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浮战机一词 源自于美国空军夜战联队
A-20浩劫攻击机修改而成的P-70夜间战机。(美国空军博物馆)
本篇报导中的Foo Fighter(幽浮战机)一词,与幽浮一族乐团(Foo Fighter)没有直接关联,1944年11月,美国陆军航空队(美国空军前身)第415夜间战斗机中队的林瓦德(Cpt. Fred Ringwald)上尉首次在德国上空看到它们,然后先后向上回报了12次纸本报告。他们发现了8到10个发光的亮点,呈现火红色,然而盟军的地面雷达什么也没看到,当时以为这可能是纳粹德国某种新型空中武器。当飞行员准备转身与之对抗时,那些亮点又消失了。当年的科学家推论那可能是航海时会出现的静电现象:圣艾尔摩之火(St. Elmo's fire又称马祖火),但是否真的为马祖火仍不明。
综合《时代杂志》(Times)1945年1月15号报纸版面(由CNN扫描建档)以及《俄亥俄电视台》(WYTV)以及书籍报导,1944年12月。当包含其他战机在内的机组人员在德国上空再度看到那些光点时,他们发现,这些亮点似乎会跟随盟军的飞机然后消失。后来第415夜间战斗机中队的一名雷达操作手麦耶(Donald J. Meiers)用了当时一部卡通的梗为这些亮点取了个名字:Foo Fighters(幽浮战机)。
当时一部名为《烟熏干草》(Smokey Stover)的卡通给了他们联队成员这国灵感,片中一名消防员,他会说「有Foo的地方就有火」。Foo Fighters(幽浮战机)这个名字就这样被定了下来
一位《美联社》(AP)的记者在1945年1月报导了Foo Fighter的目击事件,而美国陆军航空队则试图提出解释:「也许是照明弹或是气球,又或者某种电磁现象,也许只是冰晶反射光线的结果。」
而《时代》(Times)近80年前的报导中,科学家则认为那可能是圣艾尔摩之火,但使是否真的为马祖火仍不明。圣艾尔摩之火的成因是一种电晕放电现象,是由于周遭环境非常大的电位差(这在大雷雨中很常见),超越了空气的击穿电压(约每公尺3百万伏特),使得空气成为了导体(电浆体),并在导电的过程中放出强光。
其他有关于幽浮战机的出版物揭示最早更可以追溯到,1941年9月载满英军的波兰商船目击到跟半个月亮差不多大的光球在尾随,1942年3月,英国皇家空军(RAF)也在巴尔干半岛目击到类似的现象,其他还有多起目击事件。但是以军队单位内的正式报告来说,则是以第415夜间战斗机中队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