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付于武:汽车产业科技创新要走出舒适区
“我们走到今天,(中国汽车产量)3000万辆的规模,出海有600万辆,是不是创新做得足够了?我认为与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在转型过程中,中国汽车产业一定要解决‘灵魂’的问题。”2024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期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华汽基金会理事长付于武表示。
付于武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在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领域还有“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汽车产业科技创新要走出舒适区,进行自我革命,才能实现0-1的技术突破,否则有可能被历史淘汰。在一些中国汽车产业比较熟悉的机械等领域,也需要持续创新,而不是停滞不前。比如市场对发动机仍然有需求,但需要的是新型低碳甚至是零碳的发动机,相较于传统的发动机,新型的发动机技术也是颠覆式的。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入局,汽车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产业链整体利润下滑,整车企业洗牌剧烈。对此付于武表示,造车新势力凭借全新理念、全新的创新态度,起到了巨大的鲶鱼效应,不拘一格地搅乱了传统汽车市场。
“如果没有特斯拉,没有造车新势力,可能中国汽车市场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蔚小理’等车企做出了很大贡献,创新的活力正是中国汽车产业需要的。”付于武说。
但另一方面,汽车工业讲究成本控制和品质管理,一些造车新势力擅长制造流量与成本控制,但品质与成本是否匹配值得关注。与此同时,一些造车新势力企业在扩张的节奏方面过于急切,导致企业出现了巨大的亏损。付于武认为,当前留在牌桌上的新势力车企大约还有10家,能够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证明了它们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但随着产业发展与竞争更趋激烈,这10家新势力企业能否继续留在牌桌上还是未知数。造车新势力主动与传统车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出路。
此外,付于武表示。近几年汽车产业一方面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比如价格战、不公平的竞争、水军等,被流量裹挟的不健康舆冲击着产业应有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