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创新的第一波果实!
医疗领域的投融资热度,冰火两重天。
从投资主题看,医疗是当前为数不多能够与硬科技一分天下的大赛道。但另一方面,从赛道看,过去模式创新类项目现今几乎是门可罗雀。这类项目过去的“门客”——美元基金,因中美关系、大国博弈、市场情绪等影响,募资难、投资也难。
各种原因叠加,让投资人们更偏爱具备原创技术的医疗项目。如今,能得到融资的医疗项目大致有三类,最火热的还是原创药、其次是器械、最后是线下服务机构。
但越是早期机构,在筛选医疗项目时,就越是注重“原创”“技术能力”“独家”这些字眼,理由是显而易见的。技术类医疗项目相较于模式创新项目,成长周期更长。业内有一药十年的说法,如果在早期下注,项目的原创技术就需要在更长周期内被验证。
如果仅仅是今天火、明天死的项目,投资人坚决不会进行投注——投了退不出去,后果就是胎死腹中,赔钱。
这些因素都指向一个新的要素——技术原创性。良医财经针对目前市场上几个技术原创类医疗项目进行分析,试图解开这类项目能获得融资背后的密码。
良医财经「生物科技 · 产业观察」的第9篇。
⚕️ 主笔/ 布吕
✂️ 文章架构师/ 立立
出品/ 良医财经
01
轩竹生物
背靠四环制药,B轮融了6个亿
今年二季度,即将上市十二指肠溃疡药品
行业:生物技术和制药
在业内,轩竹生物算是细分赛道的独角兽了。这家已经拥有21年历史的老牌企业是一家创新型制药企业,其主要研发方向聚焦于消化、肿瘤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领域。
目前已形成小分子化药和大分子生物药两大研发体系,以及国内少有的涵盖小分子化药、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等多种类型的产品管线。
2012年,轩竹生物被四环全资收购,后者是我国最早从事基因工程药品和诊断试剂研发的企业,也是我国最早的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化基地之一。
2018年,轩竹生物开始独立运营。按照股权结构,轩竹生物实为四环医药控股子公司,此番IPO亦属于“港拆A”。
有了四环这样一家老资历撑腰,轩竹生物在融资之路上,一路顺风顺水。轩竹生物分拆上市前融资已至B轮,包括国投招商、石家庄科硕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同合鼎盛资本、阳光人寿等在内的多家机构入股。2020年,轩竹生物曾获国投招商等资金A轮8亿元投资。2021年底,公司又获阳光人寿领投的B轮融资。
有国资入局,又有险资下注,轩竹凭什么?
从产品线轩竹医药的产品管线涵盖抗肿瘤、糖尿病、代谢病、消化系统、男性生殖、抗感染等多个领域,其中多项已进入临床后期阶段。
轩竹生物此次上市拟募资24.7亿元,投向包括创新药研发项目、总部及创新药产业化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按照招股书中披露的15%的募资额度,如果成功上市,轩竹生物市场估值将超160亿元,秒杀一大批港股biotech公司。
在创新药的产业链上,biotech公司往往承担着创新这一部分的内容,这也是其价值所在,研发是各家的重头戏。报告期内,轩竹生物的研发投入分别为4.16亿元、2.3亿元、3.7亿元和1.72亿元。此外,截至2021年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325人,占当年员工总数82.07%。
但需要直视的是,目前,轩竹生物并没有已经上市销售的产品,这也是导致其常年亏损的原因。
不过,招股书显示轩竹生物其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适应证的PPI抑制剂KBP-3571安纳拉唑钠,上市申请已获药监局受理,预计将于今年第二季度获批并迈入商业化阶段。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我国消化性溃疡患者人数预计2030年达7322万人。PPI类药物作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应用最广泛最高效的一类药物,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5.1亿元。
这一药品一旦上市,或将缓解轩竹生物亏损的情况。
02
惠升生物
四环“亲儿子”,半年时间两轮融资,拿到10个亿
糖尿病并发症药物获批,母公司股价暴涨
行业:糖尿病及并发症治疗方案提供商
与轩竹生物类似的是,惠升生物同样与四环息息相关。
不同的是,轩竹生物是四环通过并购而来,惠升则是实打实的“亲儿子”。
2019年5月,惠升生物在四环医药战略转型下应势而生,专注糖尿病及并发症治疗领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治疗方案,是拥有完整糖尿病及并发症产品管线的生物制药企业。覆盖药物研发、临床、生产和销售的全链条,具备了比肩国内一线药物研发机构的水平和实力。产品涵盖最新机制的1.1类创新药SGLT-2(two)抑制剂_加格列净, 以第四代德谷胰岛素为代表的全品类胰岛素, 以索马鲁肽为代表的GLP-1类似物,及各种机制40余种降糖和糖尿病视网膜、变等并发症用药。
神经病
就在上周,四环医药发布公告称,集团旗下非全资附属公司惠升生物研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这是惠升生物提交临床实验申请的首个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这标志着,惠生生物临床再进一步。
糖尿病周围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60%,属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公开资料显示,此次获批的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辅酶B12,可以不经过肝脏代谢。在临床上常用于各类周围的治疗,其中就包括治疗DPN。
神经病
神经病
根据IMS数据显示,甲钴胺片2022年国内样本医院采购金额超10亿元。而且,随着糖尿病药物市场的增长,产品有望进一步放量。
有着四环作为金主爸爸,惠升生物在研发投入方面,可谓大手笔。
在四环医药2022年年报中明确指出,过去几年,公司在惠升生物方面的投入已超过10亿元。
从成果看,截至去年年底,惠升生物旗下多项产品的研发进展获得阶段性成果。其中,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以及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的新药上市审批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另外,2022年7月份,四环医药曾宣布,惠升生物旗下国产第四代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的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生产方面,根据四环医药2022年年报中显示,惠升生物可支撑百亿元年产值,随着惠升生物的产品走向上市,或将有助于提高四环医药的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惠生甲钴胺片获批后,母公司四环股价大涨——真正的技术带来“真金白银”的价值。
03
擎科生物
基因工厂!突破卡脖子!
头部机构、国资平台整体亮相,B轮融了4个亿
行业:基因合成平台型企业
在擎科生物过去三轮融资中,不仅有深创投、达晨、同创伟业这样的头部人民币基金,更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亦庄国投、河南投资集团这样重视投资风险的国资。从某种意义上,这类机构的出现,代表项目的确定性。
这家被头部财务机构和国资一起下注的项目,是一家产业链的基因合成平台型企业,业务范围涵盖合成基因组学产品及服务、生命科学原料及设备、生物制造 CXO 三大方向。为客户提供基因合成、修饰合成、化学试剂、分子试剂、仪器设备和多种项目服务。
已经过去的一季度,擎科生物基因合成订单、销售额均有着亮眼的表现。
擎科生物立足于基因合成赛道,最吸引投资人的就是其自主可控的技术能力。
DNA合成引物,是基因相关技术研发和检测的关键原材料,此前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大多从国外采购。擎科生物为了破解行业难题,从2014年开始自主研发合成仪,五年时间里推动技术不断迭代,开发出768通道吹压式合成仪。
擎科生物768合成仪应用后,将为基因生物研发企业提供更低价格的原材料,进一步降低基因合成成本,激发基因生物研究领域的活力。
从整个产业链看, 越往上游,越"卡脖子"。而擎科生物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创新模式实现合成的所有要素的积累,实现了基因工厂生产要素的自我聚集,拥有显著的技术和成本优势。
擎科生物打通了从基因合成设备、合成原材料、新合成工艺到基因组装的分子生物学试剂的产业链条,通过将原料、设备、工艺串联起来,搭建起智能化生产线,极大提高了基因合成的成功率和交付率。
如今,擎科生物已经成为基因合成领域的"佼佼者",寡核苷酸合成快至次日达,DNA片段合成最短2个工作日,基因合成交付时间最快可至5个工作日,最长合成长度可达200 kb,Sanger/Fast NGS测序验证,100%准确。
技术的领先,完全自主可控,这也是擎科能在资本寒冬持续募资的原因。
04
同源康
C轮3.3亿元背后的孤儿药研发商
两个氘代新药保证成药,2-4个PCC创新药1-2年内进入临床
行业:创新药物研发商
自2018年至今,同源康医药已经完成5轮融资。最近一次,是去年由厚纪资本、扬子江基金、浙民投/浙江丝路基金等知名机构投资的C轮融资。
可以说,从2017年成立,同源康医药就备受资本关注。这与其核心团队有着很深的关系。同源康医药的研发和管理团队,核心高管平均工作经验超过20年,包括2位国家千人专家、2位省级千人专家和十多位海归专家和博士。
从产品结构看,同源康专注于开发Best-in-class & First-in-class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其中TY9591即将启动临床3期试验;TY302即将进入临床2期试验;TY-2136b于2021年11月获得美国FDA药品临床试验批准,并于2021年12月向FDA申请了孤儿药资格(OrphanDrug Designations),为加速临床开发及注册上市提供支持;此外,公司还有一系列创新靶点小分子药物准备申报中美IND。
该公司2018年8月研发团队成型以来,完成了2个一类新药IND申报并开展临床试验,两个新靶点的药物从立项推进到PCC(临床前候选化合物)阶段,并将其中一个候选化合物license-out。
从技术成果看,同源康第一个获批临床1.1类化药新药是TY-9591,全球同类获批产品有奥希替尼和阿美替尼。「同源康医药」副总裁石斌博士表示,与已上市的业界公认最好的奥希替尼相比,TY-9591所采用的「同源康医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氘代AZD9291能够使其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体内药代动力学也有明显差异,预计在临床上可提高临床疗效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有望成为Best-in-class。如有必要,公司将在三期临床中开展与奥希替尼的头对头临床研究。
另一个获批临床的药物是TY-302,是抗乳腺癌药物哌柏西利的氘代物。同类产品除恒瑞的在3期临床准备NDA申报,其他公司的都在1期。
管线丰富、布局合理,兼顾临床需求和品种成药性,且研发进展顺利,包括TY-9591、TY-302等在内的多个拳头品种处于不同临床阶段。让这家企业成为投资人们一票难求的优质项目。
05
达康医疗
E轮4亿元,独立血透赛道最大一笔
除了扩张,更有意义的是扶贫
行业:公益医疗机构
与上述项目不同的是,达康医疗是一家线下医疗机构。通过自主建立血液净化中心,基于血液灌流、高通量血液透析等透析技术,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机,为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尿毒症患者提供公益救助和医疗透析服务。
去年6月,达康医疗宣布完成4亿元人民币E轮融资。此次融资,也是中国独立血透中心医疗服务赛道近些年最大一笔融资额。
截至2021年底,我国工商注册的独立血液透析中心有740余家,正式运营的独立血液透析中心超过400家。达康医疗是中国连锁独立血液透析中心开创者和领导者,原国家卫生部独立血液透析中心牵头试点单位。
公司成立于2012年,目前旗下独立血透中心数量全国最多,已在江西、山东、云南、贵州等15个省运营独立血液透析中心近60家。
根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数据显示,2010年在透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尿毒症患者或简称ESRD)为16万人,2020年达到80.6万人,位居世界第一,过去10年透析患者复合增长40%。
达康医疗存在的意义,不言而喻。
事实上, 独立血液透析中心是发达国家推行的医疗服务模式,但达康医疗将这一模式带到了县一级、特别是贫困地区。
我国大部分血液透析室均设立在二级以上医院,全国80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和中西部医疗资源薄弱地区的血液透析资源甚是匮乏,无法满足基层患者需求。为了维持生命,凌晨起来扒火车赶往大医院成为基层尿毒症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达康医疗在承接试点任务后,首先把目光投到老少边穷地区。
山西五寨、繁峙、河曲属于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地处太行深处,交通极为不便。五寨县的患者去忻州透析,来回要320公里、8个多小时,患者每年看病要多花几千元路费。达康医疗在这三个县设立了血液透析中心后,覆盖半径辐射到周边6个贫困县,保证了尿毒症患者在1~2个小时路程内即可得到治疗,避免了舟车劳顿,减少了非治疗费用支出。国家级贫困县山西永宁只有不到6万人,血透中心难以维持运营,达康医疗给当地人民医院捐了6台血透机器,并且为了提高当地医护人员的透析水平,免费对医生、护士进行教育培训。
通过配合各级政府扶贫整体战略,联合社会公益机构,积极探索医疗扶贫新模式,有效解决尿毒症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06
良医财经的思考
漫长的医药周期中
技术是跨越时间最好的罗盘
纵观上述几个医疗项目,无一例外,创新技术才是核心。
对于医疗企业而言,成长周期长、投入资金大、成药不确定,都让这类项目难以走到最后。自从港股准许未盈利医药企业上市后,打开了这类项目融资的大门。
通过在一二级市场得到资金支持,更多的医疗项目得以存活下来,坚持到成药的胜利那一天。
医疗项目动辄超过十年的成长时间,要跨越的难关极多。但时间周期并不可怕、市场波动同样可以克服,只要技术足够专、足够好、足够深,就一定能在沉浮中找到一叶扁舟,从而航向未来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