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罵美國賺軍火財 不如檢討自己是否「盤子」

国军「猎鸮」计划向美采购攻击无人机,却传出价格如云霄飞车起伏。图为Altius-600无人机。图/取自Anduril公司网站

国军「猎鸮」计划向美采购攻击无人机,却传出价格如云霄飞车起伏:本案去年列为机密预算在立院审查,军方宣称总价60亿元;今年六月美国五角大厦公告,折合新台币却高达115亿元,国防部因此提高预算额度,但就在预算书送到立院前,美方新报价又变成55亿元。国防部因此提议,利用多出来的60亿预算,增购更多无人机,此举引发在野党立委质疑,是否刻意借机增购;执政党立委也要求军方提供更多数据,不肯立刻埋单。

国军打算采购的攻击无人机,包括人员杀伤与反装甲两类:前者是美国陆军使用的弹簧刀(Switchblade)300,后者原打算买弹簧刀600,但美军陆战队引进另一家公司的Altius600M,由于性能更先进,我方便接受建议随同转向。也因如此,从我方角度看同一笔军购,美方提出报价的单位,却分属陆军与海军。

以往对美军购,也曾出现美方提报国会金额与我方编列预算数字出现落差,最明显例子是M1A2战车,我方只编405亿元,美方公告金额高达20亿美元,预算严重不足,只得削减零附件与弹药数量。相较之下,战车案显然是我方过度低估,此次无人机案先暴涨又暴跌,更像美方报价时搞了乌龙。如果细查立院外交国防委员会成员的发言,出身国防部副部长,在国军与华府都人脉丰富的陈永康,以及长期担任委员会召委,常配合军方操作议题的的王定宇,两人口中都隐然可嗅出,个中皮里阳秋。

上周国防部宣布,军火大厂雷神公司浮报对外军售款项被美国政府查获,认罪赔偿我方新台币50余亿元;此时又传出无人机报价暴起暴跌,难免激发新一波「疑美论」。然而,这些例子确实证明,美国政府行政作业未必精准,也显示美国军火商确实会钻漏洞,赚取合理额度之外的利益。

然而另一角度看,美国政府的主计部门,能从帐目中揪出厂商讹诈盟国;对台军售发生估价错误,也愿老实告知我方,显示美国身为头号武器卖家,军工复合体虽然影响政策,产品更价格不菲,却不失「真小人」明码标价。反之,国军向本土厂商的采购,不管是厂商在资格与帐目上搞鬼,或是承办人员谋不臧,类似状况往往更多、更复杂,更无法及时发现。

这暴露的最大问题是,在军购乃至一切公家采购中,政府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扮演耳聪目明的有脑买家,而非将不生弊端的关键,寄望于厂商「不欺暗室」。

例如拉法叶舰采购爆发佣金案,我方得以索回200多亿元价款,就是因为当初订约时,坚持加入排佣条款。反之,如果制度出现漏洞,承办者缺乏专业能力与操守,就会给厂商可乘之机。讽刺的是在此方面,近年国军的表现,非但比不过当年拉法叶签约时代的前辈,更不如作为军售卖家的美国政府。

猎鸮计划突然多出60亿元可用,应该如同国防部期待,借机便宜行事,增加采购数量?或是以财政纪律为优先,既然超额编列,就该退回国库?军方必须拿出更多数据,说服立委乃至社会大众,才有可能如愿。

国防部更应检讨的是,不管是外购或自制武器,本身执行军事投资的人力素质,能否在条文与数字烟海中发现问题,剔除不该花的浪费;而非沦为只会乖乖掏钱的「盘子」,被国内外厂商牵着鼻子走,当了冤大头还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