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怒斥美国 日本网友羡慕:希望我们国家也这样

观察者网 讯)历经两个甲子的“磨炼”,“东风”在安克雷奇压倒“西风”。

“你们没有资格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美国的这个(干涉别国内政)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图自中国外交

面对美国官员不讲外交礼节,不行待客之道,杨洁篪主任和王毅国委背靠中国人民的发言,掷地有声、字字铿锵,通过外交部高翻张京精准有力的翻译,直击美方痛点

观察者网注意到,平时厌华情绪高涨的日本雅虎新闻网评论区,这次在相关新闻下面,也有不少日本网民惊讶于中国的表现。

获得最高赞的留言写道,“真是相当直接的交锋。希望日本也能这么直接地(在外交场合)表达观点。总是搞窝囊外交(腰抜け外交)的话,这个国家就算一直出钱,也无法赢得国际上的信赖和尊敬,于日本国家利益也无帮助。”

雅虎评论截图

3月16日日美高层会晤,菅义伟向外交层面不对等的美国防长奥斯汀鞠躬(图源:澎湃影像)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于当地时间18日、19日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举行。这是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以来,中美双方高层首次面对面沟通。

但在对话前夕,美方却频频“搞小动作”,不仅访问拉拢中国周边国家,还借口涉港问题对24名中方官员进行制裁,似乎刻意为本次对话营造了某种消极的“氛围”。

对话开始前两天,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在东京与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及防卫大臣岸信夫举行“2+2”会谈。会后,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7日批日美“狼狈为奸”,日本甘愿“仰人鼻息,引狼入室”。

赵立坚说,美日联合声明恶意攻击中方对外政策、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妄图损害中方利益,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分别向美日双方提出严正交涉。

视频回顾!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现场全记录(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此前报道:

【文/观察者网 徐乾昂】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已于当地时间3月19日结束。本是双方充满诚意的一次对话,但美方态度傲慢,外交礼仪缺失,遭到美国本土媒体的批评。

而在事后,有美国网民在反思本次会谈时发现,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这种严肃场合,美方竟然派出一位“染紫头发的”外交人士,显得非常不专业

图自《南华早报》视频

社交媒体流传的视频画面来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右手侧的确坐着一位“染紫色头发”的女士。观察者网根据《南华早报》视频录像查证,该女士为美方代表团的翻译人员。

有美国网民说道:“如果你把你的头发染成紫色,我不会把你当回事。我保证中方也是这么想的。”

有人表示美方在会谈上的表现已经足够尴尬了,“与中方对话还派出一位染紫发的女士,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100倍”。

就此事讨论最为热烈的一条推文认为,在这种场合让染着紫色头发的人士参与,会被认定为美方“软弱”,并讽刺做出这一决定的布林肯,是“战略天才”。此条推文获2300次转发,超1万点赞。

一位网民还指出,自己可以理解艺术等领域人士为表达自我而把头发染成紫色,但传统主义主导下的国际外交领域,并不适合这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有人称自己曾经也染过紫色头发,但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肯定就不会染,“一个人应该知道特定场合下应该做合适的事情”。

也有网民讨论到更深层次,称美方此举是想传达“进步派思想”,但极端左派的意识形态引领美国走上歪路

作为国际外交领域内最重要的一场交锋,美方因准备不足自作聪明,沦为笑柄。美方不遵守事先有关发言时间的约定,挑衅在先,这不是待客之道,也不符合外交礼仪。而当发现美国外交代表团还有这样一位“染发成员”后,有网民感叹:“难怪中方说我们毫无诚意(take it seriously)。”

美遭猛烈反击!专家:美方千算万算 算漏了三件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3月18日,中美安克雷奇会晤如期举行,美国新政府外交核心团队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首秀

当然,结果也是不出意外地充满了情理之中的意料之外:在会晤开幕式上,美方继续用某种近似PUA的方式,对待和处理中美关系。期间的言论和举措,直接违反了业界公认的外交规范,紧接着就迎来了美方事先完全无法预料的猛烈反击。

中方代表、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同志,对美方不负责任、无视外交基本礼仪、屡屡突破底线的方式,进行猛烈还击。杨洁篪同志在反击中明确指出,“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铿锵有力的措辞,如九天之上的罡风,横扫冰天雪地安克雷奇会场,震撼了密切关注安克雷奇会晤的全球舆论场,也震慑着一众对中美关系、对中国怀有各色心思的宵小之徒。

对严厉措辞同样感到讶异的媒体,在代表团两轮会晤间隙采访王毅外长,得到的是云淡风清的回答:第一轮会晤谈不上什么紧张,双方只是在阐述各自的立场。大国外交应有的从容、坚定、气度与从容,在中方两位外交高手的言行间,展露无遗。

这样的首秀,对拜登的外交团队来说,是机关算尽后应得的:

在安克雷奇会晤开始前的准备期间,从公布会晤相关信息开始,各种华盛顿政坛喜闻乐见的小技巧、小算计、小动作就层出不穷。美方非常清楚本次会晤的份量,特别是对于主导会晤的主官可能带来的政治加分,因此极力想营造出一种“根据民主党主导价值观和理念,集结盟友力量,在安克雷奇成功达成压制崛起中国”的态势、氛围和印象。

会晤之前,美国通过组织“四边机制”(QUAD),拉动日美2+2会谈凑人气,以及算定在中方代表起飞后宣布涉港制裁等等;会晤开始后,又通过超时发言,试图实现媒体对美方代表单方面偏颇报道的现场努力,发言内容中尝试构建居高临下的“教师爷“形象等等。

诸如此类的小算计都显示出美方代表——无论是跟随奥巴马时期的国务卿希拉里出道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沙利文,还是得到美国现任总统背书的布林肯,都是精通华盛顿政治小手段的新一代青年活跃人物的代表。

会谈现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摘下口罩,不断对记者们做着“回来”的手势,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向记者团的方向看去,显得有些局促。

但是,沙利文和布林肯,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三件事情:

第一,外交本质上是一种职业化的技术活,讲究的是专业,而非建立在精致利己主义基础之上的政治算计。这个是从欧美职业外交圈传承下来的基本游戏规则,而美方团队却在这点上犯了最基本的错误:偏离了外交的本质,将某些与国家利益无关的算计和想法,放到了更优先的位置。

能够犯下让记者重新返场、单方面记录美方发言后再离开的这种重大错误,当然需要被资深外交前辈严肃认真地上一课,解释解释什么叫外交基本礼仪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杨洁篪同志的反击,更像是给沙利文、布林肯这两个玩脱线的美国高官,所开设的外交课程。

第二,外交的核心逻辑,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国家间谈判与交互行为,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纯话语游戏。因为美方自己的不当行为,让外界得以全面了解中美双方代表第一回合会谈的主要内容。

从内容看,美方代表对中美关系、以及美国对中美关系需求的理解和认识,存在显著的偏差,基本上可以这么认为,美方将中美关系看作是一场纯粹的话语游戏,认定只要通过在诸多问题上反复堆叠符合美国国内政治偏好、符合民主党认知、符合特定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立场的词藻,然后将这堆词藻反复灌输给中方,就能够做好中美外交了。

他们搞错了一点,欧美自己搞出来的“强权即公理”(Might is right)当然是强盗逻辑,但是与自身诉求、所处地位相匹配的Might,至少是一种必要非充分条件。在2016年之后,持续经历特朗普执政、新冠疫情冲击且明显应对不当的美国,其自身所具有的客观实力以及对这种实力的主观认知,已经不足以让美方再来搞什么所谓的“从实力地位出发”的外交了。这其实可能已经是各方,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普遍共识,只是这次中方代表在美方意外造就的环境下,实话实说罢了。

第三,安克雷奇第一天美方代表上演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把戏,建立在对中国的错误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可能是因为美方向来更加信任类似余茂春这种渠道提供的中方信息,所以导致其对中国的认知理解,出现显著误差。此前,这种偏差被美国的实力优势以及对其他国家的软实力影响,所成功遮蔽了。

但是,在安克雷奇,借助媒体的介入,高度全球化的社交媒体平台,全球用户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对此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审视。于是,不仅美方代表发言的不当内容引发诸多诟病,甚至连美方翻译能力不足等细节,也逐一得到呈现。

美国网民自省:和中方高层对话翻译还染紫发,我们太不专业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方的沉着、冷静、准备充分以及有理有利有节的清晰回应。中方的反击,不仅是外交上的往来,更是一种帮助美方更加准确认识理解当下中国实际情况的现场教学。反击之后,中美会谈继续按照议程有序推进,可以视为一个明显的侧面佐证。

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对待中美关系,这是中国代表在安克雷奇会谈上言传身教所展示的核心精神。也希望美方团队能够汲取教训,以更加审慎和严谨的态度,与中方相向而行,早日超越那些不应有的小算计和小心思,推动双边关系早日回到正轨。这其实也符合美国自身的利益,也是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过的基本事实。

美方挑衅点燃火爆开场 专家:拜登政府完败(来源: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