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日德军事现代化模式

国府参谋本部推动军事思想的实践,获得实效,但面对更现代化的日本不免产生一些问题。图为对日抗战的国民革命军。(本报资料照片)

战争、制度与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参谋本部国防作战计划几乎指导中日战争初期的发展,型塑战争样貌,可见参谋本部发挥的作用,而其国防作战计划实具有全球军事思想流动的背景。19世纪末,欧洲战术主流是配合军械与铁路交通发展,积极主动攻击,甚至演为「攻势崇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德军采取此一战术,于西线遭到挫败,形成阵地战,而于东线广大区域行之有效,击败俄军。战后欧洲兵学甚受大战影响,有强调阵地战的防御、重视突击的步兵、配合新武器战车的战术,亦有延续战前重视攻势的战法。

西方军事思想,随着其国家影响力,向全球传播。19世纪末正是中国从传统到现代快速军事现代化的时期,大批军人以日本为现代化模范,赴日留学,学成归国后,带回日本兵学。日本陆军兵学初学法国,后袭德国,接受主动进攻、歼灭战、短期决战的战法为中国军人带回本土。他们担任军事机构主官或各级学校教官,传授这一套思想。陆军大学作为兵学最高殿堂,教授这一套兵学,而次一级的军事学校如保定军校,亦是以日本留学生为教官。

国府聘用许多德国顾问,再度带来西方军事思想。总顾问塞克特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的经验,传授攻势防御、主动进攻、歼灭战。另一位总顾问法肯豪森,曾在鄂图曼土耳其帝国担任军事顾问,也曾在日本担任武官,带来东方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军职历练与观察。由于日本兵学袭自德国,深受日人影响的中国军人易于接受,但他们不是被动承袭。中国军人深知器械与人力素质不足,无法完全仿效,对于日德兵学有所取舍,形成「中国的日德军事现代化」模式。因此,中国军事思想接受西方兵学,非仅德国→日本→中国这样单向传播,也非单纯西化或现代化,中间有土耳其、中国本土等因素,而呈现全球性的图像。

国府参谋本部推动军事思想的实践,于建军、备战、内战获得实效,发挥作用,但面对更为现代化的日本,不免产生一些问题。战略战术上,国军主动出击、攻势防御,因中国军队军系复杂,各部不协调,攻击力差,机动力不足,面对日军,既须防守,又要出击,远超负荷。制度上,若以严格的标准检视,国府参谋本部相较于日德参谋本部,组织运作、人员素质、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不足之处,具体如政出多门、越级指挥、上下参谋系统未贯通建立等,凡此皆有掌权者指挥习惯、能力不足、人谋不臧等因素在内,殆无疑问。是否可以藉日德的标准,批判国府的不足?是否西方先进而中国落后且现代化不足,导致了这些问题?

回到中日战争时的中国高层参谋机构。经国府不断因应战况,组织改造,人事调整,淞沪会战后高层参谋组织再度改组。1938年初军委会重新组建,设置军令部、军政部、军训部、政治部等机构。军令部由前军委会第一部和参谋本部合并而成,成为接下来战争的核心作战部门,其组织与运作延续自战前参谋本部。军委会委员长蒋中正的权力更为提升,除了军令部,整个军委会都可说是他的参谋组织。扩大的参谋组织作为一中间层,协助其面对国府史无前例的战争,发挥统一军事权力,统合国家资源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