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中共百年历史决议》统一任务紧连中共历史地位 丑化国民党为强化政权合法性

台湾大学政治所教授、国民党前大陆事务部主任左正东。(姚志平摄)

金门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系主任刘佩怡。(摘自该校系官网)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2021年10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率众政治局常委出席大会。(新华社)

中共百年历史决议16日公布,在涉及台湾的部分,学者分析,可看出中共想要完成国家统一的明确目标感,将统一提升为历史任务,赋予极高的道德性,与中共自身的历史地位紧密相连,但也带有对内喊话意味,研判未来大陆在军事外交上,会施加更大压力。此外,该历史决议提及国民党,多为负面叙述,学者认为,这是中共自己所需的叙事,目的是为强化其政权合法性。

新华社11月16日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涉台部分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党把握两岸关系时代变化,丰富和发展国家统一理论和对台方针政策,推动两岸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习近平同志就对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张,形成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我们推动实现一九四九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党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出台一系列惠及广大台胞的政策,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二O一六年以来,台湾当局加紧进行『台独』分裂活动,致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受到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祖国完全统一的时和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

● 对内喊话意味 不能拖也不能急

台大政治系教授、国民党前大陆事务部主任左正东受访指出,决议文将台湾问题提升到「历史任务」的新高度。他解释,在大陆建政初期,对香港有所谓「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说法,不急着收回香港。对于解放台湾,在八二三炮战后的做法也有相似的味道;而此次将统一提升为历史任务,赋予极高的道德性,将之和中共本身的历史地位紧密相连。

不过左正东也指出,最后一句强调统一的「时与势始终站在大陆那边」,好像要告诉中共党员,统一不必操之过急。有对内喊话的意味,颇符合大陆学者对统一的长期看法,也就是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拖得太久。他强调,「历史任务」与「时与势在大陆」这两句话,必须合并平衡阅读。

左正东也注意到,通篇历史决议文中,没有提到「和平统一」字眼,他认为,这是大陆过去一段时间对台政策表述的特点,隐含不排除武力统一,但也并未改变以和平统一为主的主要方针。此外,历史决议将2016年之前,称之为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16年之后,则是台湾当局推动台独,严重冲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他认为这代表对大陆而言,和平发展仍是两岸关系的理想状态,只是2016年后受到破坏。

●统一入决议文具历史意义 精准打击台独

政治大学东亚所所长王信贤指出,解读决议文有关台湾部分,可看出台湾问题很重要,但一时之间没办法提出比较好的对策,重点在于台湾背后有美国,是美中竞争最前沿,能讲的东西不是太多,包括提到马习会、对台的一些优惠政策,大概就是「两岸一家亲」,看得出来最重要的还是反独。这个阶段,台湾问题既然解决不了,那就「反独」优先,把台独跟一般民众分开来,区隔对待,精准打击台独。从近期新闻热点来看,包括订「台独专法」、公布台独顽固分子清单等,都是透过国台办以旗下媒体或书面回应「自问自答」,表示官方要主动释放这些讯息。

关于决议文未如有些人预测,把「统一台湾」提上时程。王信贤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祖国完全统一」这几个字,现阶段基本上几乎变成发语词,这次决议文也一样,现在中国大陆官员或涉台智库学者都讲这个东西。把「一国两制」、「祖国统一」放进决议文,有历史意义在。相较于前两个决议文,第一个决议文没有涉台问题,第二个决议文主要是面向党内部分,第三个决议文把台湾放进来中国整个发展进程。

王信贤强调,过去两岸关系、台湾问题可能是大陆要解决的好多问题之一。可是一旦放进决议文里,就有其历史意义在,放进习近平的「新征程」里,可能就要随着他接下来2035年、2049年的规画走。

●明确目标感 军事外交持续施压

金门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系主任刘佩怡表示,历史决议文中,看出中共对于实现统一台湾,有着明确的目标感,也说明两岸和平、合作发展,仍值得期待。

不过刘佩怡也认为,决议文中对于反独仍然措辞强硬,可以预期未来北京在两岸议题上不会有太大让步,会在军事、外交上,对台湾施加更大压力。

刘佩怡表示,在美中对抗情况下,中共为降低台湾在中美间扮演过于积极的角色,会对台湾施加更大的威吓;由于中国大陆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台湾应该思考美中台三角关系下的各种可能性,与应有的因应方案,他强调,「应该思考以和平、避战为目标的战略构想,触发两岸和平往来的新契机」。

●丑化国民党 为强化政权合法性

历史决议文中,几次提到国民党,不过都在1949年中共建政前,譬如「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共「推进并帮助国民党改组和国民革命军建立」、「1927年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党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白区也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开展了群众革命斗争」等等。

「国民党人是无法认同这样的说法!」左正东直言,这些叙述都较为负面,他提到,在2016年中共95周年党庆的习近平讲话,就曾将国民党用「反动派」称之。他认为,从中共的角度来看,这是中共取得政权合法性的基础,完全是基于中共自己的叙事需要,也类似于民进党对战后台湾的叙事,对肯定国民党的贡献极为吝啬,也是基于同样的需要。

不过左正东强调,历史洪流,如江河之盛,岂能用三言两语的是非对错简化,「我们需要正视历史,更需要用开阔的胸襟,面对历史遗留的种种伤痕,才能找到团结与前进的力量。」

展望未来的国共两党互动,左正东认为,两岸互动往往需要较长的酝酿和准备,朱立伦当选主席以来,国共双方有贺电往来,一些民间智库活动上的双方互动,也略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