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生“有爱的”无障碍公益社团:让“有爱”助力“无碍”

原标题:

浙江大学学生“有爱的”无障碍公益社团:让“有爱”助力“无碍”

实习生 孔文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范雪

“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为爱发电’,为无障碍发展做些实事,助力人人平等、共享有爱。”浙江大学学生“有爱的”无障碍公益社团创始人之一、浙江大学2024届建筑学专业毕业生陈子宜说。

在“有爱的”无障碍公益社团里,每一位成员在加入前都会被提问:“你为什么想加入无障碍公益社团?”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一纸荣誉或一场体验,而是源自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故事与情怀。

陈子宜与无障碍理念的结缘,源于杭州市筹办亚运会、亚残运会,那时,无障碍设施的改造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2020年年初,我们的专业老师在年级群里发了一则招募通知,希望对‘无障碍’感兴趣的同学参与一些调研和设计。在城市无障碍化的进程中,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很重要,当时,作为建筑学专业新生的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实践机会”。

在调研中,陈子宜对“无障碍”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能不能为‘无障碍’做更多事情呢?”2020年年底,基于这个调研小分队,陈子宜和建筑学专业的其他几名同学,在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和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无障碍研究所陆激、冯余萍等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着手创办“有爱的”无障碍公益社团。

“有爱的”无障碍公益社团成立初期,便以无障碍环境调研为重点,社团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无障碍规范,深入杭州市的街道和公共设施,展开实地环境调研。

随着调研经验的积累,陈子宜和社团成员将目光投向了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无障碍设施。“我们在食堂坡道、图书馆入口及教学楼无障碍卫生间等,进行逐一测绘和考察,把改造清单、实施建议都罗列出来。”最后,他们与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导师合作,将改造方案落地实施。

“通过这些实践,让我意识到,无障碍设计不仅仅是建筑学的知识应用,更是用自己的专业温暖世界的方式。”陈子宜说。

与陈子宜不同,浙江大学2020级建筑学专业本科生陈思初次接触无障碍概念,是源于一位家中长辈有碍的生活,“我的外公因患有青光眼,现在几近失明,曾经热爱乡野田园生活的他,现在无法像其他老人一样外出遛弯、呼吸新鲜空气,甚至居家都存在很多不便。”亲历疾病为家人生活带来的不便,让陈思开始关注无障碍领域,当得知“有爱的”无障碍公益社团在招募新成员时,她便毫不犹豫地加入,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共建无障碍社会。

随着社团的逐年发展,成员们从最初专注于无障碍设施的调研与改造,转向关注无障碍理念的传播与社会融合。“我们发现,即使一些城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已经相对完善,但仍有一些残障人士不愿意走出家门。这说明,在理念传播和社会氛围上,我们还有努力的空间。”在陈思看来,完善无障碍设施固然重要,如何让这些设施真正被需要的人使用才是更大的挑战。

因此,陈思在担任社长期间,和大家共同商讨并组织策划了“残健共融”趣味运动会、“有爱的”融合之旅等校园活动。在“残健共融”趣味运动会上,社团成员针对不同残障类型设置了一些创新项目,如听音投球、轮椅竞速等,覆盖视障、肢体障碍等多种人群的参与需求。“在听音投球游戏中,一位视障同学,仅凭听觉,两次就准确判断了投篮位置,比很多健全者表现得更出色。”陈思回忆,“那一刻,我意识到,‘残健共融’的意义就在于,那些所谓的‘残缺’不再被过度关注,所有人都能够平等竞争、团结协作。”在“有爱的”融合之旅活动中,社团成员带领残障朋友走进校园,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在知识普及和互动体验中,探索残障人士多元化发展的可能,也让更多人理解“无障碍”的广泛意义。“我们的初衷是希望不再以‘志愿者’和‘被帮助者’的单向关系展开活动,而是大家平等参与,共同体验。希望通过体育项目让健全人士与残障群体实现真正的互动,让残障人士愿意‘走出来’。”

缪伊宁是浙江大学2022级传播学专业本科生,也是“有爱的”无障碍公益社团中非建筑学专业成员之一,“无障碍不仅是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更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她希望用传播学的思维方式,为“无障碍”注入新活力。现在,缪伊宁和社团成员正在探索精神疗愈领域,举办艺术疗愈活动,为残障人士提供情感关怀,让无障碍建设的精神层面得到更多普及与关注。“无障碍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善,更是对心灵的关怀。”缪伊宁说。

和缪伊宁一样,邵雨赞也是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也为她的专业学习提供了灵感。“无障碍理念不仅要面向终身残障人士,还应考虑到暂时受限的人群,如术后康复者或慢性病患者等。”

“有爱的”无障碍公益社团发展至今,一直秉承着传承下来的信念——“无障碍不是助残,而是共创”,这种理念吸引了更多专业的学生加入社团。“比如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帮助我们关注心灵疗愈,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则擅长策划和推广活动,而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App开发。”陈思认为,多学科融合丰富了社团的活动形式,把每个人的专长汇集起来,既能保障方案的科学性,又能让公益实践更贴近生活。

社团成员自发合作,开发了一套智能化的无障碍环境排查系统。“用户只需拍照上传,系统就能自动识别无障碍设施的问题,生成改造清单并标注在地图上。借助这套系统,相关部门不仅能在地图上直观查看问题点,还能迅速安排改造工作。”陈子宜说。

“我们希望通过每一个微小的改变,让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陈思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