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开西域都护府,屯田的水源从哪来?

李广利征服大宛之后,汉朝兵威大震,西域诸小国闻风恐惧,多遣其子弟随从李广利到来朝贡。以后汉使前往西域,所过之处,皆以礼接待,不敢轻慢。

大汉奸卫律建议且鞮侯单于,控制西域的车师国,攻杀汉使,断却汉朝与乌孙的联系。

匈奴右地到西域比汉朝敦煌郡去西域方便,匈奴若控制车师,便能以小博大。且鞮侯单于对卫律的建议深以为然,立即派兵控制车师,另立国王,令其配合匈奴截杀汉使。

西域是汉朝必争的,公元前101年,武帝在西域设使者校尉(西域都护的前称),派数百骑和数千民夫到轮台、渠犁屯田,以供给往来之汉使。不久更名为屯田校尉,由扜弥国太子赖丹担任此职。日后汉军再出征西域,就可在自己的屯田据点进行休整。

屯田校尉的之职责不仅是屯田,还要修筑亭障。此后自盐泽以西,直到乌垒,处处起亭,为行人休息之地。

在西域屯田,最大的问题是缺水。西域大部分河流是季节性的,干旱季节连饮用水都不足,更别说灌溉了,于是中原人带去了坎井技术。

《庄子·秋水篇》云:“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焉。” “坎”是地洞之意,坎井是一种类似地洞的井,又称坎儿井。

在山脉与平地的结合部,人们发现水流并非完全来自山上,一部分来自山洞中。人们猜测有一条地下暗河,便开挖一条与地面平行的暗渠,从暗河引水出来,形成明渠。然后在暗渠上方,每隔一段距离开挖竖井,最深的竖井深达近百米。干旱季节,地下暗渠的水或许不能流到明渠,人们却可通过竖井取水饮用甚至灌溉。竖井口和暗渠口常以柳枝、杂草覆盖,减少井水蒸发,避免风沙淹没渠道,防止冬季结冰坍塌。

战国时代的秦国人,已经掌握了坎儿井的技术。到汉朝时,坎儿井得到大规模应用。汉武帝时,发万余卒,穿渠凿井,引洛水至商颜下,凿井深者四十余丈。

李广利率军围攻大宛国贵山城,城内水源被切断,大宛人用通晓穿井法的秦人(西域有时称汉人为秦人),开挖地下暗渠,解决饮水问题。

汉朝在西域屯田,也开始大规模开凿坎儿井,不仅河西走廊,自敦煌以西到楼兰、车师、龟兹等地的关塞、烽燧、屯田处,到处是坎儿井。

开凿坎儿井的传统流传至今,清朝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遭诬陷革职,戍边伊犁。林则徐路过吐鲁番,这里干旱炎热,雨量极少,但沿途多卡井(坎儿井),以至田土膏腴,岁产木棉无数。林则徐赞叹不已,随后在新疆大力推广坎儿井,变赤地为活壤,出现“疏泉穴地分浇灌,禾黍盈盈万顷间”的景象。

如今新疆的坎儿井有上千座,一座坎儿井往往有几十口竖井,多者达三百余口,暗渠全长约五千公里以上。

汉宣帝时,命郑吉兼护车师以西北道(西域北道),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部)设立幕府,镇抚西域诸国,称为西域都护(官职三品),主掌西域军政,其他屯田校尉都属西域都护管辖。

西域都护官职与郡太守相当,管辖的范围却远胜各郡,控制的军队更是达到控弦三十万骑。西域都护府管辖范围,含怱岭东西、天山南北共四十八国,包括乌孙、大宛、龟兹等大国,完全断匈奴右臂。西域的军队,光是乌孙就控弦十八万八千八百骑,总计约三十万骑,此后汉朝频繁调动西域各国大军,北匈奴郅支单于就是在西域联军围攻下灭亡的。

西域各国国王,世袭罔替,但王权更迭需要经西域都护府上报朝廷,由汉帝册封。朝廷在各国设置官员,包括王、侯、将、相、都尉、且渠、当户、译长等,有三百七十六人佩汉朝印绶,不过这些官员也是西域本地人。

西域都护府还督察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这些国家虽不属西域都护管辖,但有责任确保汉使和商队平安往来,保证丝路畅通无阻。

汉朝能控制西域,关键点在屯田,而坎儿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