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王振义未来科学大奖获奖感言:为什么不奖励年纪轻的人

(原标题:96岁王振义未来科学大奖获奖感言:为什么不奖励年纪轻的人)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他们二人对治愈急性早幼细胞白血病(APL)做出了决定性贡献。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其起病及诱导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出血和栓塞而引起死亡。正是张亭栋和王振义等人的工作,使APL的治疗5年后生存率达到90%。近三十年来,由于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砷剂规范化临床应用,APL已成为基本不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即可治愈的白血病。

20世纪70年代,张亭栋及其同事研究首次明确三氧化二砷(ATO,俗称砒霜)可以治疗APL。20世纪80年代,王振义和同事们则首次在病人体内证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APL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工作在国际上得到了验证和推广,使ATO和ATRA成为当今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拯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奖项宣布后,生命科学奖委员会和捐赠人随即电话连线了王振义。在新晋的四位未来科学大奖得主中,王振义的“获奖感言”篇幅最长,而其中大部分篇幅表达了其对年轻科学家的“期望”。

得知获奖后的王振义首先表示,“心情好的坏的都有,好的一方面是觉得我们国家重视科学,做了研究工作对人民有益处就受到表扬和奖励,我作为受奖者非常高兴。”但他随后表示,“另外一方面我非常忧愁,这个奖为什么给一个年纪大的人,我96岁了,你为什么不奖励年纪轻的人?我们年纪轻的人难道没有科学家了?难道他们没有创新吗?”

王振义在电话里的声音略有失望,“我觉得我这个方法治疗的只是一种急性白血病,不是治疗所有的急性白血病。每天都有急性白血病的人死去,我非常难过,觉得我们努力了几十年就解决了一种白血病。”

他还提及了他的学生陈竺。陈竺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他参与了这项工作,而且做了很大贡献,为什么不给他,而给我这个老头子呢?”王振义认为,“奖励年轻人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看看我们的理想如何实现。”

王振义在连线中对现行的评价体系也给出了其个人建议。“现在并不是鼓励有理想的年轻人去刻苦工作几十年,而是去看他的论文。”他以自己此次获奖工作的成果发表来说,“我这项工作的第一篇论文是发在中等的杂志上,不是最高级的杂志上,所以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国家考虑。”

如何去评价一个年轻的科学家?在王振义看来,“要去看他有没创新性、有没有钻研性、有没有刻苦地做好工作、有没有耐心,因为成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他在最后再次强调,其忧愁年轻人跟上来的不够。“看论文不看它实际的功能和(人的)工作能力,所以年轻人为了论文而工作,论文通过了发表在高级杂志上了就认为自己了不起了,这个是做不出工作的。”

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官网,王振义生于1924年,江苏省兴化人。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其在医学上的最主要贡献是利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在临床上极大地提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临率。

王振义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他先后担任过内科学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教学工作,先后培养博士21人,硕士34人,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功臣”。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治医师、主任(1948-1960)、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60-1982)、基础医学部主任(1982-1984)、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1984-198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1987-1996)。

1954年起,王振义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011年,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2年3月6日,由于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中取得原创性成果及开发全新疗法,其与陈竺共获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

值得一提的是,在医学科学界,王振义先后培养出了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陈国强院士,外界称其“一门四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