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 中橫、太魯閣震後創傷
四○三地震后,太鲁阁锥麓隧道附近受损严重,峡谷与河流成了一片灰。记者余承翰/摄影
通车六十四年的中横公路,靠着荣民开凿,曾是「人定胜天」的代名词,不仅见证台湾经济发展史,也迎来国内游客如织、没有淡季的旅游热潮,却在九二一大地震后,戛然而止;好不容易花了廿亿元,又被七二水灾冲毁,进入休养生息、无法畅通,更在地震与大雨的连番冲击下,成了一条伤了又补、补了又伤,一条永远痊愈不了的道路。
中横便道 复建蒙上阴影
地震前的太鲁阁山峦翠绿,峡谷风景秀丽,河流湛蓝澄清。本报资料照片
今年二月,梨山、谷关居民终于盼得行政院通过中横便道复建可行性评估,预计二○三七年完工。这条攸关梨山、谷关地区经济、教育、就学的「大动脉」在堵塞许久后,居民莫不翘首盼望十三年后再度畅通。
但不到两个月,今年四○三发生规模七点二的花莲强震,这场九二一后规模最大的地震,使中横便道出现十三处灾阻,不仅复建计划蒙上阴影,中横东段的太鲁阁也遭遇重创。
在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的强地动站测得设置卅三年来南北向最大地表加速度纪录下,山崩地裂。景点受灾严重,数位国内外旅客魂断太鲁阁,观光活水更瞬间阻断;内政部上周裁示采分期分区、花三十余亿元复原的开放政策,但最快七年后才能复原,花莲能等那么久吗?观光出路又在哪里?
抢通中横 工程队大挑战
本就是以血与泪开创的中横,至今仍未修复,谷关到德基间原本就已羸弱的便道,又遭受新的扰动,东段太鲁阁更受了新的伤,当地居民以及和全力抢通道路的工程人员,如何因应如此强烈的困境与挑战?
本报在四○三大地震后两个多月,克服诸多困难深入中横便道与太鲁阁国家公园,直击强震后的中横,也带回居民第一手心声,如何找到土尘后的光芒,擦干眼泪自救。
太鲁阁开园 至少等七年
在人道与环境间拔河廿多年的中横便道复建,因这次地震再次激荡;七年后才可能全面开园的太鲁阁,又该如何趁这段时间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政府如何在破碎的震殇中,从上位的国土利用角度,为他们规画出永续的未来?
大地震后,路该怎么走,依旧是道难题,本报除了带领读者重回仍在疗伤中的中横及太鲁阁,也试图为他们的未来找出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