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砒霜治疗白血病,获未来科学大奖,96岁的王振义能等来诺奖吗

2020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亭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振义摘得“生命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卢柯获得“物质科学奖”;山东大学教授彭实戈摘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单一奖项奖金为100万美元。

其中张亭栋发现了砒霜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白血病,而王振义则在张亭栋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如今获得了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王振义宣布将100万美元奖金全部捐给扶贫基金会。

APL曾经是最凶险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上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是手术和化疗,白血病也不例外,通常采取杀灭肿瘤细胞的化疗策略达到治疗目的。癌症细胞的一个特征就是无限增殖,同时分化成熟程度很低,是“很年轻、很幼稚的细胞”,而在白血病上这个特点更甚。所以王振义就想,有没有可能诱导这个细胞恢复它的分化、成熟能力,同时又抑制它过度增殖。

1979年,王振义开创白血病治疗的“诱导分化”理念,尝试将癌细胞改造成正常细胞,为癌症治疗提供了全新路径,并于1988年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血液》(Blood)上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全反式维甲酸临床应用论文,引起国际血液学界的震动。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团队幸运地发现维生素A的氧化物,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实验中使APL的早幼粒细胞分化,发育成为成熟的中性粒细胞,首创了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历史,并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不过该方法联合化疗治疗的许多病人在几个月后出现了复发和耐药性。

在经过多次研究之后,王振义和自己的学生陈竺、陈赛娟提出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两药联合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从而杜绝了复发和耐药性出现,使这种曾经最为凶险的白血病五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97%以上,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

并且王振义院士从分子机理上揭示了ATRA和砷剂是如何将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和凋亡,从而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王振义也被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

而且王振义院士并没有将此申请为专利牟利,而是朴实地希望全世界所有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都尽快用得起这种药。在王振义的呼吁下,该药被纳入医保,王振义所在医院更是将每瓶药价由15元调整为11.3元,合计下来,每粒药不到四毛钱,一个疗程不到百元,与其他药合用医治的总疗程中维甲酸最多只需500元左右。

不过价格太低也就意味着没有药厂愿意生产,后来王振义所在医院经过多次奔波才找到药厂愿意接手。

目前,王振义的学生陈竺和陈赛娟团队,正在研究M2b型急性髓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找到攻克这些血液病的方法。他们的目标是,努力争取在2025年使我国恶性血液病患者五年生存率较目前提高50%,到2035年基本攻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凭借在该领域的成就,王振义院士可以说斩获了国内外的众多荣誉,包括国际肿瘤学界的最高奖—凯特林奖、海姆瓦塞曼奖,还获得了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这是世界在癌症研究方面的最高嘉奖,也是美国以外的科学家首度获奖。甚至还斩获了中国诺奖——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对科学家的最高荣誉,截至2020年1月,全国仅有33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而目前,王振义院士是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大陆学者之一,按照王振义院士的贡献来说,完全有资格获得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我们也希望已经96岁高龄的王振义院士,可以等来这份荣誉。

96岁高龄的王振义仍在教授学生,仍然坚持每周四的上午进行“开卷考试”。原来,每周学生们都会向王振义提供一个疑难病例,王振义就会用一周的时间搜索全球最新文献,并思考分析制作成PPT与大家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