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扒开了杨澜的秘密

本文作者 | 独依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做什么事能让生活立刻变得更好?

最赞答案只有四个字:好好说话。

没错,知识要慢慢学习、经验要慢慢积累、健康要慢慢维护、钱要慢慢攒……

妄想立竿见影有收获,都是白日做梦。

但除去这些硬件,有一项软实力却是可以立马见效的——好好说话。

罗振宇在《奇葩说》

职场上,工作能力相当的两个人,老板凭什么不选那个交流起来更舒服的?

生活中,朋友聚餐,谁会喜欢跟开口就冷场、张嘴就尴尬的人聊天?

回到家,跟爱人起不必要的争执、不小心伤害孩子,会说话的人怎么会有这些困扰?

从学校到社会,从职场到家庭,有多少人因为不会说话,默默踩了一个又一个本可以避免的坑。

也难怪蔡康永感叹:

“在这个时代,把说话练好,才是最划算的事。”

可道理都懂,谁不想拥有高情商、会说话的开挂人生,但具体该怎么做呢?

答案就在杨澜的这本《提问》里:

“你和会说话的距离,只差一个好的提问而已。”

作为家喻户晓的央视金牌主持人,杨澜无疑是最会说话的那批人。

事实上,也正是语言改变了她的一生。她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就与提问紧密相关。

1990年,杨澜刚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正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来学校招主持人,她就去了。

现场乌乌泱泱一群人,面试的导演辛少英直接开门见山:“我们需要一个纯情点儿的女生,要善解人意的那种。”

杨澜心里一沉:“完了,我不是这种型儿的。”

周围符合要求的姑娘很多,反正往这种形象上靠也比不过人家,杨澜就想不如换个思路。

于是自我介绍后,她问了面试的辛导一个问题:

“为什么在电视上女主持人总是一个从属的地位,为什么她就一定是清纯、可爱、善解人意的,不能是一个有自己观点的职业女性形象呢?”

二十出头的杨澜

心里七上八下打着鼓,杨澜努力让自己跟对面大佬对视的眼神更坚定。

问出这个问题需要勇气,而她收到的答案,就是去中央电视台试镜的机会。

七轮面试之后,杨澜推开了她职业生涯的大门,走上了《正大综艺》的舞台,和赵忠祥站在了一起。

如今入行三十年,早已成为行业金字塔顶尖人物的她在书里回忆当年:

“一个问题改变了我的一生。”

“其实我那个问题不是说有多好,而是当年《正大综艺》招聘,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台第一次在社会上招主持人。新时代新气象需要新面孔,我的问题正好跟这个新需求对上了,他们一看,觉得‘这个小姑娘有点儿想法’,才选了我。”

杨澜与赵忠祥主持《正大综艺》

就是从那个时候,杨澜懂得了在与人交流中,提问有多重要。

这也是杨澜在这本书里告诉我们的第一点:

在职场沟通中,说再多都不如问一个问题高效有用。

如果你有不理解的内容,不一样的看法,直接问一句为什么。

你的问题不一定正确,但当你在对话中开始提问,主动权就到了你的手里。

你的想法被人看见,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用提问开启了职业大门的杨澜,经历了成名、求学、沉淀后,在2001年从综艺转型,创办了《杨澜访谈录》

——这是中国最早出现、也是播出时间最长的高端访谈节目。

总统首相、天王影后、总裁首富、奥运冠军、学术大佬、平民英雄……

这些年来,杨澜与全球上千位精英人物对话,提出了上万条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她也越来越体会到,提问才是对话中最关键的环节。

那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何才能把提问融入到生活里,让交流变得更简单呢?

杨澜把自己的经验,全部都写到了这本书里。

首先是对话第一步——破冰:

“跟工作伙伴初见,生怕一言不合谈不拢?

好不容易遇见大牛,却不知道如何搭讪?

回回相亲,除了尬聊就只剩沉默?

面试时,担忧怎么才能留下好印象?”

尽管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总有些时候觉得张不开嘴。这些时刻,怎样打破冷场、开启对话呢?

杨澜是这么做的。

有一次,杨澜采访蔡澜先生。

作为横跨商业、电影、文学、美食等多重领域的大佬,蔡澜我行我素、浪荡不羁的形象一直以来深入人心。

也因此,跟《杨澜访谈录》这样严肃正经的节目显得格外不搭。

蔡澜先生

灯光一打,沙发一放,摄影机围了一圈,如何让对面的老先生不觉得拘束,就成了杨澜的难题。

这时候,第一句话说什么就格外重要。

她是这么说的:

“蔡澜先生,您好,我们俩的名字很相似。”

老先生就笑了:

“是啊,怎么这么巧!你那个名字怎么来的?”

于是杨澜讲了自己的名字,蔡澜先生也说了自己的故事,整个采访的氛围一下子就放松了。

这就是杨澜教我们的破冰第一招:

找和对方的共同点,比如你们都认识的人、都在做的工作、相似的物品……

两个人的距离瞬间拉近后,对话就能自然展开了。

除此之外,说起破冰,杨澜的另一场经典采访也总被当作教科书提起。

那是1998年6月,在王小波不幸去世一年之后,采访他的妻子李银河,地点是在京郊王小波的墓前。

李银河与王小波

跟着李银河爬到半山的墓地,杨澜把在山下采的野花扎成一束,献在了那里。

但接下来就只剩沉默了,跟遗孀谈去世的丈夫,还是在墓地前,这要怎么开口?

杨澜想了想,提了一个问题:

“在北京郊区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墓地,最后为什么将小波的墓地选在昌平这个公墓里呢?”

李银河说:

“找了好几个呢,通惠陵园、八达岭的陵园……但是他们非得要横平竖直,一排一排弄得特别整齐。后来我觉得这不符合小波的个性,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是要特立独行,怎么也得与众不同。”

眼前是一块天然的花岗石,有三四米长,骨灰就放在开凿的石穴里,前方是鲜艳的野花。

佛山陵园王小波墓地

于是两个人都笑了,没那么凝重压抑,不是要开歌功颂德的追悼会,她们就在这里用轻松亲切的态度聊起了这位远去的艺术家。

这就是轻松破冰的第二招:

从周围的环境寻找切入口:房间的布局、角落的绿植、墙上的装饰……

从眼前可见的东西着手,话题就能开启的十分自然。

你看,无论什么场景,无论对面是谁,掌握好这两个诀窍——找和对方的相似点、从周围环境入手,就再也不怕“尬聊”了。

抛出一个小问题,等待对方回应,社交就是这么简单。

可聊天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方说的事儿你不感兴趣,或者听太长时间无趣了,这个时候要怎样巧妙转移话题又不落对方面子呢?

杨澜在书中写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2013年,香港歌手陈奕迅在红馆连续举行了25场盛大的演出。

借着轰动一时的热度,杨澜对陈奕迅做了一次采访,聊他这场盛会背后的成功故事。

杨澜与陈奕迅

节目进度条过半,励志片段谈的足够多也足够尽兴,但再继续下去就成泛滥的鸡汤了。

于是怎样转移话题,又不打断陈奕迅上头的兴致,成了杨澜的难题。

杨澜想了想,这样问道:

“黄霑先生曾经说过香港乐坛已经死了,当然这个词用得很极端,你的25场演出就非常成功。

但是这个演出市场上,与你等量级的演唱会,其实寥寥无几,整个乐坛有一种萧条的感觉,你怎么看这个一热一冷呢?”

就用了一个“但是”,话题就从陈奕迅一个人的辉煌转到了整个香港乐坛大局面的荒凉。

不仅没有让陈奕迅觉得突兀,还引发了他对“香港乐坛靠你了”这种说法的感慨,后面越聊越尽兴,谈话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陈奕迅弹唱写给女儿的自作曲

看,这就是转移话题的小诀窍:

不要贸然打断对方,也不要直接提起另一件不相关的事情。

试试用“但是”“既然”“所以”这样的连接词,把话题从“一个人/一件事”引向“一群人/一种普遍现象”,那接下来能聊的事儿可就多了。

谈到脱口秀,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主持人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的“口水秀”。

但事实证明,那些世界上最优秀的脱口秀主持人花费在倾听上的时间比花在说话上的时间多。

“倾听是最优秀的语言技能。”

我们在生活中的对话也是一样,学会提问的技巧当然重要,但这绝不是让你滔滔不绝、讲完整场。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还有最后一个诀窍——学会倾听。

在别人说话时,适当通过一些语气词、身体前倾、点头等语言和动作,给予对方足够的回应,会给人更好的印象。

沉默和倾听同样重要。

到此为止,从破冰找话题、转移话题,到学会倾听,杨澜这本凝结了三十年入行心血的书,算是真正讲尽了提问之道。

她在卷首写:

“三十年的媒体生涯中,上千次的深度采访,数万次的提问,让我不断思考如何有效提问,如今,我想我终于交出了答卷。”

而这份心血也没有被辜负,《提问》刚上市就包揽了各大销售平台新书榜榜首,被各路大咖纷纷推荐,收获好评如潮。

正如蔡康永所说:

“你说什么话,你在别人眼中就是怎样的人,你是怎样的人,就拥有怎样的人生。”

说话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但学会好好说话,已经越来越成为一项必备的生存技能。

而现在,会说话的秘诀就在你的面前——

有效提问,你学会了吗?

【排版|匆匆 审核|沐漪】

【每日话题】关于杨澜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柴叔爱听~

(欢迎关注,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原创不易,盗文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