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观察|2023商事仲裁涉案金额年超1.16万亿,仲裁法将迎来首次大修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郭聪聪 北京报道

“2023年度,全国279家仲裁机构共受理60万件以上的案件,涉案的总金额超过了1.16万亿元,所受理案件中的当事人来自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较之往年,北京和上海依旧延续了作为最受欢迎的仲裁地的趋势。”北京仲裁委仲裁员赵芳在8月8日北京仲裁委/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下称“北仲”)与北京市律协联合主办的“《中国商事仲裁年度观察(2024)》发布会”中对2023年商事仲裁情况做出介绍。

2023年商事仲裁一览

由北仲组织行业专家编写的《中国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观察》,自2013年首发至今已历时11年,《中国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24)》(下称《年度观察》)聚焦建设工程、房地产、能源、投资争议、国际贸易、金融、知识产权、影视娱乐、民用航空9个重点专业领域的争议解决,从新规概览、典型案例、热点问题等角度对商事争议解决进行年度回顾与未来展望,这也是北仲新一届委员会履新后发布的首个年度观察报告。

2023年我国仲裁机构办案数量与涉案金额超越上年。据《年度观察》公布数据,至少有14家仲裁机构新受理案件的争议金额总计超过100亿元,其中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以1510.2亿元的新受理案件标的总额居于首位,深圳仲裁委员会/深圳国际仲裁院以1383.1亿元居于第二,北仲以1248.2亿元新受理案件标的总额居第三。

2023年我国的仲裁现代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致力推进我国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进程。在14家争议金额总计超过100亿元的14家仲裁机构当中,有10家仲裁机构均有涉外案件,其中广州仲裁委员会以受理671件涉外案件居于首位,贸仲以645件居第二,深圳仲裁委员会/深圳国际仲裁院以414件居第三。

《年度观察》中由北京卓纬律师事务所主任胡宇翔、资深律师魏朦璐编写的金融争议解决部分,对2023 的金融争议动向做出了以下总结:一、金融法制与金融审判工作愈加受到重视;二、多地成立金融审判法庭,金融审判呈现集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特征;三、监管与审判协同进一步深入,穿透式审判理念继续深入;四、压实金融机构责任,促进金融机构规范展业;五、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六、更加注重股东和公司利益保护;七、风险处置问题横亘金融机构内外部,风险化解问题成为新主题;八、进一步脱虚向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同时,在金融争议年度观察中,篇章作者也选取了7个在基金、保险、证券、担保、信托等金融行业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典型案例,对案情做了基本梳理与深度观察。

《年度观察》编委会在书中前言中提到,《年度观察》一直以来都秉持着立足实践、服务实践的理念,通过对行业概览,重点法规政策及典型案例的分析、热点问题观察及来年行业展望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致力为市场主体进行商业决策、增强风险防范和纠纷化解能力提供助力,也为争议解决行业人士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视角,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优化争议解决策略,进而推动行业专业化高质量发展

仲裁法迎来首次大修:修订草案将提请全人常审议

现行《仲裁法》自1994年颁布至今已有30周年,在2024年7月3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草案)》,并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昭示着仲裁法将迎来的首次大修。

早在2009年与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曾对《仲裁法》个别条款进行了修正,但并未进行实质性修改。据2021年7月司法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此次仲裁法征求意见稿共有九十九条,比现行法增加了十九条,对总则制度、仲裁机构制度、仲裁员及中国仲裁协会规定、仲裁协议、仲裁程序、撤裁与重裁、裁决执行、涉外仲裁规则进行了修改。修订力度之大,修改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此次《仲裁法》大修对仲裁机构来说,即是内力提升的挑战,也是仲裁文化传播的机遇。仲裁文化的推广和普及关乎着法治精神的践行与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适逢《仲裁法》颁布30周年与首次大修,北仲与北京律协发起了“仲裁文化推广月”活动,由北京仲裁委/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主任郭卫与北京市律师协会长刘延岭携手启动项目,以多样的活动,传播先进仲裁理念,宣传仲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