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打赢商战致富?学会在心智战场「定位」开启财富之门
文/顾均辉 图/幸福文化、达志示意图
饱和经济时代的到来
整个人类社会从技术形态来分,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原始社会历经数百万年,人类完成了从爬行到直立。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1760年前后,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步入了工业化。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到1978年,这三十年为中国大陆打下了重工业基础。第二个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开启了全面超越。
2007年中国大陆GDP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2010 年,中国大陆GDP超越日本,是世界第二。2010 年,中国大陆工业GDP超越美国,这是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后,首次有国家在工业GDP上超越美国。
我们要感谢50后、60后、70后,当然也包括他们前面的长辈们,是他们创造了中国奇迹,将中国产品带向了全世界。
从「一根油条」走向「满汉全席」,是他们的功劳,但同时他们也将中国大陆带入饱和经济时代。
定位,给消费者一个买你的理由
定位是专为「饱和经济时代想赚钱的人们」而诞生的,这个理论一出世就得以蓬勃发展。
1969年,杰克.屈特在美国《工业行销》(Industrial Marketing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定位:同质化时代的竞争之道〉(Positioning is a game people play in today's me-too market place)的文章,首次提出「定位」概念。
1981 年,屈特与合著者共同推出《定位》一书,2010 年推出封笔之作《重新定位》。他一生写了十三本书,形成了「定位理论」,同时提出一个概念:在饱和经济时代下,商业竞争的本质不是在看得见的战场─工厂和市场,而是在看不见的战场─心智(即大脑)。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在经济学这门学科中提出,战场是无形的概念。屈特先生指出,心智决定企业的生死,也决定了每个人的人生成就。这就意味着,你的职场需要定位,你的家庭需要定位,你的人生同样需要定位。
《定位》首要提出「两个战场」概念,一个是看得见的市场,一个是看不见的心智。优优优将产品铺向市场,而香飘飘品牌决战于心智。
如果你只懂「看得见的市场」这个战场,却不理解或不知道还有另一个心智战场,那在饱和经济时代的今天,你很难打赢众多竞争者。
这是屈特先生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巨大贡献!
打赢商战的法宝就是,你需要给潜在消费者一个买你而不买对手的理由。根本原因就是产品太多了,消费者为什么要买你的产品,你得给个理由!香飘飘的答案是「我是杯装奶茶老大」。定位就是一个购买理由,这是定位最直白的表述。
想赚钱就得让消费者选择你
我有一段亲身经历。美国的波士顿有一个全美最大的牛仔裤城,里面可能存放十万条以上的牛仔裤。进去那城的第一感觉就是「大脑一片空白」,该怎么选呢?有十万条牛仔裤摆在你面前的时候,顿时就会感到窒息、抓狂。我发现不管怎么选都不满意,因为一定有一条更适合我的牛仔裤,但还没被我看见。
我的大脑迅速做出决策,告诉我:「别选了,直接找你熟悉的那两三个品牌。」然后,我选了自己的尺码,试穿了两三件,放入购物车,结帐走人。
你会发现产品越多,选择越困难。慢慢地,过多的产品就会迫使心智发生变化,于是新的心智选择模型就诞生了。人们要嘛选择低价,要嘛选择自己认定或者熟悉的品牌,然后对其他牌子视而不见。
有一次,我在国内访查市场,有件事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当时我在山东临沂做一个速食面的市场调查,这是山东省地级市(注6)人口最多的城市,大约有一千一百万人口。
#注6:山东省地级市是中国大陆的第二级行政区划单位,属于地级行政区,是由省、自治区所管辖。
我去了一个集贸市场,想考察当地的民生消费用品市场。在市场调查的过程中,想买瓶水喝,就到集贸市场的水吧─专门卖民生消费用品的地方。
我看到农夫山泉,很自然地用手指着它,正要说「来一瓶」的时候,突然闯进来一位年轻人,他急忙地对店员说:「我要一桶康师傅」,手还指着商品,我顺着他的手看过去时,突然发现他指的那桶面上明明写着「统一」,并不是「康师傅」!
这代表在那位年轻人的心里,「康师傅」胜过「统一」给他的印象,占据了消费者心智。产品明明铺向了市场啊,但只要心智中没有,消费者就不会选择,这就是定位说的「心智决定生死」。
对企业来说,品牌一旦进入消费者的心智,那就等于在消费者心智中挖了一口油井,源源不断的财富就来了。2010年后,企业一直处于这种悲喜交加的情绪当中。喜的是,如果品牌被消费者记住,就能得到稳定成长的收入;悲的是,如果品牌没有进入消费者的心智,即便产品铺向市场,依然卖不出去。
更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即便品牌被记住,也需要一个独特的购买理由,否则还是难以持续。其背后的直接原因就是:产品太多了。
加上网路和智慧型手机的普及,资讯呈现几何级数的成长。十年间,网站的数量翻了一千多倍,迅速进入了资讯爆炸时代。我们既处在资讯的海洋中,却也处在资讯的垃圾围城中。
有专业人士做过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里,每个人每天会看到多少则广告?
每天一早,你开始用手机的那一刻起就可能出现广告,坐公车、坐地铁会看到公车广告、地铁广告和户外广告,到办公室会看到大楼广告,打开电脑以后会看到网路广告⋯⋯直到你下班回家后躺在床上,在聊天群组里和大家道晚安,到闭上眼睛睡觉为止,大家猜一猜,你一天能看到多少则广告?
近十五年来,我不断在问这个数字。有的人说能看到几则,有的人说看到了十几则,有人说一百多则吧!据专业调查公司资料显示,在一线城市里,每天映入眼帘的竟有三千多则广告。
因为广告众多,我们根本记不住,也不认为看到了这么多则广告,大多数人可能只记住了几个心智中已有品牌的广告。
究其原因,在于消费者的「心智过滤系统」发挥了作用,心智自动遮罩功能让你视而不见,过滤掉你心智中没有的资讯。
行销大师屈特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心智只会记住大脑里已有的品牌。这代表一个新品牌要进入大脑太难了,那么多新创品牌,心智记不住的主要原因是「大脑里没有」。所以,如何进入大脑就变成非常有挑战性的事,从0到1极其有难度。
当然,还有一个动作也恰好解释了资讯泛滥的现象,那就是封锁。
你会拒绝再收到某类资讯,也就是你会封锁别人,同样地,你也会被别人封锁。这一切都是因为智慧型手机的普及。
定位就是要讲,如何在不被封锁的前提下进入消费者的心智,被广大潜在消费者记住。
在这个时代,消费者的选择太多了,消费者掌握了选择的主动权,这与80、90年代相比,形成了180 度的大逆转,现今的企业几乎都处于「被选择」当中。饱和经济就这样在中国大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只用了短短的三十至四十年内就冲到我们面前。产品过剩、资讯爆炸是饱和经济最明显的两个特征,那么现今的创业家、企业家,我们该怎么存活呢?
世界在变,商业社会已经从饥饿经济时代走向了饱和经济时代,从「一根油条」走向了「满汉全席」。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饱和经济时代带来的巨变:
第一,产品不再稀缺,而是产品过剩。品质不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是基本要求。第二,资讯不再匮乏,而是资讯爆炸。人们开始排斥资讯,充耳不闻是常态。第三,产品的选择权已经由企业转向消费者。不是企业生产什么就能卖掉什么,而是消费者选择什么才能卖掉什么。
在这种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下,如果你还不变,还在用80、90年代的商业思维,那么你最大的感受应该就是赚钱越来越难,利润越来越薄。慢慢地,你就变成了「温水里的青蛙」,逐渐被市场淘汰出局。
如今最大的危险不是赚不到钱,而是你没有意识到需要改变。领导者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世界在变,我该如何布局?」
书名:《定位就是聊个天》
作者:顾均辉
简介:让「定位理论(Positioning)」在中国大陆开枝散叶的领航者、知识型网红,曾担任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大陆公司的高级经理人、杰克.屈特公司的高级咨商师,全网粉丝近三千万,实践定位理论二十余年。
出版社:幸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