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進攻蠶食鯨吞變化莫測 拖垮灰熊防守體能
勇士队。 欧新社
灰熊勇士第三战,换前一场被破招的勇士做出回应,最终打出142:112的悬殊分差大捷!诚如第二战赛后分析「防守肉搏成基调 三分攻势成效牵动勇士灰熊胜负」结论所言,这系列战接下来两队的致胜课题都将是体能、三分与攻守转换,金州军团此役的变招之成功,正是最终在这几点上占得优势。
双方此战的防守基调,其实都延续第二战方针:灰熊方面提高对抗强度,针对无球者追防,紧扑三分;勇士则是内缩巩固篮板、防莫兰特切入跟灰熊进攻篮板,放三分,造成最后不同结果的原因,在于勇士回以更高效且巧妙的进攻谋略,而灰熊依旧受困于对手计策泥沼。
与其说灰熊此役的防守不好,不如给予勇士执行进攻成效更多的喝采,实际上从离出手者距离来说,灰熊甚至较前一战守的对手更紧密。勇士这场比赛的进攻回应实在漂亮,而且上下半场截然不同,各有目的:上半场先「蚕食」,下半场后「鲸吞」。
有了上一战的经验,上半场面对体能还充沛的灰熊,勇士破解方式是,你喜欢扑三分我就切入,但可不是单调的一把刀杀进去,目的还是回归勇士团队传导跑位配合「球比人快」的主轴。
首战快速传导搭配无球跑动,于第二战被肉搏战压制,第三战勇士透过增加「切入突破」这个起手式,持球者吸引协防后,随即传给中继接球者(掩护者居多,此战尤其增加了不少手递手),中继接球者再发动第二次切入,当灰熊赶忙轮转补防时,中继接球者再一次分球,通常这时候灰熊防线已被内外拉扯到混乱。此时接应球的勇士球员,或者已找到快速下球单打的优势空间(还往往刻意找人打错位),或者空切上篮/禁区空档稳稳拿分。
如果切传再切传还未能把对手防线捣乱,事情很简单,那就再多Repeat几次,总有混乱的时候(也反映在勇士切入次数较上战更多,出手却更少)。
换来结果为何?上半场勇士命中率高达70.3%,更难能可贵的是三分球仅出手10次(仅占28.1%,但高把握度6成命中率),两分命中率高达27投20中74%(占出手62.5%)!
听起来这套很简单,但除非如勇士般同时具备几项条件的球队,也没有想像中那么易与(起码灰熊就无法以彼之道还诸彼身)。
(1)本身就是时常打小组传导配合的球队。
(2)未必Finish能力都很强,但要有众多兼具切传投三胁能力球员。
(3)光站在三分线就让人畏惧的射手群
(4)中距离与抛投的惩罚能力。
第一点自然为勇士的招牌球风;第二点勇士阵中3+助攻与10+分的球员,各有多达6位,以格林(Draymond Green)为首,多人可以转换于切传跟无球。
第三点哪怕上半场勇士三分出手之少,正是因为灰熊始终不敢放对手三分,宁愿放切不放投,才会让勇士的切传轮回如此顺畅;第四点众所皆知,「海啸三兄弟」皆有这般能力,季后赛各队惯用的守禁区扑三分放中距离策略,才无法总是对勇士生效。
那么这样的变招,除了破解灰熊防守策略,又是如何帮助勇士取得「体能、三分与攻守转换」优势呢?
最重要是体能方面,勇士上半场完全是以比前一战省力却更高效的方式在进攻,进攻端的奔跑速度较前战大幅下滑,灰熊却处于差不多高速(因为不断被内外拉扯补防);勇士触球与传球次数亦皆变少,各项传球品质指标却更提升(传球/助攻/二次助攻/潜在助攻/助攻分数此战分别为259/34/4/50/90),显现在场上内容,代表勇士并非因减少团队配合而偷懒变慢,反之是用更简单节能且高效的打法,让对手消耗等量齐观的体力。
为何要让对方如此耗力?为的则是为之后打开三分埋伏笔。
灰熊正是借由大量奔跑扑防来限制勇士外线,但勇士反其道而行,上半场不跟你硬碰硬,一方面改以三分为诱饵,实则高效两分进攻为主打你布阵取舍,一方面逼你防守端得一样耗力,一旦脚步又如第二战下半场跟不上了,就是勇士大举发动三分攻势的时候!
至于攻守转换?当对手命中率超过7成,能有多少防守篮板能抢?又有打多少攻守转换?上半场灰熊的快攻多半来自造成对方失误,这可跟攻守转换无关。
上半场一边破解对手防守策略,一边为下半场做准备,由「无球之王」汤普森(Klay Thompson)吹起三分号角,下半场勇士攻势比重丕变,两分球仅占41%,三分占比大幅提升至42.3%,并且是22投11中的质量兼具。在在显示出灰熊不再能维持上半场对三分防守的窘境,进而被勇士一波流砲轰后,就带走了比赛。
反观灰熊,依旧陷于勇士大胆放你投三分的算计中,无力脱困。
整场灰熊最快意领先的正是第一节开场,球员们做好三分回应准备,莫兰特(Ja Morant)尤其可圈可点,但之后随着三分校正回归,灰熊也跟着向下修正,尽管贝恩(Desmond Bane)找手回感,杰克森(Jaren Jackson Jr.)也有不俗奥援,可这三者之外乏善可陈。
Wide Open与Open的三分出手总计为40投15中,光看命中率并不算差,但考量这是Wide Open与Open出手,相较勇士的赌注,灰熊回收的实在不够多,对手也乐于继续巩固篮板与收缩禁区,兼且掌握攻守转换主导权。别的不说,光让莫兰特此战USG%与出手数新低,切入破坏力被限缩,就可说是有赚无赔;连带也让灰熊被迫得多打中距离,这却并非他们所长。
这样的态势,势必会再延续到第4战,面对勇士以逸待劳,灰熊还有什么再回破招式的可能想像?
防守端别无他法,只能继续尝试提高空档三分出手的把握度,其次看临阵磨刀,能不能在三分失准得硬着头皮更多中距离与抛投时,打出一点惊喜。
除此之外,突破路径是否减少勇士围堵已驾轻就熟的中路,改采更多45度角至底线切入,并借此拉开强弱边的空间,增加类似勇士般锋线空手跟进攻篮的配合,亦可一试。
这方面也要盼灰熊明明身材较占优的锋线,能不能在进攻端也升级碰撞,就算不进也要有讨到犯规决心,方能为禁区打开一条血路,否则连续3战己身强项禁区得分、篮板与二波得分都被对手压制,上一轮功臣克拉克(Brandon Clarke)此轮犹如鸡肋,三分又投不死对手(这还是对方强项)的话,现在连王牌都被进一步限制,真的只能继续陷入进攻僵局。
防守端灰熊则陷入两难,连续两场下半场防守明显下滑,体能是否要重新调配?但你敢赌上半场防守放松吗?谁知道会不会变成上半场就被勇士带走比赛?
但至少眼前可见的,如何透过防守纪律的调整,避免如第3战的过度轮转协防与补防,以致于轻易被对手透过切传撕裂扯乱防线,每位球员怎么重新拿捏追人的距离尺度,兼顾不放投也不放切,会是第4战的防守挑战。只是也必须坦白说,面对这支太会传导的勇士,这仍然是个就算尝试了也未必好结果的艰苦挑战。
对灰熊而言,第4战还蒙上了一层巨大阴影。尽管布鲁克斯(Dillon Brooks)即将归来,一定程度能为球队提高防守强度,并增加另一位可持球进攻手,但莫兰特第3战尾声突如其来的伤情,很可能让他第4战无法出赛。
诚然大家总会说,例行赛没有莫兰特的灰熊更强,只是现在对手是轮转跟能摆出防守死亡五小的勇士,持球手的角色份外重要,而本来之所以勇士能破灰熊防守,灰熊却不能礼尚往来的原因,就是阵中能持球进攻兼顾Playmaker角色的人相对太少。
特别是先发替补落差太大,原本的主力替补控卫琼斯(Tyus Jones),3战下来还几乎每场都在放火,梅尔顿(De'Anthony Melton)也顶多不过不失,倘若莫兰特真的缺阵,第4战进攻不大幅变招,或许又会是另一场大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