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利息越低,越没有人敢借钱?

快速导读

最近遇到几个做银行的朋友,个个都愁眉苦脸,因为业绩没有达标。银行的业绩有时候也是挺吓人的:无论阴晴圆缺,只要张开眼就要拿利润、业绩的同比增长,没有增长就是不达标。按照常理来说,现在银行的贷款利率都已经一降再降,为何大众借贷的欲望还是不强烈呢?

银行贷款利率已经进入

“非理性竞争”的阶段

客观上,现在具备稳定资产回报率的行业和赛道真是非常稀缺,别看股票市场最近好像又行了,实际上很多散户还没有彻底“回血”;房地产交易持续低迷,叫价能力减弱让很多人不敢贸然借贷;至于投资实体经济……

主观上,自媒体们天天给大众“洗脑”式宣传,要主动降低负债,积极提前还贷,少还利息就等于赚到收益……这些观点越来越响亮,大众耳濡目染之后就开始各种的“骚操作”:收缩消费,减少分期消费,甚至信用卡都少了刷。结果银行生意惨淡就是常理了。

再这样下去,银行只有继续降低贷款利率来抢生意,最终竞争越来越激烈。我预计今年年底前,普遍银行的信用贷款利率水平应该会跌破3%(实际上很多银行都已经跌破这个数字)。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欣喜若狂,因为很多人都是“房奴”、“车奴”、“信用卡奴”,但是越是这样,越是跌入一种“死循环”。

因为银行贷款的利率水平是一个社会普遍资产投资回报率的锚,具有非常重大的参考意义。比如,你提供投资回报率为年化5%的金融产品,对比现在的定期存款利率来说就肯定非常抢手;但是如果以前存款利率高达8%的时候,你的产品自然没有任何优势了。

所以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下降会影响社会一般资产的投资回报水平,而让存款利率水平下滑的主要因素就是贷款利率不断刷新新低。变成储蓄人要为借款人“埋单”。而你想成为借款人,又马上面临投资回报率偏低的“死回路”。怎么办呢?借,投资收益低!不借,存款利率低。

准备多个方案应对可能来临的低利率时代

实际上,银行贷款利率如果再降,定期存款利率的水平可能会无限接近于1%,对标GDP、CPI和PPI的普遍增长趋势来说,存定期存款真的只剩下图安心的功能了。如果你是年轻人及早作出选择,让财富放在回报率较大的赛道或者综合赛道,才可以帮助自己轻松获利:

1. 适当考虑ETF指数型基金,假如牛市真的来临,可以稳稳地跟上,同时风险相对小一点。

2. 适当配置优质房产物业,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房产产品都会贬值的,很多核心区域的物业保值率还是挺高的。结合租金回报来看,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适当考虑黄金及黄金衍生品。

4. 积极抢大额存单。3年期及以上的大额存单其实是抢手货,只要是取得合法经营资格的银行,即便是地方性银行也是可以信赖和选择的。

5. 适当考虑5-10年后即可以领取的终身寿保险产品,毕竟收益率写入合同是可以有保障的。

6. 如果实在没有选择,适当看看质优股票,比如上证50、中证100里面的标的比较稳固。

胜手金句

低利率时代正在向我们快速走来!

更多理财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