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国明教授为什么被人声讨?

点击卡片关注V记录号

喻国明事件再一次为国内文科学术界的“学阀生态”添上一笔荒诞的注脚。

这位以年均30篇发文量震惊学界的“学术天才”,在被质疑为“全球产量最高的学者”时,给出了五花八门的辩解,堪称学术界的脱口秀。

这场闹剧不仅滑稽,更揭开了文科学术界资源争夺背后不平等的真面目。这不仅是喻国明个人的悲哀,更是学术界的悲哀。

一个人如何成为“发文机器”?

先来说说喻教授的辩解,条条精彩,堪称“自证其罪”。当被质疑发文过多时,他辩称:“有人比我发得更多。”

——好一个奥运式的逻辑,学术不是比赛,但他却用“产量论英雄”的思路为自己开脱。

学术论文的意义,应该在于创新与思想的贡献,而不是刷数据、跑量。

喻国明式的发文模式,已经彻底让人文学科沦为流水线。

再说“挂名帮发表”,这让无数“青椒”(青年教师)和博士生一片哗然。

喻教授的逻辑是,我只是挂个名,是人家求我帮忙的。这种话听着似乎很谦虚,但仔细一想,这种“名气挂靠”,不正是学阀体制的核心吗?

他挂个名,文章就能顺利进入C刊,而青椒们绞尽脑汁、自费投稿却连门槛都摸不到。

喻国明所谓的“帮忙”,不正是对学术公平的一种碾压吗?

喻国明是如何革“学术生态”的命?

喻国明不忘给自己贴金,说自己是“新闻传播领域的革命家”。那么我们不妨问问:他的革命到底是革谁的命?

是革学术新人的命吗?

学术期刊的版面本就有限,而像喻国明这样的大咖凭借“地位光环”,挂名占位,压缩了青椒和普通学者的发表空间。

学术界早已资源分配失衡,而喻国明的高频挂名无疑是雪上加霜。

是革学术质量的命吗?

人文学科的特点在于深度思考和创新,而不是工业化流水线的文章生产。年均30篇发文量,本身就让人怀疑其论文质量和研究深度。

学术生产从何时起变成了“高产似母猪”的模式?

这种革命,只能将人文学科的学术公信力革到绝境。

是革学术伦理的命吗?

喻国明还声称“期刊署名规则有问题”,把责任甩给制度。

这种论调,说白了就是“规则不好,我只是利用了规则”。

然而,正是这种利用规则、突破伦理的行为,让学术生态越来越畸形。

他的行为,不是革学术伦理的命,而是让学术伦理死无葬身之地。

青椒的生存困境:在学术食物链底端挣扎

喻国明事件的背后,映射出文科学术界的巨大不平等。

青椒们每天焦头烂额地备课、写文章、申请项目,几千块的工资常常让他们连生活都难以维持。

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论文,还要排队等着学阀们优先挂名发表。

而这些“学术大咖”,靠着一堆没多少实质内容的合著文章,坐享其成,继续高高在上。

更讽刺的是,当青椒们试图通过个人努力突破时,却不得不选择依附于“喻国明们”。

这种被迫的“学术依赖”,不仅让青年学者失去了独立性,也让学术本身变得越来越功利化。

C刊的资源本就稀缺,但在“喻国明们”的操作下,学术版面已成为一种隐形的“特权分配”,青椒们只能在残羹冷炙中争抢生存空间。

文科学术界:丛林法则还是笑话集合?

这件事最荒谬的地方在于,喻国明仍然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没有行政职务,不能算学阀”。

拜托,“学阀”的定义从来不仅仅是行政职务,而是看你是否利用自身资源、地位剥夺了其他学者的机会。

喻教授,您别以为把“学术贡献”包装得高大上一点,大家就看不出你靠着什么在“学术江湖”上叱咤风云。

更令人讽刺的是,这种“学术流水线”现象并非喻国明一人独有,而是整个学术界的“潜规则”。

在这种规则下,学术已经异化为权力与资源的游戏,而真正的研究热情和创新精神被边缘化。

喻国明事件是一次集体性的拷问

喻国明事件,不只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对整个文科学术生态的控诉。

让我们看到资源垄断如何腐蚀了学术公平,挂名文化如何削弱了学术创新,权力崇拜如何摧毁了学术伦理。

对于喻国明的辩解,我们只能嗤之以鼻。

这不是一个孤立的笑话,而是一场群体性的悲剧。

文科学术界若想恢复生机,必须彻底清理这种“挂名学术”“量产学术”的泥沼。

否则,喻国明的“学术奇迹”将成为压垮青年学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我们在嘲笑喻国明的时候,其实很多人都是“喻国明”。

- END -

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Vjilujun

为 防 止 失 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