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交流,是一场无形的战争

“您吃了么”,“还没呢”,“您呢”,“我刚吃完”,“回见了您”。

这一组对话,在中国人的语言密码里,会被翻译成“您好-再见”的问候,这个例子经常被拿来放到外国人对中文的理解的示例中,如果追究文字本身的意思,那么就会异常的费解。

“我觉得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将牛顿的万有引力彻底的重构了”,“我并不是完全同义你的观点,我觉得爱因斯坦是发扬了牛顿的理论,只不过在一些极限情况下,说明的更加清楚”,“你这么说我也是可以认同的”。

这完全就换了一个不同的场景,语言就变成了一场智力的游戏,甚至是一场战争,在对话的两方之间展开。先说话的人,作为进攻一方,扔出一句具有意义的话语,作为听者,首先要确信自己明白对方话语的意义,然后又要在对方的逼迫下,做出认可或否认的决定,因为不这样,就无法回话,或者就结束对话。

实际上,“您吃了么”这种“你好-再见”的问候方式,本质上也是经过了某一种斗争,在这个模式还没诞生之前,一定有很多种不同的对话方式,来表达同样的内容,但最终这个特定的表达通过斗争胜出了,取得了一个合法化的身份。

所以在言语的王国里,一直上演着纷争。新王登基,旧人退野。胜利者,固定下来,成了约定俗成的沟通方式,失败者,渐渐的消失在语言的洪流当中。除此之外,在言语构成的知识领域,更是如此,日心说代替了地心说,相对论取代了万有引力……

那些失败者,也并不一定最终完全消失掉,有些偶尔被重新发现,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再一次粉墨登场,有些则是被流放在主流语境之外,在言语王国的边塞,伺机寻求翻身的机会。

而获得合法性地位的那些言语,也在努力的创造出一系列的辅助模式,以巩固自己的王位。但不幸的是,言语合法性虽然具有很强的权力属性,但其另一面确是放荡不羁的。

流行的话语,往往并不出自那些合法化的繁衍,而是在人们日常无意的交谈中,在那些看似毫无关联语句的杂交里,反而能诞生出生命力更加顽强的语言,而这些全新的语言,代表了新一代人思想的力量,终有一天会捕捉到推翻旧王的机会。

言语战争的背后,也突显了一个人与人交流中的残酷现实,哪怕并不涉及到具体的实施,人与人的交谈,也并不是自由的。这种不自由,不仅受限于历史传承下来的那些合法的交流模式,也受限于人们一问一答之中的那种思想的碰撞,以及必须要通过否定或认可的方式让谈话继续进行。

一旦人选择走出孤独的自我,就被迫要进行选择,首先要选择一种或几种语言,其次要选择遵守那些既有的语言模式,最后还要被迫在认可对方或反驳对方之间进行选择。

当然,也有一些人,可以通过更具创造力的言语以及影响力,通过在对话中不断变换问答结构和维度,通过可以弥补言语不足的更多的表达方式的辅助,来逃脱甚至超越言语战争所带来的束缚,那么他们就会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在人类的社会里,获得更为自由且更能影响他人的力量。

人生,虽说不是全面自由,但也不是毫无选择,往往在那晦暗的地带,在一条暧昧的边界中,警觉的人,会在合法与非法重叠的语言境地里,找到更大的自由,这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权,和更少的被迫选择的情境。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走出熟悉的、早已合法化的言语体系,向言语战争本身宣战,带着质疑的眼光,探索语言可能性的边界,从黑暗中带回多元的表达,让意义斗争的天平永动起来,而不是被僵化的死亡威胁所永恒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