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防身術 05】「失智症」詐騙愈來愈多,該如何防範?

诈骗让人心惊,但在诈骗案例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族群,就是失智症患者被诈骗。曾有一个例子是,一位50几岁的男子被诈骗集团盯上,说服共同投资,男子相信后,将积蓄全过户,上亿资产被转卖,诉讼过程冗长,后来仅拿回一成资产。最后才发现,原来这位男子罹患失智症,才导致无法做出合理的正确判断。若身边有失智症的亲友,我们应该如何加以防范类似的诈骗情事呢?

要守护失智症患者的资产,家属除了要多注意外,也可利用相关法规进行更强力的防护。 图/freepik

失智者的老年资产 可靠法规来守护

失智症是近年来常听到的疾病,但大家容易从字面解读,以为是失忆、失去行动能力才是失智症,但其实有一些失智症患者,看起来跟平常无异,有一定的行为与表达能力,但可能渐渐无法正常判断事物,例如会以为80万比600万更大,造成有心人士利用共同投资的名目,实行诈骗。

要守护失智症患者的资产,家属除了要多注意外,也可利用相关法规进行更强力的防护,例如家人可替他们声请「辅助宣告」或「监护宣告」,确保当事人不会因表达能力、判断力下降,而做出有害自己的行为,可有效保护老年无法做正常判断的失智症者。

监护宣告或辅助宣告,是由法院选任监护人、辅助人来代替长辈处理法律事务,让他们不会做出不理性的行为或是被诈骗受骗。但老年人的判断与表达能力是否丧失或缺乏,是由声请者也就是家属或亲人,向法院提出老年人的医疗证明或心智评量表等,让法官决定是否要针对长辈做辅助或监护宣告。

失去行为能力,用监护宣告来保障

而监护宣告与辅助宣告有何差别呢?基本上被「监护宣告」者,被视为没有表示或理解他人意思的能力,因此需要有人「协助」他、甚至是「代替」他做决定。基本上,监护宣告让老年人成为「无行为能力人」,必须由监护人担任法定代理人,因此所有的财务决策都由法定代理人代劳。

无法100%清楚理解、表达,靠辅助宣告支持

而「辅助宣告」则是说,其有表示或理解他人意思的能力,但尚有不足,无法完全清楚,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有人从旁协助他做决定。当他们面对特定的金钱决策时,就需要得到辅助人事前同意或事后承认才能进行。这些决定包括:

「担任商家、公司或企业的负责人」、「借钱、为他人作保、赠与以及信托」、「打官司」、「与他人和解、调解不动产、汽车等重要财产的买卖、抵押、出租或借贷」、「遗产分割、抛弃继承权以及在遗嘱中特别赠与某人财产」、「经家属或辅助人特别指定的行为」等。

截至2020年,台湾已经有29万的失智症患者,因此,大家不可忽略未来失智的风险,提前做好财务把关,才是防范之道。想要了解老人家的财务状况,建议可在老人家意识与判断力还清楚时,获得同意后进行财务清查、打造财务清册,预先规画,有助于未来当长辈无法自主财务规画时,家人可从中了解或介入,避免遗漏的情况发生。

-重点整理-失智症这样防诈骗

✩一键加入LINE群 专属VIP交流聊天喔→

✩有任何疑问吗?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替您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