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护诈欺、财务虐待案增 信托可扮高龄失智者守护者

由左至右:信托公会副秘书长陈靖宜、台湾大学法律系教授黄诗淳、铭传大学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执行长李智仁、信托公会秘书长吕蕙容、华南银行副总李宗贤、瑞兴银行协理杨明学、汇丰台湾银行副总裁翟金虎、三信银行经理蔡俊隆。(图/信托公会提供)

我国高龄人口中罹患失智症的比率逐年增加,伴随而来的「照护诈欺」与「财务虐待」情况已在台湾真实上演。信托公会理事长雷仲达12日表示,依卫生福利部2019年的研究与统计,因罹患失智症而有就医需求的比例,会随患者年纪老化而增加,例如65岁以上长者就占失智症就医人口的9成6。所以一名高龄失智者,其对医疗照护与周边支援的需求也会更加依赖。「信托」就很适合为高龄失智者的个人财产保障与支援需求,提供守门员与好管家的角色。

为使信托业会员了解在高龄社会下可发展的信托服务型态,以及金融科技如何应用于信托领域,信托公会在2022年甫欢乐跨过新年之际就举办本次研讨会,邀集专家共同与信托业高阶主管们探讨这项热门议题。

此次延请台湾大学法律系教授黄诗淳,以比台湾早步入超高龄社会的日本新近发展的信托商品为研究对象,为我国信托业发展高龄社会信托商品的方向提出建议;另外也请铭传大学金融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执行长李智仁,为信托业务如何应用金融科技工具提出分析,也透过这场研讨会的机会让信托业主管们能吸收新的概念与想法。

信托公会秘书长吕蕙容强调,信托的优势在于它是唯一可以指定继承人、受益人如何使用委托人留下来的资产的金融商品。日本为了鼓励高龄者将资产活化,尽早将资产传承给下一代使用,利用税负优惠加信托,将高龄者的财产设定信托,下一代将信托财产运用在教育费用、结婚、生产等政府鼓励的方向,才可以享有更高的免税优惠。

吕蕙容提到,目前已有信托业者结合线上申请与查询平台,运用行动科技简化申办流程,可让高龄客户更愿意利用身边手机就可以使用信托服务;也有照护业者结合金融科技,以信托支付为核心将多种照护服务结合,让需要照顾服务的高龄者能利用手机就可有一站式服务。

吕蕙容指出,面对核心客户逐渐年老,信托业者可参考日本金融机构运用金融科技的作法,与金融科技业者跨业结盟或自行研究设计符合高龄者需求的商品,透过提高服务品质来提升差异化与竞争力及客户的黏着度,如建置生物认证系统来减轻高龄者记忆密码的困扰、开发各种关怀问候App来保障财产安全、透过监视器影像与演算法,侦测金融诈欺的警告通知系统。

同时高龄者可能面临行动不便或是记忆衰退的情况,因此可以研究是否能将高龄者的金融相关资讯,例如财产目录、存折之保管等,与可信赖之人共享的可视化服务等,有助于高龄者及生理缺损人士取得金融服务;或利用数据辨识客户真意避免犯错等,都是国内信托业者未来可研议发展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