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7月出口放緩 企業搶囤晶片致進口大增
中海关总署公布7月外贸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出口年增百分之7,不如预期。(本报系资料照片)
中国海关总署昨日公布7月外贸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出口年增7%,逊于预期,增速放缓至3个月以来最低点;进口较去年同期大增7.2%,远超预期,扭转上个月下降2.3%的表现,并创3个月来最强劲表现。
分析指出,7月出口表现加剧了外界对中国庞大制造业前景的担忧。而在欧美可能推出新一波出口管制措施前,中国企业争相增加晶片存货,导致进口增加;另有观点认为,进口增速快于预期,表明内需改善出现初步的积极迹象。
路透报导,宏观经济学家黄子春表示,出口放缓主要源于出口价格下跌,而出口量仍接近历史高位。荷兰国际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林恩·宋分析,由于基期效应,中国出口在近期可能保持个位数增长,但考虑到外部需求放缓和关税,下半年对外出口出货量将面临更大压力。
彭博社指出,中国7月出口意外放缓,显示对外贸易对第3季GDP的支撑作用可能减弱。鉴于美国经济前景疲软,加上中国零售销售低迷,除非采取更有效的刺激措施,否则中国今年经济成长可能会低于官方5%的目标。
分国别看,据财新网测算,7月中国对欧盟以外的多数经济体的出口表现不同程度走弱。其中对最大贸易伙伴东协的出口增长12.4%,对美国增长7.7%,低于前值但皆高于出口总体增速。对欧盟出口则年增8.3%,增速加快4.3个百分点。
华尔街日报认为,上述数据表明,欧美关税阻力并未削弱中国在主要市场的出口势头,许多商家赶在更多惩罚性措施推出前发货。
从商品看,中国7月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好转,包含手机、液晶平板显示模组、积体电路等增速皆加快;汽车及底盘出口增速反弹1.2个百分点至13.8%。在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出口好转的同时,相关商品进口表现亦改善,7月积体电路进口增速加快,汽车及底盘进口也由降转增。
进口方面,澳新银行高级中国策略师邢兆鹏表示,中国企业在美国将进一步限制晶片出口前,争相购买晶片,是进口数据亮眼的原因。展望未来,他认为上升的贸易周期可能已经结束了,预计第3季的进口和出口都将会放缓。
两岸贸易部分,7月进出口贸易总额262亿美元,年增16.6%。其中,中国对台出口69亿美元,成长23.1%,自台湾进口193亿美元,年增14.4%。今年前7个月两岸贸易累计增长9%,较中国整体外贸3.5%的增幅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