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天使——乡村支教通识教育培训感悟

关注我们并“设为星标 ★ ”一起探寻适合儿童的教育!

前 言

考虑当下很多人有兴趣参与支持乡村教育,但不知该如何入手。借助机构十四年乡村教育创新(儿童创造力与归属)探索经验,结合当下乡村教育现状和机构培训师资及场地资源,针对一切有意愿为乡村儿童提供实质性帮助的社会人士(含在校学生),不定期提供乡村支教通识教育培训。

2021年第一期、第二期乡村支教通识教育培训,分别于2021年3月和5月顺利举办。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些学员在参与培训后的一些感受……

遇见天使

文:陈莉蓉

5月14日—16日,我参加了梦创公益举办的“2021乡村支教通识教育培训第二期”。回到武汉整一周了,身体继续每天早出晚归按部就班的日子,心却还在长沙后天研习院的山林和小楼里驰骋……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我很相信:喜欢的东西,总会不经意遇见。仔细想想,很多事都是这样,你关注什么,就会遇见什么,比如我的支教梦。

10岁之前,我一直生活在湖北天门的农村,在乡下度过了最美好最快乐的童年时光。我的家族里有众多老师,从乡村民办小学的语文老师,到镇上幼儿园的音乐老师、县城重点初高中的各科老师,还有中学校长等等,见得最多的就是学校、教室、黑板、粉笔。耳熏目染,深受影响,我从小就立志当老师,常把小朋友召集起来模拟上课,至今印象最深的一句开场白是:“同学们好!我是新来的陈老师”;我也常带小伙伴们各种游戏、撒野、天马行空;还常跟着母亲喂鸡养猪、做饭种地、各种劳动。我常庆幸自己没有上过体制内的幼儿园,身体和精神没有受到过任何束缚,至今仍保留着一颗童真初心,喜欢自由,对大自然的一切充满好奇。

后来种种原因,直到今天我也没能当上老师,但梦想一直挥之不去。我总是觉得:只有跟小孩子在一起,才是最快乐、最活力无限的!20几岁时,我曾想援藏支教,因不是领导干部而未果;40岁时,单位援建湖北恩施的一所希望小学,我蠢蠢欲动,自费去该校考察,终因单位的短期商业目的与我的长期支教理念不符而作罢。当时女儿正上初中,我想,也许是时机未到,不如安安心心先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待退休后再与爱人一起找个喜欢的地方支教吧。

但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改变了我的想法。人生无常,生命短暂,未来不可预期,女儿已外出上大学,我正是空巢中年无牵无绊,48岁,人生已过半,是否应尽早开始做喜欢的事——去支教?

有了想法,去哪里支教?何时去支教?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支教最适合自己?关于支教的一切,我几乎一无所知,于是上网搜寻相关信息。就是这一次,我与“天使支教”相遇了,对它一见倾心,如遇故交。

我眼中的留守儿童

说“天使支教”之前,先谈谈我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认识。

2007年,我带7岁的女儿回到家乡,想让她体验一下真正的农村生活。没想到,所见所闻令我震惊非常:村里的青壮年全部外出打工,只剩老人和小孩,过去热闹沸腾的乡村,现在一片死寂。特别是小孩子,爷爷奶奶只管他们吃饱穿暖,基本不交流。有个小男孩约摸5岁,他一直在用铲子挖洞,女儿跟他一起挖,挖了很久,他就是不讲话,直到我们走,才看到他眼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留恋。我想,如果我们再多待几天,他一定会开口说话的。另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我姑姑的孙子,我们在他家期间,他一直在屋里沉迷游戏机,人来人走,跟他打招呼,他没有任何表情,不说一句话,叫他吃饭也不出去。这台游戏机曾是他爸爸小时候玩过的,他因此成绩一落千丈,没能考上高中,从此南下打工。一代人的时间过去了,游戏机还摆在这个位置,又在继续侵害新的一代,而且更残酷的现实是,爸爸妈妈都不在,只能由奶奶照看着,而奶奶没文化,忙着家里地里,眼看着这个孩子将重走他爸爸的路了。

这次返乡,乡村的现状和留守儿童问题,给了我很大的震动。在那之后的各地旅行中,我看到了更多同样的场景、类似的画面,它们一次又一次刺痛着我的心。留守儿童问题,不止在我的家乡,它已迅速蔓延成为整个中国农村的普遍问题。从此,我开始关注留守儿童的陪伴与教育问题,心里暗暗想,有一天我能为他们做点儿什么吗?

绕不开的卢安克

结缘“天使支教”,绕不开卢安克。

2016年,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和一段视频“我不想感动中国”,讲的正是央视记者柴静对卢安克的专访。德国人卢安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广西的贫困山区一待就是十几年,他过着极其简朴、单一的生活,没有任何功利目的,把最美好的青春和爱,用来陪伴大山里的孩子,与他们共同经历和感受,用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帮助他们创建自己的归属,而他也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权威和依靠。

长久的高质量的陪伴、创造力培养、归属的建立等等,卢安克的理念,我非常认同!他的行动和境界,令我非常敬佩!实际上,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乡村教师,长期陪伴守护着孩子们,只不过没有一个人像卢安克这样把这些理念用心思考和提炼出来。在我看来,卢安克把乡村支教做到了极致,是一位践行者和引路人。真正的支教该是怎样的呢?卢安克带给我的,不是神话,不是盲崇,不是冲动,而是真实、平静、理性。从这时起,我对支教才开始有了一些具体的认识和思考。

所以,当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乡村支教组织的信息,但没有一个令我满意、没有一个能引发我的支教愿望时,我又想到了卢安克,几年过去了,他的现状如何呢?于是就搜到了那篇《那个被认为“打了中国教育耳光”的德国人“卢安克”到底去哪了?》。没想到的是,卢安克不再孤军奋战,他于2011年9月正式加入了“天使支教”,他亲自研究、亲自为支教志愿者编写培训教材并授课。遗憾的是,他已于2016年正式隐退,彻底退出了与中国乡村支教有关的一切。从他的性格,我完全理解他的选择,所以对他的离去并不意外,只是遗憾与良师失之交臂。但还是真的很感谢他带给我的惊喜:能让卢安克信任和加入的“天使支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它的发起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的好奇心又活跃起来。

开启天使之门

感谢网络!对我来说,打开“天使支教网”,好像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通往梦想的门。

网页上对机构的介绍很详细:项目背景、典型案例、项目意义、服务理念等等,中间还会抛出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当前偏远地区乡村教师会如此紧缺”、“是什么让年轻一代选择逃离家乡”、“为何要支教”、“ 为什么强调创造力”、“什么是归属感”……内容很多,点开一篇,读着读着,会有下一篇的链接,更多的拓展和解读。对支教一片空白的我来说,信息量太大了,所有这些都是我渴望了解的。我就挑了一些文章打印出来,厚厚一沓,一页一页仔细、反复研读。

有了一些基本概念后,我才敢往下看报名信息: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培训、支教任务、支教形式、支教地点的情况、学校情况、志愿者保障等等,尤其是服务须知,包含了出行篇、生活篇、形象篇、教学篇、资助篇、纪律篇,生活教学日常小事无所不包,如此地具体、细致、周到、贴心,如果没有对乡村支教深入的实地观察思考总结研究,怎么可能整理出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志愿者条件中有一句话“如果你主动思考过教育问题,也接触并有意识地观察过儿童,那么我们相信,在意儿童、留心教育的你自有一份真挚的资格证,请略过学历要求”,看了很感动很暖心。所以我一边反复地翻阅这些资料,一边就感慨:这个机构真的是很用心、很负责地在做支教,这是真正在为农村孩子着想,也是对支教者负责。

到最后,我才敢去看报名流程,2018.1版的报名表中,有十几个问题需要回答,以便机构进一步判断报名者是否适合参与乡村支教工作。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下来,我才意识到:乡村支教,真的不是头脑冲动说走就走的一场旅行!选择是慎重的,考察是严格的,行动是受控的,自由是有限的,支教一年可能就是经历一次长征、一场苦行僧般的修行。把报名表打出来填写一遍之后,我感到了畏怯,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这高度、这难度,我能行吗?如果去湘西山区,我受得了那里的多雨潮湿么?我不能吃辣椒,能和当地人相处融洽么?虽然有教师资格证,毕竟没受过正规师范训练,只是在自己女儿身上做过早期教育理念的长期实验,我能应付得了一群小孩子么?如果学生打架闹事刁难、如果发现有小女孩遭遇性侵,我该怎么处理?另一方面,我仍在职,有稳定的收入,我能抛开一切义无反顾去支教么……真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山重水复疑无路,纠结、苦闷困扰了我。

谁知,柳暗花明又一村。报名表后面,有天使支教的微信公众号信息,我添加后,新的惊喜出现了:我看到了“2021乡村支教通识教育培训第二期”的招募信息。通识,好熟悉,女儿高中时我接触到通识教育,它重在育而非教,它的终极追求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培养博学多识的通才、培养完全完整的人。“乡村支教通识培训“,好新鲜的说法,它是怎样的培训呢?“如果你曾希望有一天能亲身服务乡村儿童,但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或是对自己的能力还没有信心,或者希望行动前有足够的准备,或者……现在机会来了,你可以拿出三天时间,让自己学会如何去实现这一愿望。”哈哈,黑暗中出现了一盏灯,这说的不就是我么?三天时间,请假方便,费用也能承受。再次把招募信息仔细看过,我就立刻报了名。

之后,在一则支教招募信息里,我看到一段26分钟多的视频演讲“理所当然的误解”,听了好几遍,对其中的理念深感认同,有些是第一次听到,很受触动,比如面对面的钱物捐赠,伤害着多少乡村孩子的人格尊严;过度的物资给予,让他们养成了不劳而获不懂珍惜、不爱学习坐享其成的习惯;好心人捐赠的现成玩具,让他们丧失了想象力创造力;甚至,穿得太好太暖,让他们失去了原本极好的抗寒能力,高于城里人的先天优势正在消失。这位演讲者正是天使支教的创始人李磊,从公众号的文章里知道,志愿者都亲切地称他“磊哥”。我心里期待又忐忑,几天后的培训,有机会见到磊哥么?

向梦想靠近的三天

动笔写这篇培训小结前,我把3天的课堂笔记和3本培训教材从头到尾翻阅了一遍,算是复习消化吧。要说这三天的培训感受,一句两句真说不清,非要高度总结的话,6个字:

1.新生。新人,新思想,新理念,新气象,新生。从我第一次接触天使支教开始的这些天,一直在好奇地急不可耐地探寻各种答案的路上、求新的路上。阿木老师讲:成功=新生,有新才会有生,在追寻新的路上,最有意义!

我很幸运,参加这个培训班,遇到了最纯粹的乡村支教引路人和精神领袖磊哥、最风趣博学的儿童心理导师阿木老师、最有班级管理教学实践经验的罗老师,从他们那里,接收到很多关于儿童教育的新理念,记录了他们分享的本领域顶尖教育人物名单和书籍,很多是我从未听到过的,每一天我都在受到新的启发。

还有新同学。8位,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吉林、四川、福建和长沙本地。其中年纪最大的万老师是我的湖北老乡,已在偏远的藏区支教4年,是一位非常善良有爱心的长者,每当听到他讲起在藏区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常生活,总令我尊敬和感动。其余同学都比我小,80后、90后,非常年轻阳光。上海的胡同学约十年前就去湘西支教过,他是卢安克亲自培训的第一批支教志愿者,这次是来回炉深造的,我很欣赏他羡慕他,也向他询问过支教生活的一些问题。东北的魏同学,大家眼里的侠女才女,小小年纪就勇闯江湖,走遍了大半个世界,一开口就说到要害,很有个人魅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我们一起住宿、上课、爬山、吃饭,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想法,思想碰撞,火花四溅。

此外,上一期通识培训班的2位学员,也赶来回炉深造,听课之余下厨房大显身手,专门为大家做了丰盛的午餐和晚餐。最值得点赞的是在此实习的志愿者李丁,她是我们整个培训期间的后勤总管,负责报名接待、每天为每个寝室送新鲜的井水、起早贪黑买菜做饭打理我们的一日三餐。还有磊哥的大厨妹妹也经常过来帮忙做饭,每天我都盼着早餐,因为可以吃到她做的老面馒头,有白馒头和黄馒头(向李丁打听,她说是用南瓜汁和面做的),圆圆的蓬蓬的热腾腾的,拿在手上一层一层轻轻撕着吃,味道好极了,我准备过阵子也学做南瓜馒头呢。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志愿者,主动地为他人服务着。

在武汉时我已精神上苦闷很久了,来到这里后,一下子遇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可以谈理想,真的好开心!

2.品质。我觉得,细节决定品质。之前在卢安克的故事里了解的信息、在天使支教网上看到的信息,细节已经很多很多了。这三天现场封闭培训接触的信息量也非常大,令我应接不暇:课程的安排从早上到晚上,很紧凑,报到的当晚都没耽搁,大家还来不及认识,就先看卢安克的视频并提问。第二天一大早,6点,全体集合,爬山2小时。这个细节设计我很喜欢,爬山是我的最爱,在大自然里,感受阳光、感受清风、感受山林幽静、感受野花芬芳,既能锻炼身体,又提前体验走山路,为未来可能的山区支教做准备。

这几天,磊哥不知道给我们讲了多少故事,有两个印象深刻:第一个故事,“教育创新研修生班”的叠被子训练,要求学员每天起床叠被子且严格叠成规范的正方形。磊哥自己则在家做亲子训练,让几个月的宝宝每天看他叠的被子,培养孩子从小爱整洁。听了这个故事,我就反思,女儿小时候我一直很自律总是以身作则的,现在家里经常只有我一个人,渐渐就放松了要求,不怎么叠被子了,心里想的跟很多年轻人的想法一样“反正晚上还要睡的,叠它干嘛?”这次培训回来,我就强迫自己每天早上叠被子,其实不过半分钟的功夫,随手就能完成的事。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坚持做,就能养成一辈子的好习惯。第二个故事,微信上发信息,很多人不写或很少写标点。我反思后也马上开始注意了,微信发消息,标点符号要写完整,养成习惯。罗老师也说:有心做小细节的老师管理的班级,会秩序井然,让学生有安全感。

3.陪伴。三天,放空的三天,如饥似渴拼命吸收能量的三天,好多好多的发现和惊喜,写着写着就收不住了,不知不觉已是深夜,该打住啦。可我还想说一点:这次通识培训最大的收获,其实是磊哥的陪伴,三天高质量的陪伴。从早上的爬山、白天的所有课程,到晚上的视频和回顾,他都和我们在一起,不厌其烦。这是我事先根本没敢期望的,想象中,一般机构的领导者是很难见上一面的,而磊哥从头到尾面对面向我们传授他多年研究的教育理念和成果,倾囊相授,毫不保留。小班授课,也太奢侈了,有几人能有机会享受这样的待遇呢?所以在最后一次的总结课上,我跟大家说,这三天,超值,我赚了!我想,这就是磊哥所追求的乡村支教的终极理想吧:让每一位志愿者,按照同样的理念和规则,去服务农村儿童,让理想的教育在一批批志愿者手中薪火相传。

最后一节课上,谈到“受教育程度越高,创造力越弱”的现状时,磊哥讲到了天使支教正在实施的另一行动“教育创新研习生培养计划”,它的目标是,培养“勇于探究的人、善于思考的人、善于交流的人、敢于冒险的人、知识渊博的人、有原则的人、有爱心的人、心胸宽广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善于反思的人”。三天的相处和观察,我觉得磊哥就是这样的人。而我呢,通过这次培训,认识了儿童,认识了乡村支教,更认识了自己,我离一个合格的乡村支教老师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学习和提升的东西还多着呢。引用一位支教志愿者的话:“教育,是人与人的相遇、相互改变。来支教,不是为了帮孩子,而是帮自己”。

释然,不再纠结。通透,无需怀疑。

遇见天使,遇见自己,真好!

2021乡村支教通识教育培训第二期学员 陈莉蓉

2021年5月24日

如果你兴趣参与支持乡村教育,

但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入手。

如果你曾梦想

有一天能站在儿时向往的讲台,

去收获一群山村熊孩子的爱,

但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或途径,

或者是对自己的能力还没有信心,

或者……

现在机会来了,

你可以拿出三天时间,

让自己学会如何去实现这一愿望。

我们在这里为你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