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政策与一中原则
(图/中新社)
最近一中原则的话题又热闹起来,绿营正在热火朝天的驳斥大陆官方新闻稿,甚至还替新加坡政府来「辟谣」,那就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一番文字考据。
原则和政策分别代表的含义不同,前者侧重抽象概念,用以指导政府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换言之,政策才是政府执行层面可以实施的具体内容。所以,各国政府在官方文书使用「一中政策」一词并无问题,这才能体现各国政府的主体性。但站在中国大陆一方来看,一个中国是核心利益和基本原则,是与各国建交的基础,也是衡量各国对中态度的标尺,因此更侧重于用一中原则来形容。最近大陆外交部接连要求欧盟、加拿大等国恪守一中原则,其表述逻辑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上,而这并不等于大陆一定要求这些国家必须使用这一表述。
另外,对大陆而言,一中原则经过历史的沉淀也已形成清晰而具体的内容,那就是学界总结的一中三段论,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接下来真正的问题就在于,各国政府所奉行的一中政策,跟大陆的一中原则是否相同,以及有多大区别。
新加坡学者庄嘉颖去年发表文章梳理各国政府有关一中政策的表述,总结九种方式。第一种就是全盘接受大陆说法,总计有51个国家;第二种有9个国家,是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主张;第三种是16个国家,用词是注意到;第四种有4个国家用理解和尊重表述;第五种只有俄罗斯,是尊重并支持;第六种只用尊重来表述;第七种是美国的表述,其用词跟第二种类似都是用承认,不过美国承认的是中国立场,而不是其他国家使用的主张一词;第八种有41个国家,只提及PRC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但未对台湾有所着墨;第九种更有意思,既没有承认PRC的唯一地位,也不提台湾归属,总计有27个国家。
这次陷入争议的新加坡恰好就是第九种,新加坡与大陆的建交公报只是简单说明双方要互设大使馆。但这并不等于这类国家在一中问题上不选边站队,实际上,在后续高层互访所发布的联合公报或声明,大陆通常都会要求各国对一中原则专做确认。以新加坡为例,2000年时任总理吴作栋会见江泽民,吴作栋就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新加坡政府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会后两国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是正式法律文书,其中就载明新加坡对一中三段论的三处表述皆使用承认一词,可谓最为清晰无误的表述方式。
换言之,无论新加坡将之称为一中原则还是一中政策,其内容都跟大陆所主张的一中三段论毫无二致。这次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更是阐明新加坡反对台独,其态度比只肯说「不支持台独」的拜登要更加清楚明确。所以,与其纠结于原则和政策的词汇差异,不如看看其内容细节,就知道相应国家的态度,其实没有多少炒作的模糊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