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退潮,新的商机在哪?
过去的一年,在线教育巨头们上演着一出比一出精彩的烧钱大戏——
一个暑假广告投入规模达10亿元
每刷5条抖音就能出现一个在线教育
广告投放也从公交站点、电梯墙转战到电台、综艺、直播间
一时烧钱一时爽,一看财报泪两行。
资本大概怎么都没想到,短短不到两年,狂轰滥炸猛如虎的操作后,面对的是亏损刷出天际。
盈利不多,反而一个亏得比一个狠
更没想到的是,一波波强监管随即而来,国家出手了。
蒙眼狂奔的投资者、从业者、跟风者们,还没来及睁开眼睛,在线教育,已然泡沫破裂。
硬件赛道
有望逆风翻盘?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股神巴菲特2004年这样说。那时的他恐怕没想到这句话会被很多投资者奉为至理名言。
互联网创业巨头们的创业热情显然没有被在线教育行业的持续退潮击垮,他们貌似早有准备,将目光盯上了教育智能硬件这条路。
《2021中国教育智能硬件趋势洞察报告》表明,在拥有智能硬件的家庭中,学生平板(家教机)和智能作业灯用户渗透率、使用率稳居第一、第二。
“步步高点读机,哪里不会点哪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So easy!”这段著名魔性洗脑广告词的主角正是初代学习机,相比老厂偏爱造平板,作业灯则成为大厂们的“心头好“。
2020年10月,字节跳动旗下大力教育推出了“大力智能作业灯”。随后,互联网和教育大佬们纷纷开始造灯。
2021年3月,腾讯推出内置“腾讯作业君”APP的“AILA智能作业灯”;导学教育宣布与阿里云合作,推出“导学号智能作业灯”。
尝过甜头的巨头们并不会放弃教育领域这块蛋糕。这条路行不通,那就换一条。
同样在2021年3月,百度(09888.HK)推出“小度智能学习平板”智能屏。教育公司也不甘落后,本站有道(NYSE:DAO)旗下产品包罗了翻译蛋、智能答题板、口袋打印机、词典笔等。
这一次,教育硬件无疑成为各家争相跃跃欲试的新赛道。
一波退潮,一波浪花又朵朵。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
政策出台
有人欢喜有人忧
近日,四川发布教育收费10条禁令,其中一条:严禁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或教育APP。
而关于学区房,北京西城也发布信息,严格执行多校划片。
消息一出,官媒纷纷点赞,可以看出国家始终致力于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营造良性教育生态。
面对纷沓而来的信息量,部分业主心态直接崩了
但更多的是,家长们属实松了口气
政策出台后的众生相,让我们不禁思考,教育的本质是育人。然而,无论是曾经风光无限的在线教育,还是蓄势崛起的智能教育硬件,被嗅到更多的是商业气息,我们是否偏离了原本的初衷?
回归本质
做教育信息化高配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很多学校和老师有过这样的迷茫。
一位参加过SmartShow展会的某小学信息化负责人说道:“硬件其实都差不多,很多功能说实话用不上,如果参加展会,老师们更想看到一些实用教学软件方面的东西。”
“学校主要是高中阶段,常用的一体机、多媒体教学,很多老教师还是不怎么用。”德化某中学的信息化负责人也说明了自己学校的情况。
相比市面上众多智能教育硬件产品,学校和老师更看重的是工具的实用性。
“升级后主要是教学操作工具的改变,但系统经常提示请及时更新,C盘装不了多少,总说内存已满。”甘肃某小学电教老师分享了目前的痛点。
安庆市某小学负责人则表示:“学校有4个平板智慧课堂班,200多台平板,有使用要求,每个学期要达到100个课时,效果很好,学生上课积极,就是教学数据很粗略,不利于后期分析,想看到更详细的数据供学校参考。”
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需要的不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硬件设备,而是功能可以满足需要且符合使用习惯的解决方案。
而这两者的实现,靠的不单是硬件,还有软件。换言之,学校的需求,才是整个教育信息化产业链上应该重视和考虑的。
有位接受SmartShow调研的校长说过:”学校平时要做很多细分的报告数据,但资料要从很多文件中找,加上老师用的软件不一,QQ、微信、OA都有,给工作带来很多麻烦,急需一个可以自动收集存档、实现多种功能的整合平台,但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而集成商们也在SmartShow的后台分享过这样的想法:
软硬件数据接口不匹配、系统不好用,原因在哪?
SmartShow认为,发力方向不应该单单在硬件上,更应该重视软件的开发,而软件应用的问题则在于缺乏标准化的场景。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业务中心CTO游承钰曾表示,“华为最近出鸿蒙,为什么马上能成活?因为它基于第6层的开放标准做得非常好,只要符合这个标准就能做出来,所有的生态、应用、APP在里面,几乎不需要做任何差异化的东西,就能被市场所接受。”
硬件产品同质化严重将逐渐失去竞争力,这时候找准方向另辟蹊径才能发展。
对于集成商而言,应将学校深入的需求精准地反馈给厂商,以联动上下游信息的优势推动厂家研发,让应用场景更标准化,信息数据和平台实现兼容,真正普惠用户。
对于厂商来说,不是产品创新不够,而是符合个性需求的软件没有可供其兼容的标准生态,应及时调整方向,以集成商为纽带,双方共同促进产研融合。
五花八门的硬件只是教育信息化的标配,能满足千差万别的市场需求并为教学带来帮助的使用体验才是高配,也是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出口。
但愿这个夏天,少了在线教育暑期档的“花式轰炸”,学校和老师的心声能真正得到重视。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