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碳循环经济 创造减碳商机

▲ 碳循环经济已被视为解决全球暖化与气候变迁的重要方案之一。(图/记者林东良翻摄)

● Bryant/产业研究与市场策略分析员

全球暖化与气候变迁的挑战,使各国日益关注减碳议题,而碳循环经济已被视为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其中的关键在于碳捕捉与再利用技术。传统经济活动中,难以避免使用化石燃料或碳原料制造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碳捕捉与再利用技术的概念就是将原本要排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捉,并将捕捉的二氧化碳转化成具有再利用价值的物质,除可降低碳排至大气中,透过碳高值化再利用方式,同时为减碳开辟新商机。

最有机会活用碳捕捉与再利用技术的产业,应是原本被视为排碳大户的石化和钢铁业,此两个产业因制程特性必须使用碳原料,例如石油或冶金煤,借由碳捕捉与再利用技术的发展,将可以在碳循环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举例来说,钢铁业如可将冶炼过程中产出的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捕捉及纯化成化学品供应给石化业,取代石化业生产所需之碳原料,再由石化业将此类碳原料合成高值化商品,即可将原本钢铁厂会排放的碳固定在产品中,前述碳资源循环再整合利用的崭新供应链模式,可望同时降低钢铁及石化两个产业碳排放,并提高产业附加价值,成为碳循环经济的推动力。

▲ 碳捕捉与再利用技术的概念就是将原本要排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捉,并将捕捉的二氧化碳转化成具有再利用价值的物质。(图/作者Bryant制作)

然而,碳捕捉与再利用技术的开发不能纸上谈兵,新技术研发往往需要大量资本与人力的投入,也需要相当多时间改进技术来降低成本,才能促进商业化发展,尤其碳捕捉与再利用技术这种改变工业运作模式及创新产业发展的划时代技术,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协助,只有靠少数个别企业积极投入是无法达成的。建议政府应该制定相对应的法规政策,提供激励条件促进相关碳捕捉与再利用技术的创新应用,例如:补助企业研发资金、减免企业税收、设立专门基金等方式,让推动实现碳循环经济的脚步加快进行。

政府收取碳费机制的设计,理应促进传统制造业低碳转型,引导企业改善生产流程及发展减碳或低碳技术,高碳费对于高碳排产业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在于企业可能因为支付高昂碳费,进而缩小减碳研发资金投入。因此,碳费政策制订,除了应该考虑不同行业的特性,适度调整碳费征收细节和时程,在施加压力的同时,也应给予低碳转型诱因,以免迫使企业大幅减低碳排同时,却错失研发划时代技术,抹灭创造全新碳循环产业的机会。

▲ 石化和钢铁业是最有机会活用碳捕捉与再利用技术的产业。(图/记者蔡佩旻翻摄)

长远来看,石化和钢铁产业都是国家发展或国安所需之基础产业,也会影响物价和民生经济,目前前瞻减碳技术多在发展中,尚未成熟,政府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高碳排产业之认知和理解,也有利于培育碳循环产业的专业人才,鼓励青年投入碳捕捉与再利用技术的研发应用工作,从而提高社会对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和认可。应对全球气候变迁的重大挑战,期盼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