重点支持现有11个领域项目建设基础上,适量扩大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持续加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

“今年专项债的使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扩大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有利于一大批重大工程从节奏上尽快落地,靠前发力。”罗志恒说。

他认为,今年赤字率和专项债规模提升,顺应了当前内外部经济形势需要,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在持续恢复,PMI连续回升、新增社融同比多增,但是总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的核心矛盾,三重压力未根本解决。2023年中国经济仍面临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外需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即全球经济下行引发我国出口下行;房地产风险仍未完全释放;居民资产负债表仍需修复;民营经济信心有必要进一步提振。因此,有必要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扩大总需求、兜底社保民生、促进科技创新。

减税降费该延续就延续

对不少企业来说,他们更加关注减税降费相关举措。

政府工作报告称,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财政部将继续实施好已经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扎扎实实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为微观主体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近些年积极财政政策一大着力点,是通过税费支持政策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为了给企业纾困,中国实施了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2022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费超4.2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46万亿元,力度空前。

政府工作报告称,五年来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制度性安排与阶段性措施相结合,疫情发生后减税降费力度进一步加大,成为应对冲击的关键举措。减税降费公平普惠、高效直达,五年累计减税5.4万亿元、降费2.8万亿元,既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留得青山,也放水养鱼、涵养税源,年均新增涉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超过1100万户,各年度中央财政收入预算都顺利完成,考虑留抵退税因素,全国财政收入十年接近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