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文男/讀博士…所為何事?

这几年政府很苦恼,因为投资报酬率不高,许多年轻人不太愿意念博士,因此祭出许多优惠措施,奖学金、产学合作…等,新闻说最高可以月领七万,让很多即将退休的业界朋友,突然兴起读博士班的念头。

上周好友老张就跟我说,一位业界朋友老杜,念博士已七年多,尚未毕业,我很好奇,一般人念学位是希望赶快毕业,老杜为何迟未完成?老张说,你有所不知,这位资深博士生早已有博士学位,这是第二个博士学程。因为自己创业,工作忙碌无暇写论文,另外是他觉得拥有学生证好处还真不少:

在交通方面,悠游卡、火车票、高铁票都有学生优惠;娱乐方面,看电影、唱KTV(四人同行一人免费)、舞台剧、公共游泳池,以及许多游乐园也有学生价;在3C方面,Apple电脑有专属的教育优惠,各大电信商有学生专案。

在文创方面,故宫、海生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景点门票,为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入场皆有折扣;吃的方面,学生餐厅只要是该校学生都会非常便宜,学区附近的餐厅商店通常都有与学校合作,也都会有折扣…。

老杜就分享,他每年搭高铁南北来回出差,光学生折扣就省了好几万元,尤其念博士期间认识做房地产的同学,让他买房子又省了一百万,想想每年花几万元的学费真的是很值得。

一般来说,透过博士的养成,政府可以强化国家在科学、技术、人文学科等领域的研究能力,这对于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发展以及解决社会问题非常关键。而对于个人来说,继续深造追求博士学位,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也是个人职涯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机会。

不过,虽然提升博士生人数可以强化国家的研究创新能力,但过量的博士毕业生也可能导致学术就业市场的饱和,反增年轻学者的职业压力与不安。此外,过度竞争也可能会影响学术品质和创新,而提供经济激励措施虽然有助于吸引学生报考,但也会鼓励一些学生出于经济利益而非学术热情选择博士学位,这可能促使学术追求变得功利化,影响学术研究的纯粹和深度。

因此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应该寻求一个平衡点,要鼓励高等教育和研究创新,也要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及教育品质,这需要从政策制定到实施的各个阶段,都进行细致的考量和调整,以避免可能的负面影响。

最后,可能最需要问的问题是:究竟读博士所为何事?北宋思想家及教育家张载曾提出发人深省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或许可以参考。当然,这四个志向,不用念博士也可以努力,但既然念了博士,更应该期勉自己有更大的使命与责任,才不致辜负国家在此学位上投入的资源,以及社会大众对此学位的殷殷期待!

(作者为数位转型学院共同创办人暨院长、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