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厂商:我是不是被IDC们……PUA了?
每逢IDC等咨询机构发报告
总有不少云计算业内人大吐苦水:
“这个报告,真的有必要吗?”
今天就来说说
为啥IDC的报告们如此让人不痛快!
01
报告们最经常被吐槽的一点
就是:只谈厂商的份额占比,不提具体营收数字
份额占比难免会留给厂商一定的操作空间
即便有营收数字的披露
披露的口径也应明确
厂商们的“营收数字”到底以什么为准?
订单收入?回款收入?纯外部收入?还是内外部累计收入?
数据背后的操作空间之大
也意味着报告的参考价值之低
02
明明互联网云厂商和运营商云
各有各的优势,甚至不是同类公司
却非要让他们同场竞技
不同标准的厂商在同一个标准里比较
既不公平,也不准确
03
只要定语够多
只要领域够细分
谁都能拿第一名
04
在这些报告的催化下
云厂商一把手们的“唯营收数字论”症状也加重了
容易只看重数字
有些高管更是
忽略基层努力和行业大势
最后为了给大老板做纸面上的汇报
把数字做漂亮,动作变形、瞎指挥
05
每次一发报告
最担惊受怕的,估计是云厂商的市场公关
出了报告就只有“自嗨”和“救火”两种状态
不管报告结果如何失真
“理想”的排名就要大肆宣传,哪怕无人在意
“不理想”的排名,就要被当成负面新闻
大厂的公关同学只能连夜求爷爷告奶奶
06
这些发报告的机构
经常还有两幅面孔
有小厂商抱怨:
“已经成功‘运作’到了排名
却不让我们发稿宣传
警告我们别在稿件里带上机构的名字”
07
云计算行业一年到头出的报告、排名
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名头花哨
很多报告不光数据构成口径不一
也没能反映当下厂商、客户、代理商的真实心声
所谓的行业趋势披露,也是老生常谈
说到底,这类报告其实是“双刃剑”
一方面,报告自有其参考意义
能帮助行业玩家跳出自身视角、纵览全貌
另一方面,随着行业发展变化
报告也难免有“跟不上行业、谈不全行业”的局限性
市场需要IDC们
只是不需要过度焦虑和局部失真的表达
《 雷疯茶水间 》栏目下期预告
如果你知道我在外资云,你也会觉得我命好
本期策划 EDITOR
阿烟 吓行
本期画师 ILLUSTRATOR
阿宁
那一天,人们回想起被折叠屏支配的恐惧……
最适合下行期互联网人的车:小鹏M03
当互联网公司员工,卷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