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医疗2024:钱只流向会赚钱的企业!

2023年医疗领域可谓冰火两重天。

从一级市场看,大部分项目融资极其困难,机构投资阶段向两端聚集,特别是中后期阶段融到资的项目更大,头部项目资金聚集明显,此外机构抱团投确定性高的少数项目是一个趋势。

从二级市场看,2023 年医药行业表现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上半年,医药行业基本与沪深 300 指数 同步,7 月份随着医疗反腐对市场影响的加剧,行业快速下探,10 月底-11 月初伴随 GLP-1 海外热卖,以及秋冬流感季的到来,医药指数走势转强。整体来看,2023 年医药板块走势强于 沪深 300。

从细分行业看,2023 年 1-11 月,四个子行业实现正收益,并跑赢医药指数,分别为化学原料 药,生物医药,中成药以及化学制剂,涨幅分别为 27.47%,20.31%,13.30%和 11.68%。中药 饮片,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以及医药流通行业实现负收益,跌幅分别为 12%,7.16%,6.40%和 0.53%。

从公司整体发展看,Wind 数据显示,2023 年 1-9 月,中信医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18695 亿元,同比增长 0.91%,实现利润总额约 1983 亿元,同比下滑 17.06%,收入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利润总 额下滑较快,整体经营情况仍然较差。

2023 年前三季度医药上市公司毛利率为 33.61%,较 2022 年进一步下滑;但在带量采购和 医疗反腐政策的影响下,行业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前三季度行业整体销售净利率为 8.81%, 高于 2019 年水平。

从整体情况看,一二级市场投资人更加倾向于确定性机会,使得估值普遍下探,但部分投资人看来,一些项目仍然存在可以下调的泡沫。估值低估,或许是投资最好的阶段。

良医财经统计了过去一年较为热门,且在明年或将存在机会的赛道,以飨读者。

‍⚕️ 主笔/ 茯苓

✂️ 文章架构师/ 立立

出品/ 良医财经

01

趋势一:手术机器人

价格贵就是最大的破局点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近年来,医疗机器人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持续推进,手术机器人已成为医疗机器人范畴中占比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产品。

手术主要源自外科,从技术进化的逻辑来看,手动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是大趋势。外科学在过去20年完成了从开放式手术到微创手术的变革,大约10年前开始从微创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而数字化、智能化外科的主要载体就是手术机器人,如同辅助驾驶已经被大众接受,手术机器人也将成为医生的左膀右臂。

近几年,随着技术的支撑,手术机器人再一次走到了舞台中央。

比如,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等细分赛道手术机器人均在过去一年实现了突破,打破了海外垄断的现象,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从当前市场情况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仍然是市场的主流。根据西南证券研究数据推算,平均每例达芬奇手术的“机器人设备及附件费用”约为4.4万元,其中“开机费”占1.8万元。

这也揭露了当前手术机器人市场的一大问题:价格昂贵。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机器人辅助手术(RAS)费用由患者自付,一般采用“腹腔镜手术费用+机器人设备及附件费用”的组合模式。

通常,中国医院采购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价格约2000-3000万元,另需支付专用耗材费用和平均150万元每年的维护费用。“设备采购+维护费+专用耗材费用”这三部分支出构成了“机器人设备及附件费用”,这笔费用最终都由患者负担。

在国外,RAS费用在不少地区都有医保覆盖;而在中国,RAS费用不在大部分省市的医保报销目录内。

从长远来看,借助医保报销促进现有获批上市的手术机器人全面普及是可能路径之一,但这无疑会增加国家医保基金的压力,并且要实现手术机器人在各地所有术式费用的全面覆盖,难度较大。

在一、二线经济发达地区,医保基金也只能覆盖屈指可数的几类常见机器人手术;而在三、四线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动医保基金覆盖机器人手术费用,更是由于费用昂贵而举步维艰。

02

趋势二:医疗大模型

大多停留在品宣稿和过气显卡里

如果谈及2013年最火的医疗领域,非医疗大模型莫属,从年中开始,从大厂到创业公司纷纷下厂试水大模型。

据不完全统计,业内有近50家医疗大模型产品,如商汤科技推出的大医、深睿医疗推出的Deepwise MetAI、医联推出的MedGPT、智云推出的ClouDGPT、云从推出的从容、春雨医生推出的春雨慧问、京东推出的京医千询、联影医疗推出的全病程智医诊疗大模型、科大讯飞推出的星火医疗大模型、微脉推出的CareGPT、腾讯推出的腾讯医疗大模型等等。

与通用领域相比,医疗领域的大模型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模型的设计、训练、应用等环节方面均有天壤之别。

在产品密集发布后,企业迎来了第一个问题:如何进行商业化变现。换句话说:产品卖给谁?

不同于通用模型,医疗模型的落地更难。原因在于:数据难以打通、对行业专业性要求更高。最关键的是,医疗大模型最为新鲜事物,没有纳入公立医院的考核体系。此外,当前,医院仍然是掌握数据的主体,想要让大模型更聪明,就需要不断训练数据。一般而言,大模型公司只掌握了技术能力,却缺乏数据。医院也很难公开数据给企业,这其中也存在数据安全问题。

除了这些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效果。

过去,医疗影像类似的赛道进入公立医院,先是行业发展,然后政策支持。此外,医疗影像能切实给医院带去加分项。

但大模型发展尚属早期阶段,想要发挥效能,还需一定时日。

AI医疗的商业化破解,仍然是当前发展路上的较大绊脚石。

03

趋势三:商业化出海

也有被退回的窘境

就在10月末,国内的创新药一哥恒瑞医药的一则出海消息打破了原创药行业的沉默。恒瑞宣布,与德国默克公司就其自主研发的PARP1抑制剂HRS-1167达成独家许可协议,这是恒瑞医药首次与全球大型跨国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据悉,根据协议条款,恒瑞将获得1.6亿欧元的首付款、高至9000万欧元的技术转移费和行权费,以及研发里程碑付款、销售里程碑付款——以上潜在的付款总额可能高达14亿欧元。

寒潮下的上海,围绕新药研发的讨论格外火热。尤其是上月恒瑞创新药的成功“出海”,无疑给予2023年末的医药领域新的兴奋点。

近几年, “出海”已经成为创新药企里少有的、比集采更确定的事。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通过出海,可以让国内的药企尽快实现商业化。一般而言,药企出海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就是传统的在海外开展临床实验然后申报产品上市,这种模式周期长,投入大。另一种则是药企普遍的选择——权益许可(License out)。即与海外企业合作的方式,对某项专利和技术的海外销售权进行“出租”,这样操作可以降低新药研发风险,并借助海外企业的销售网络,快速融入海外市场。

另一方面,也可以躲过国内激烈的竞争格局。

从国内市场看,一些热门领域的研发,常出现扎堆现象。热门靶点的研发,十几个、二十几个厂商申报,即便顺利通过临床,但是同类型产品太多,后来者居上的可能性并不高。

同质性较为严重,适应症集中,使得国内市场出现了拥挤现象。想要更好发展,出海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年上半年,License out交易可查总额已达143亿美元,为2022年同期三倍,单项最高交易金额达20亿美元。根据医药魔方NextPharma医药交易数据库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License out成绩突出。27起License out交易涉及国内24家企业,总交易金额超124亿美元。

出海虽好,但B面,是被退回的窘境。此前,百济神州宣布已与诺华签订了终止合作协议,即诺华退还PD-1药物替雷利珠单抗在美国、欧盟成员国等国家/地区的全球化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益。这并非个案,信达生物、基石药业都曾有过相似遭遇。

当然,海外厂商放弃PD-1,并不一定是产品不好,关键还是商业化价值不高。想要实现出海,还是要看自身的产品能力。技术是最核心的关键。

04

趋势四:AI制药

尚无一款进入临床Ⅲ期

有研究显示,从药物“发现”到临床前阶段平均需要6年。2023年6月,由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和全球性慈善基金会惠康(Wellcome)共同撰写的一份报告称,AI(人工智能)可以在药物研发直至临床前阶段节省至少25-50%的时间和成本。全球范围内的生命科学类AI企业们近年来身体力行,将数以百亿的资金投入其中。

据蛋壳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0月31日,AI Biotech参与在全球进入临床的管线至少116项,较2020年已跨越两个数量级。

但是,新药研发背后的风险并不会因为是门新技术便作出让步。逾百项管线中,已有16款停止研发或从官网撤下,1款药物被降低了临床试验优先级。余下的99条管线距离完成临床试验尚有时日,超过一半的管线处于临床Ⅰ期,超过1/3的管线处于临床Ⅱ期。

有幸进入临床Ⅲ期的管线总计五款,成功走到上市的药物两款。不过,这些药物要么是Licence-in后再引入AI调整;要么主要沿着传统路径研发或是老药新用,AI发挥的作用过小或介入的路径不明。

换句话说,以AI为主要驱动力研发的药物,目前尚无一款进入临床Ⅲ期。

AI制药并非横空出世,它是上世纪80年代传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 Aided Drug Design,简称“CADD”)的延伸和进化,逐渐发展为人工智能药物研发(AIDD)。

根据AI咨询机构Deep Pharma Intelligence研究,人工智能制药公司可以依据AI技术平台的不同,分为拥有特定人工智能工具或系统的AI制药公司,和拥有端到端人工智能平台的AI制药公司。

不过大多数从业者都认为,AI仅仅是工具,并不能真正促使新药研发的落地。

AI只是加速赋能。能够创新地提出新想法来的,还是人。

目前,AI制药公司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是把AI技术做成软件,提供垂类软件服务的企业,可称为AI+SaaS;一类是AI+Biotech公司,公司有自己的药物管线(pipeline,指药企一批正处开发阶段的药物,包括临床前、临床研究等),在研发过程中有AI加持;第三类是AI+自动化,形成一个共性技术平台,是多个技术的集成,支持药物研发甚至赋能其他行业的研发。

05

趋势五:创新药研发

中国药企加速转型升级

过去一年,创新药的研发仍然是整个医疗健康赛道的C位。从过去买国外专利,到如今向国际药企销售创新药,买与卖的角色转变背后,是中国药企加速转型升级。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加速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变,以ADC(抗体药物偶联物)、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等为代表的先进疗法,正成为中国药企角力全球生物医药前沿的重要赛道。

当前,创新药企的突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新药创收乏力、市场开拓遇阻、市场资金退潮等正成为它们共同的困境。如何营造良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加快关键要素供给等,是业内普遍关注的课题。

业内素有“花10年时间,投入10亿美元,研发一款新药”的说法。在未盈利阶段,创新药企大多通过融资进行过渡,从某种方面看,这也使得生物医药产业高度依赖风险投资参与。

统计显示,2023年1~8月,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事件数量达142起,比2022年同期有较大降幅。这意味着,风险投资机构同期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表现谨慎。

2023年,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募资端的紧张,也让VC/PE们在投资时更珍惜子弹。作为当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确定性机会,生物医疗,尤其是新药研发仍然备受投资人的关注,但2023年,投资人更加关注不过分拥挤的赛道,此外在投资时,更关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估值水平,以及技术实力。

在投资退出方面,由于生物医药产业的高风险特质,初创企业想要获取资金往往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只能通过直接融资。这种情况下,企业上市成为许多投资人退出的主要通道。但是,过去一年,港股流动性不如预期,美股上市仍然艰难,A股上市审核趋严,都导致企业想要上市难度增加。这些问题使得VC.PE更加敏感,在出资时更加谨慎。

为了应对融资难,一些生物医药企业不得不砍掉研发线,减少非核心部门员工数量“节流”。生物医药虽然是确定性机会,但仍然面对较大的生存挑战。

06

趋势六:中药材新增长

尽量减少中间的炒作环节

涨价是中药材 2023 年的关键词,中药材正在经历“几十年一遇”的涨价潮。即使经过几个月的回落,目前中药材整体价格仍然居于历史高位。

从发展角度看,在经过了几年疫情的影响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中医进行健康管理,中医的兴起也使得中药材在过去一年实现了飞速的增长。

10月份,酸枣仁、猫爪草、甘草、白术等中药材价格上涨引发关注,其中酸枣仁的价格已涨至每公斤千元。

不只是少数几味中药上涨,中国中药药材基地甘肃陇南统计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陇南党参150元/公斤,同比增长1.2倍;大黄32元/公斤,同比增长33.3%;当归280元/公斤,同比增长4.6倍;黄芪22元/公斤,同比增长29.4%;红芪26元/公斤,同比增长18.2%;桔梗43元/公斤,同比增长26.5%;半夏120元/公斤,同比增长60%;天麻120元/公斤,同比增长41.2%;柴胡120元/公斤,同比增长64.4%;苦参20元/公斤,同比增长42.9%。

除了需求旺盛之外,薄弱的生产端却无法支撑增长的市场需求,导致供需失衡,从而引发价格普涨。这是本次涨价最主要的原因。

2022 年贵州大旱,茯苓主产地几乎绝收。近 3 年连续的高温大旱,浅根系的品种如砂仁、佛手、草果、八角茴香、覆盆子、五味子也大幅减产。

事实上,价格异动,对于中药材行业的发展并不利,未来,打造中药全产业链质量管控体系,建立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深入产地建立药材基地,促进产销直接对接,尽量减少中间的炒作环节,才是有序发展的方向。

07

趋势七:数字化转型/改革

数据是内核

纵观医疗产业发展长河,信息和数据一直是其发展的核心.

11月9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的通知称,到2025年,初步建设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

医疗卫生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智先生科技关注的重点行业之一,树立了一批标杆案例,提供数字化运维中台、DRG/DIP院内综合管理平台、医保合规智能检测系统、区域疫情联防联控平台、掌上医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数字化手段持续赋能医疗服务,让每一个医疗机构、用户都能够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虽然前景广阔,但是医疗产业的数字化的转型仍然存在着不小的挑战:

第一、支付与报销模式。中国的医疗体系庞大且复杂。医疗保健报销模式很难被打破,在制度上创新难度极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疗数字化的进程。

第二、信任与监管。当谈到某些数字健康解决方案时,特别是那些实施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解决方案,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患者都对完全信任这项技术犹豫不决,特别是在涉及关键决策过程时。尽管公众舆论逐渐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功能和积极潜力,特别是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平台的普及,但许多人仍然对医疗保健领域基于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持怀疑态度。

使这一挑战更加复杂的是,围绕人工智能及其与数字医疗保健的集成的监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该领域的发展,这抑制了进一步的创新,并且在建立公众信任方面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08

趋势八:银发经济

智慧康养也遇到同样的困局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扩大,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也在持续攀升。银发群体正加速推动“银发经济”成为新经济赛道。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从资本市场看,不少A股上市公司纷纷入场,探索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新业态,持续为“银发经济”注入新动能。

截至2022年底,我国有64万余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养老”“老年”等字样,其中5年内成立的企业占57%左右。老年适用品市场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景象。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第二季度,国内银发经济领域有14家相关企业获得融资。已披露具体融资金额的资本事件募集资金共约为30亿元。相关赛道包括家居智慧养老、养老服务运营、养老金融、老年健康食品、AI健康智能、老年游等。

不过,时至如今,各方参与者仍然面临着规模商业化的难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社区康复和居家康复的需求日益凸显,但挑战不容忽视。一是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有限,在居家康复中,尤其是老年人群的个人的支付能力和意愿都非常有限。此外,专业人才匮乏及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也是居家康复实施过程中的难题。

当前的智慧康养,有一点类似当年在线诊疗的困局。

抱负远大、前景光明、需求确定,但无人买单。只要涉及付费问题,消费者兴趣锐减。但对于企业而言,智慧康养不是做公益,商业变现是必须直面的问题。

09

良医财经的思考:

踏实产品,波峰才能行至远方

最近几年,硬科技的火爆替代了模式创新的热闹,对利润的追求替代了对市场规模的盲目,对技术的追求替代了对赛道的痴迷。但唯一不变的,似乎只有医疗健康赛道。成为“黄金坑”和“避险资本”,始终是投资人们布局的大方向。

但波动的市场环境,让医疗行业也有起有伏,一级市场融资难,二级市场股价跌,都让参与者信心锐减。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走到波谷,就即将迎来上升。

对于那些有产品能力,技术具备竞争力,企业未来成长性佳的医疗项目,永远是市场上被追寻的核心标的。

在波谷时,不妨静下心来,做好产品,方能在波峰中行进地更加稳定。

只有一条是确定性的,未来的钱,只会流向会赚钱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