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是奥地利人危难中的力量源泉

时值奥地利因今年第二波疫情再次实施全国性封锁前夜,维也纳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多人伤亡。当晚,位于市中心的国家歌剧院、城堡话剧院、维也纳音乐厅等多家著名文化机构正在举办闭门谢客前的最后一场演出,恐袭发生后,大批观众被迫滞留在建筑内,遵照警方指示直到午夜安全时方才离开。在此期间,艺术家们自发加演曲目,用音乐安抚震惊和恐惧的观众,在音乐声中一起度过了安全撤离前的漫长的数小时。在“音乐王国”奥地利,危难之际,音乐就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奥地利人与音乐有关的故事,都说明音乐在黑暗和困境中确实能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

疫情居家时在阳台放歌的奥地利人。

足不出户举办“音乐会

今年3月,欧洲疫情大规模暴发,奥地利率先实行严格的居家禁足措施。热爱音乐的奥地利人想到了很多足不出户欣赏音乐的办法,为战胜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希望。

维也纳全市范围内上演了一场名为“开窗音乐会”的“快闪”活动,所有市民都可以参与,一时间各个街区打开的窗户里都飘出了悠扬的音乐声,乐器种类和音乐风格多种多样,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演奏视频。奥地利国家电视台上奥地利州频道特别开设了一个“居家音乐抗疫”专题,向音乐家征集用手机录制的音乐小视频,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每天在上奥地利州频道播出一首作品,同时上传到活动页面供观众欣赏。

文化机构在因疫情关门停业期间,纷纷将精彩节目搬到线上,供观众免费收听和观看。奥地利国家电视台“文化之家”广播频道在每个工作日晚间播出音乐会精彩片段集锦,FM4频道在“居家会议”节目中直播推广本土艺术家的音乐。世界闻名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练声和民歌演唱视频,并配有乐谱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开放档案库,免费提供以往录制的歌剧和芭蕾舞演出的现场视频,《尼伯龙指环》《福斯塔夫》《费加罗的婚礼》和《众神的黄昏》等经典剧目都在其中。

蓝色多瑙河》驱走战争阴霾

历史上,音乐鼓舞奥地利人走出危机的故事很多,关于《蓝色多瑙河》的故事是最著名的一个。1866年,奥地利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首都维也纳一片沉寂,民众深陷在悲观失落的情绪之中。为了摆脱这种气氛,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接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委托,创作一首“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施特劳斯创作《蓝色多瑙河》,受到奥地利诗人卡尔·贝克诗句启发:“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啼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这部作品在1867年首演时,维也纳还处于普鲁士的围攻之下,因而反响平平。随后,施特劳斯把原来的合唱曲改为管弦乐形式,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并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亲自指挥演奏,获得巨大成功,甚至连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都亲临奥地利使馆表示赞赏。自此,各国纷纷印刷《蓝色多瑙河》的曲谱,优雅和灵动的旋律迅速传遍世界各地,真正产生了全球性的影响。

《蓝色多瑙河》创作于国家危亡之际寄寓了对故土的热爱和对山河的赞美,曾令全体国民为之感动和振奋。1945年4月27日,奥地利宣布独立之际,在没有国歌的情况下,人们就演奏了《蓝色多瑙河》。二战后,在奥地利国家足球队的第一场比赛前也演奏了《蓝色多瑙河》。今天,这首名曲俨然是奥地利的“第二国歌”,也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之一,每年在午夜聆听《蓝色多瑙河》已经是奥地利人迎接新年的重要传统了。

《音乐之声》背后的真实故事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很多人都看过,并对《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等歌曲耳熟能详。音乐是贯穿《音乐之声》故事的主线,赋予了战争中的人们更多的力量和勇气,让人们在困难时期仍然能够保持乐观和团结,而通过音乐传达出的关于“爱”的丰富内涵——父母子女之爱、恋人之间的爱、人民对祖国的爱,尤其令人动容

电影《音乐之声》改编自同名音乐剧,而后者则取材于奥地利歌唱家玛丽亚·奥古斯塔·冯·特拉普于1949年出版的自传《特拉普家庭合唱团的故事》。真正的特拉普一家原本是为了生计而歌唱的。1930年代大萧条时,特拉普家族破产,不得不放弃贵族尊严,想方设法挣钱糊口。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他们拒绝了纳粹的征召令,举家前往美国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