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死后九年才入土,为何八个儿子没到场送葬,原因令人心酸

1927年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老蒋和汪精卫内斗,两人都暂时下野了,共产党人领导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烽烟四起。而东北的张作霖,日子也不好过,主要是缺钱。

东北军连连征战,军费开支很大,单靠盘剥百姓和商人,已经远远不足,不过,土匪出身的张作霖最会做买卖,在日俄之间继续跳舞,获取最大的利益。

那时候,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了“东方会议”,目的很明确,就是侵略中国,实现大东亚共荣,日本帝国要当霸主。

但是这个计划的实施,必须经过东北这块跳板,如果日军直接从胶东或者上海进攻,缺乏后援之力,在军力的运输下,也会打了折扣。

反正朝鲜已经在日本的控制之下,二者隔着一道海沟而已。一旦战争爆发,可以从朝鲜抓丁征粮,解决部分军备问题。

8月中旬,满铁新总裁山本条太郎奉田中之命,与张作霖谈判,张作霖的目的是想利用日军对付老蒋,一个劲的忽悠日本人,还是老三套,要钱要枪炮要技术人才。

别看张作霖是个土匪,大字不识几个,可一肚子的谋略,否则也当不上东北王,谈判的时候满口答应,就是不在协议上签字,有的协议签了字(下属代替),但拖着不盖章,日本人被他耍得团团转,甚至开始帮他打造超级大战舰(航母)。

到了1928年5月,南京政府的北伐军即将兵临北平,日本人忍不住了,提出最后通牒,强迫张作霖兑现日本人在满洲的权利。而这个时候,东北军也积极与南京密谈,南京方面只有两点要求:第一、服从三民主义;第二、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可以改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副总司令,只换旗帜不调兵。

张作霖面对日本人的咄咄逼人,最后也火了,直接摊牌:我不能出卖东北,以免后代骂我张作霖是卖国贼。我什么都不怕,我这个臭皮囊早就不想要了。

还别说,别看民国军阀一个个内斗很厉害,可是在对外的问题的上,非常强硬而有骨气,即使是后来的半壁河山沦陷,那些已经退隐的军阀大员们,诸如孙传芳、吴佩孚等人,大多没有出任伪职,坚持了自己的民族气节。

张作霖与日本人彻底翻脸之后,日本人感觉被耍了,气急败坏地策划了暗杀行动。1928年6月4日5时30分,随着皇姑屯的一声震天巨响,一代东北王张作霖走完了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

张作霖突遭横死,东北的重担一下子压在27岁的张学良身上。时东北的日本特务猖狂,杨宇霆奉命与日本人继续周旋,而少帅张学良为防日人暗算,化装成士兵亲自扶灵回到奉天,稳定了局势后才开始治丧。

张作霖的丧礼规模很大,由结义兄弟张作相(非亲兄弟)任丧礼处督办,王树翰任总办。大元帅府内建起一座高达十几丈的灵棚,正中央设有祭坛。祭坛上安摆张大元帅的灵柩,两边魂幡飘飘,张学良与弟弟们日夜守灵。一时间各路人马前来祭奠,南京国民政府和阎锡山等,都派出大员祭奠和慰问。日本人当然也假惺惺的前来猫哭耗子,尽管日本人在媒体上做了一些文章,将皇姑屯事件指向俄国人,但张学良不傻。他听从了郭松龄的意见,继续与日本人周旋。

中国人有个习惯,人活着的时候,就会找人给自己看好坟地,连棺材都准备好。

张作霖生前就请了一个姓杨的风水先生给自己找坟茔,杨先生在几名副官的陪同下,于黑土地上找了几个月,终于找到锦县东北的驿马坊,他认为驿马坊最好,有长白山延伸过来的龙脉,而且龙气很旺。

张作霖到那里一看,也感觉很舒服,明堂开阔,群山环绕,是一处好地,于是下令动工替自己建造陵墓,在动土挖掘的时候,居然挖出了一块青石板。青石板上隐隐有几个大字:弓长兆宇。

杨先生向张作霖解释说,这块青石板非比寻常,乃上上吉兆,弓长者为张,预示张家人丁兴旺且有帝王之兆。

张作霖尽管自封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可还有老蒋、阎锡山他们那些死对手,如果张家后人能够一统天下,当然是好事。

陵园落成之后,张作霖本想把他爹的棺木转移到这里,但杨先生认为不可。原来,张作霖他爹喜欢赌博,在他14岁那年,在一次赌博中被人打死,葬在海城的辽河下游。两年后辽河下游发大水,把他爹的棺材冲了出来,漂到一块高粱地里,最后只能草草就地掩埋。

起坟的时候,有一个风水先生路过,登时大惊,说此地为一马平川诸侯地,后世可为诸侯。后来张作霖发迹坐镇东北,果然是一方诸侯。他宠信迷信,认为其父坟地的风水很好,就没有打算迁移,只把他母亲的棺木迁来,给其父造了一座假坟。又把自己的原配夫人赵春桂的棺木移来,葬在这里。

张家的坟地有三处,一是老祖坟,在新民县的四台子,二是张作霖父茔地,在海城的那处高粱地,而张作霖自己选的百年新茔地,在锦县的驿马坊。

究竟把张作霖葬在哪里呢?

区区一个张作霖的葬礼,实则是东北军各路人马的一场暗中角逐,谁能够控制一切,谁就是将来的东北王。

这时候,由于张学良的根基未稳,征求奉军张作相、汤玉麟、张景惠等人的意见,郭松龄这时候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于是暗中唆使奉天省省长莫德惠等人,提出张作霖曾经担任过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应当另立陵墓,不入祖茔,也不能在驿马坊的父母陵墓身边。

而国民政府这边,也提出另修元帅陵的意见。

郭松龄另外请了一位姓周的风水先生,重新勘察元帅陵的地址。周先生找了半个月,选中了铁臂山下一座小山包,小山包上有个村子叫水老鸹窝。这里曾为萨尔浒古战场。其位于省城之东南,浑河之阳。

新元帅陵墓的地址,气势恢宏,浑河从背后环绕,后人财帛绵绵。

水老鹃鸹窝名字不雅,周先生给改了一个名字,叫“水龙卧”,寓意浑河的水龙,就卧在这里。接着,周先生又把元帅陵改成了“元帅林”,寓意张家后人元帅成林。

为了修元帅陵,张学良成立了“大元帅仪葬工程处”,工程处的总负责人叫郑子臣,是张作霖的铁杆兄弟,也是亲家。工程处下设了三个科,为总务科、经费科、材料科,由抚顺金华公司负责承建。

又从上海请来了殷志豪任总工程师,整座陵墓的规划,是参照清东陵的设计,只是规模要小一些。

陵墓修建了三年,乃未完工,“九一八事变”之后,受战局的影响,张学良在撤出关外的时候,无暇顾及父亲的棺木,一直引为恨事,所以日夜想着杀回东北。

日军占领了大元帅府,把张作霖的灵柩转移到沈阳东关的竹林寺内,这一放就是六七年,连个祭奠的人都没有,偶尔有庙内的和尚点上三柱青香,以告慰张作霖的在天之灵。

张作霖的棺木一直在寺庙里停放着,直到1937年5月,出任伪满洲国总理的四哥张景惠,出于把兄弟之间的那份情义,征得日本人同意之后,以“满洲国协和会”的名义,把张作霖的棺木拉到锦县东北驿马坊茔地,与原配夫人赵春桂草草合葬。

按照东北的风俗,出殡需要家族男丁打灵头旛,可张作霖的8个儿子都没能到场,最后还是由他的外甥吴廷奎充当了张家的男丁,引魂入土。

身陷囹圄的张学良得知消息,哭了一个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