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走了,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不息
“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袁隆平走了,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不息···
5月5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欧盟共同发布了《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55个国家和地区的至少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比上一年增加约了2000万人,需要紧急生活援助和生计救助的人数达到了五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尽管2018年比2017年的人数略有下降,但是面临粮食不安全问题的国家数量增加了。全球粮食不安全问题呈逐年加剧趋势。
报告列举了造成2020年全球粮食不安全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一是冲突致使20个国家(地区)的近1亿人陷入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加剧了全球粮食不安全程度;三是极端天气致使15个国家(地区)的约1600万人陷入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还指出,预计冲突仍将在2021年构成全球粮食危机的主要驱动因素,此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造成的经济困难、极端天气等因素,也将继续加剧脆弱经济体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并进而可能引发全球粮食危机。
如何看待新格局下的粮食安全
中国未来需要警惕另一种可能性——粮食成为地缘政治工具。原因在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大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一长串农产品进口清单。在国际贸易、科技、金融都可以成为地缘政治手段的当今世界,粮食进口为何不能成为地缘政治武器呢?一旦地缘政治关系高度紧张(而且很不幸,目前中国正处于地缘政治关系高度紧张的时刻,无论是紧绷一根弦的中美关系,还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被冻结后的中欧关系,都不容乐观),过去那种“无工不富”,没有土地种粮还可以买粮食的想法,渐渐行不通了。此外,全球气候暖化对于粮食生产也是一个重大挑战。
熟悉二战历史人的都知道,粮食作为地缘政治战争的武器,并非今天才有,当年希特勒进攻苏联,就被称为是“小麦战争”。而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数十年的对抗中所展开的三场粮食战争,更是为美苏争霸时代的终结埋下了伏笔。
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粮食战争”,是地缘经济被运用于国际地缘政治的极佳案例。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教训”:
1.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当吃饭吃菜开始成为问题的时候,再多的飞机大炮也带不来安全,也无法实现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2.粮食安全问题无法通过有限的国际粮食市场来解决,由于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国际粮食市场很容易成为地缘经济的“武器”;
3.工业和军事强大并不足以构成国家发达的全部,强大的农业是国家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体现,科技、金融等要素都能与农业和粮食问题结合,从而放大粮食安全问题的影响力。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4亿人的吃饭更是大问题。近两年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迅速恶化,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粮食成为地缘政治战争的武器,需要始终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战略层面,并通过改革来强化中国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安全的能力。
强化粮食安全从何入手
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国是个老问题,但安邦(ANBOUND)的研究团队认为,在新的形势下重新提出这一问题,除了强调其战略意义之外,还要包括一些不同的政策内涵。
我们认为,现在谈确保粮食安全,一定要根据新的情况转变思路。中国过去保粮食安全,主要依靠传统的农户按传统的方式种粮,由传统的企业加工销售,国家再按传统的方式收购,用国库来保证社会的粮食安全。这实际上是一种以粮食种植为主,以购销和储备为辅的传统粮食安全观。
在现代市场环境之下,以传统方式来保粮食安全已经难以为继:中国的粮价提的比国际市场高,但农民的收益却很低,种粮的积极性仍然不高;由于环境污染,粮食的品质也没保证,国外进口粮食也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耕地刚性减少,老百姓对粮食的消费则刚性增长,这种被动的局面可能还要持续下去。
我们认为,中国未来强化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着眼于粮食产业系统来提升能力。
考察欧洲及北美等多国的粮食产业系统可以发现:
1.那里的粮食产区的农户都是大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可以将良种、良法(优良的种植方法)和良机(现代化农业机械)结合起来,有效使用;
2.运用通讯、网络等多种手段联系市场,对世界粮食形势的变化非常熟悉,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结构;
3.在国家资助下建设有现代化的粮食收储系统,全部由计算机控制和管理并委托相关企业经营。
此外,加拿大等国还有专门的铁路线和港口,主产区的粮食能够随时调运,及时出口;关于粮食产业都有全国性的相关组织和协会,针对粮食市场进行科研,培育良种,改进和提高生产、加工技术并辅导农民进行种植。
这些国家的相关政府部门则围绕本国的粮食产业体系做文章,政府部门与其他国家打交道的目标有两个:一方面是保护本国的产业,另一方面是利用各国的资源打开别国的市场。
将发达国家的情况和中国的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科研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需要有现代的粮食产业体系。只有这样,中国的粮食产业才能降低成本,保证品质,才有竞争力,在国内和国外的市场上和发达国家的粮食产品打拼时才能掌握主动权。本国的粮食有销路、价格好,种粮的农民有稳定的收益,自然能保证粮田的面积,不断改善设施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这些年,很多地方的粮农之所以不愿意投入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就是因为在当前的传统粮食产业格局中,种粮没什么奔头。
新时代下的粮食安全藏粮于技尤显重要
对于粮食安全,联合国粮农组织用四个问题来定义:是不是有粮食?粮食的质量如何?是不是能供应到每一个人?他们是否买得起?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当然首先要保证有一定面积的耕地,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这些耕地上实现高效运作。
我国受耕地面积“红线”影响,大幅度“扩容”粮食耕地面积的做法不太现实,目前中国为确保粮食安全主要聚焦在以科技提升耕地亩产量,以及挖掘“红线”外可能“无中生有”出的粮食耕种面积上。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粮食与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广教授曾指出,虽然中国的口粮自给率接近99%,粮食自给率为86%,但大豆和油料自给率分别仅为15%和30%,导致中国的粮食隐性自给率近年在70%左右。而要提高中国的粮食隐性自给率,王宏广表示,除《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里提到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外,还要在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同时,加强土地整治,利用好非农业土地、盐碱地、荒地等土地资源。
王宏广强调,藏粮于技还要推进第二次绿色技术革命。在技术上:一是袁隆平先生的第三代杂交稻可能会突破1100公斤关卡。杂交稻在50年里跨了8个100公斤的关卡,而袁隆平院士提出还有潜力可挖掘。第二个突破是耐盐碱水稻,也就是海水稻。现在虽无法完全实现用海水种植水稻,但已经能够很好地提升水稻耐盐碱的水平,这会有利于用好中国几亿亩的盐碱荒地。第三个技术突破点是种植藜麦,可以利用荒坡地、干旱的土地来种植藜麦,这相当于增加了一种粮食作物。另外,希望能够在未来10年左右,以基因编辑为代表的新一代育种技术能够进入应用阶段。
其中,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发展耐盐碱水稻方案,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非常有望增加“红线”外耕种面积。“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它们也是我国未来极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如果我们抓紧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并将其中1亿亩改造成水稻田,按每亩300公斤估算,则有望每年增加能养活8000多万人口的粮食产量。”言犹在耳,可是斯人已逝。
事实上,袁隆平院士提出这一长期性目标已有几年时间。2016年10月,袁隆平院士就开始领衔国家级海水稻研发中心进行研发,其目标是在3年内实现海水稻种植亩产突破200公斤的目标。袁隆平当时指出,目前我国内陆海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有两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如果按推广两亿亩和亩产200-300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两亿人。
自目标提出,全国领域内科研人员就在不懈攻关,并已在我国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和种植上取得初步成果。2019年9月,内蒙兴安盟1000亩盐碱地水稻基地完成试种测产,平均亩产达508.8公斤,大大超过预期300公斤以上的目标。袁隆平院士团队此次试种的成功,更是表明了改良盐碱地和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望大幅提升我国的粮食安全水平,同时也为沙漠地区贫困人口解决口粮问题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其实早在2017年,我国在“海水稻”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2017年9月,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举行的“耐盐碱水稻材料评测会”上,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的最新一批“海水稻”就获得了最高亩产为620公斤的实地测产结果,大幅超过原来的预期目标300公斤。当时袁隆平院士表示,下一步打算用3年时间让耐盐碱水稻的抗盐碱能力超过6%且亩产300公斤以上;然后,再用5年时间实现稻作改良盐碱地技术产业化,为国家增加1亿亩耕地,多养活8000万人口,并推动全球化发展,帮助更多耕地资源稀少的国家拓荒变田,助力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
如今3年之期已过,实测亩产300公斤的目标也早已达到,甚至早已远远超出预期,但5年之约却“戛然而止”。“超级稻”、“第三代杂交稻”,还有“耐盐碱的海水稻”,这些都是为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能做出重要贡献的举措。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或许目前还未完全实现,但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继续书写着新一代稻田的禾下梦!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