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署:海废有来自境外 只怪渔民不公平
渔业署指出,海洋废弃物也可能来自境外,希望有更多研究来厘清。图为2023年基隆携手新北守护海洋,百人潜水清出500多公斤海洋废弃物。(基隆市环保局提供)
海保署委托研究指出,2023年台湾河川出海口邻近的受检测480颗牡蛎,近100%被验出微塑胶,甚至不乏大于1mm的微塑胶,且多数为来自人造衣物纤维、渔业活动及养殖业的塑胶纤维。对此,农业部渔业署表示,海洋废弃物也可能来自境外,盼未来更多研究厘清海废来源,仅归咎于渔民,不太公平,但将持续推动刺网实名制、辅导刺网渔船转型及配合行政院「向海致敬」计划持续净海。
渔业署沿近海渔业组副组长刘家祯表示,台湾地处黑潮、亲潮经过处,海洋废弃物可能从邻近国家飘来,例如大陆、菲律宾、日本、韩国都有可能,希望境外移入海废议题可纳入往后研究,有助于制定后续防范作为,否则仅归责于渔业,对渔民不太公平。
他也强调,「渔网」是生财工具,不会随意被丢弃,较可能是海上作业期间,渔网受缠绕而被割断,但渔业署2020年起实施渔网实名制,要求渔民在刺网渔具标示渔船编号,且要通报遗失地,以便事后清理,同时在94处渔港设置海废暂置区,2020年至去年止已处理1万9000余公吨废弃物。
要减少塑胶微粒,源头减量也相当重要。环境部资源循环署组长李宜桦表示,环境部2002年起推动限塑政策,目前不将市场、夜市列入限塑对象,但优先研议有开发票店家纳入的可行性,因要与专家、业者跟民众讨论,尚未定案,未来会持续关注预计年底出炉的联合国「全球塑胶公约」,检讨限塑政策。
李宜桦表示,现也正拟定《资源循环促进法》草案,规画订立产品导入绿色设计规范、辅导特定业者订立减量或重复使用目标、促使制造或输入产品业者,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利用资讯揭露引导消费者选购绿色永续商品、促使业者或消费者优先采购循环产品等,加强源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