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2023

文:任泽平团队

导读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社会资源,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体现为城市或城市集群之间的竞争。40多年改革开放带动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国城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很多城市快速崛起,也有一些城市逐渐衰落或相对衰落。

按照人随产业走、产业决定城市兴衰等基本逻辑,我们在《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23》研究报告中对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发展潜力进行客观排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重庆位居前10名。

从排名变动来看,南京超越苏州位居第七,南京近年来通过加大高技术投入力度、不断招才引智、积极开放交流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发展,而苏州的发展韧性仍较强。

摘要

NO1.北京: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1)北京集政治中心、创新中心、金融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文化中心等优势于一身,未来将聚焦于发展首都核心功能。2)北京三产比重达到84%,金融、总部经济和科技创新成为三大名片。3)北京严控人口规模抬升生活成本、影响城市活力,但引导人口布局优化也有助于城市高质量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存。4)未来,北京将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城市,北京将从粗犷型扩张到精细化调整转型。

NO2.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来媲美纽约。1)上海已基本建成国际经济中心,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未来有望媲美纽约,成为主要的全球经济金融中心。2)上海以汽车、电子、金融为支柱,并培育了一批优秀的互联网企业。3)上海城市规划滞后,控人口降低城市活力,近年结构性放宽落户条件,引进高学历人才。4)未来,上海将继续坚持开放,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带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NO3.深圳:乘改革开放之风、造创新活力之都。1)深圳乘改革开放之风腾飞,从1979年人均GDP仅为香港1/11到2018年GDP超过香港,成为活力四射的一线城市。2)深圳是引领全国的创新创意大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3)深圳仍面临着发展空间不足、重点产业发展受限、产业发展缺乏基础研究支撑等问题。4)未来,深圳将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打造全球创新创意之都。

NO4.广州:广东省的排头兵,省制造业的中坚力量。1)广州由华南中心升级为国家中心城市,GDP由1978年的全国第八上升到2015年的全国第三,之后被深圳超越。2)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是广州的三大工业支柱产业。3)广州存在创新能力弱、金融业发展不足的问题,广州政府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4)广州将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建设活力全球城市。

NO5.杭州:民营经济的“大本营”、全国领先的“数智城市”。1)杭州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居长三角第一。2)民营经济和数字经济是杭州的“金名片”。3)杭州产业布局逐步完善,制造业与服务业各具特色,积极完善轨道交通建设。4)未来杭州将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打造面向世界的创新高地。

NO6.成都:新一线龙头,西部经济高地。1)成都2022年GDP超2万亿,占四川省的36.7%,连续8年在新一线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一。2)电子为支柱产业;拥有中西部地区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金融机构资源。3)成都与重庆作为西南双雄,存在广泛的竞合关系,汽车和电子产业发展竞争与合作并存。4)成都将全面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并携手重庆,合力打造西部经济高地。

NO7.南京:六朝古都焕发新活力,打造“创新名城”。1)因地理和历史因素,南京是江苏和安徽之间的纽带,2022年人均GDP位居十大城市第五。2)南京以汽车、钢铁、电子、石化为支柱,积极培育新兴产业。3)长三角地区经济强市云集,与杭苏锡常等发达地市相比,南京辐射能力有限,人口集聚能力减弱。4)南京未来将以“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为城市发展愿景,携手长三角各城市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NO8.苏州:最强地级市,从“世界工厂”发展为“创新高地”。1)苏州先后经历乡镇工业崛起、外向型经济腾飞、开放型创新经济等发展阶段,成为地级市的“天花板”。2)苏州是“全球工业大市”,工业总产值仅低于深圳。3)苏州存在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4)未来苏州将发挥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作用,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贡献力量。

NO9.武汉:九省通衢,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1)武汉基本处于中国主要经济带的地理中心,2022年人均GDP近14万元,雄踞中部地区首位。2)从“钢城”到“车都”、“光谷”,目前武汉拥有钢铁及深加工、汽车、信息技术、医药等完整工业体系。3)武汉民营经济占比相对较低,民营经济活力不足。4)未来,武汉将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NO10.重庆:西南双核之一,大重庆与小重庆。1)大重庆经济总量超2.9万亿,小重庆人均GDP约10.5万元,与成都相当。2)重庆以汽车和电子为支柱,二者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约40%,并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3)重庆仍面临科技创新实力不强的问题,应加速科技与产业融合,积极推动产业协调发展。4)重庆将加强发挥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作用,携手成都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目录

1 北京: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

2 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来媲美纽约

3 深圳:乘改革开放之风、造创新活力之都

4 广州:广东省的排头兵,省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5 杭州:民营经济的“大本营”、全国领先的“数智城市”

6 成都:新一线龙头、西部经济高地

7 南京:六朝古都焕发新活力,打造“创新名城”

8 苏州:最强地级市,从“世界工厂”发展为“创新高地”

9 武汉:九省通衢,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10 重庆:西南双核之一,大重庆与小重庆

正文

1 北京: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集政治中心、创新中心、金融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文化中心等优势于一身,未来北京将聚焦于发展首都核心功能。2016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指出,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在北京功能定位发生变化的同时,2012年北京正式提出将通州建设为“城市副中心”、2017年提出设立雄安新区,北京非首都功能承载地逐渐建设,北京更加专注于发展首都核心功能。

2022年北京GDP超4.1万亿,仅低于上海,全国第二。交通区位方面,北京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京九铁路、京沪铁路和京哈铁路等连通全国;目前,北京航空“双枢纽”格局初步形成,年旅客吞吐量超过一亿人次;北京是中国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截至2023年8月,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用里程达807公里,居全国第二。北京是全国教育医疗水平最高的城市:聚集了全国数量最多的重点大学,其中有8所985,18所211,拥有55家三甲医院。

北京从工业城市逐步发展为服务经济城市,三产比重达到84%,金融、总部经济和科技创新成为三大名片。建国初期,北京定位于工业城市,2022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达到83.9%,全国最高。当前,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北京的支柱产业,增加值合计占GDP比例超过46%。金融为北京第一支柱产业,是对北京经济增长拉动最大,财政增收贡献最多的产业,2022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20%,占比接近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不仅有金融监管部门——“一行一局一会”,还有三大政策性银行总部、中农工建等大型商业银行总部、四大资管公司总部等,2021年北交所成立继续完善北京多层次的金融管理体系建设。北京科技创新优势突出,科研院校和研究所集聚,根据2022年中关村论坛会议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排名,北京总和排名全国第1、世界第3。2022年北京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超过50%。

北京严控人口规模抬升生活成本、影响城市活力,但引导人口布局优化也有助于城市高质量发展;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周边地区功能定位不断强化、交通联系日益紧密,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存。2013年以来,北京市加强人口调控,提出以水定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控人,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增量由正转负,此后人口几乎0增长。控人政策挤出低收入人群,减少了生活性服务业从业者数量,进而抬升生活成本,还会减少适龄劳动力占比,加剧老龄化趋势,影响城市活力。但引导人口布局优化也有助于城市高质量发展,近年,北京通过疏解产业、引导人口布局优化,形成“多中心”发展格局,打造了包括怀柔科学城、北京自贸区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京津冀交通领域一体化逐渐发展,截至2022年底,京津冀三省市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1万公里,其中高铁覆盖京津冀所有地级市,交通联系日益紧密;产业方面,津冀地区持续承接北京溢出产业,近十年来,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过2200亿元。但北京与津廊两市更为紧密,而唐山、石家庄、保定、邯郸等城市,较难受到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存,京津冀高质量协同有待更大范围的发展。

未来,北京将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并且作为核心引擎,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城市,北京将从粗犷型扩张到精细化调整转型。北京“十四五”规划提出大力加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及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未来将建成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之都。同时,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翼齐飞,增强与天津、河北联动,构建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2 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来媲美纽约

上海已基本建成国际经济中心,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未来有望媲美纽约,成为主要的全球经济金融中心。19世纪中期通江达海、地理位置优越的上海开埠;20世纪初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中国金融中心,被誉为“东方巴黎”。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决策;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出,目前上海已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2022年上海GDP为4.5万亿,全国第一。2023年1月-7月,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261家,同比增长50.6%,截至2022年底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91家,是我国内地跨国公司总部最为集中的城市。交通方面,2022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超4730万标准箱,连续13年蝉联全球第一。教育医疗方面,上海拥有4所985,6所211,32家三甲医院。

上海以汽车、电子、金融为支柱,并培育了一批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建国以来上海产业结构经历数次调整,1956年从以轻纺工业为主向综合型工业转变;1992年抓住浦东开发的历史机遇,上海吸引大量外国银行、跨国集团和合资企业入驻,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21世纪重点发展金融、商贸等第三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当前,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及金融业是上海三大支柱产业,其中,2022年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4.2%,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19.3%。

第一,上海是全球金融要素最完备的城市之一,2022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2933万亿元,全市持牌金融机构1736家。上海本土诞生了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太平人寿等大型金融机构。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上海已从2007年首次发布时的全球第24位,跃升至现在的第3位。第二,上海是六大汽车基地之一,2022年上海汽车产量302万辆,全国占比11.5%、全国第2。第三,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供应链完备、规模全国领先,占全国比重超22%。芯片制造强企中芯国际、华虹集团总部均坐落于上海,支撑其强大的芯片制造实力。近年,上海一批优秀的互联网企业逐渐崛起,比如电子商务平台拼多多、视频平台哔哩哔哩等,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2022)》,上海上榜企业18家,数量仅低于北京。

上海城市规划滞后,控人口降低城市活力,近年结构性放宽落户条件,引进高学历人才。第一,上海过去实际人口增长超过了政府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能满足市民需求。比如,上海都市区的轨道交通运营里长约831公里,路网密度约0.67公里/平方公里,远低于纽约、东京等城市。第二,上海“2035规划”提出要严控常住人口规模,至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2022年上海常住人口2475.9万人,相比于2021年减少约13.5万人,按此规划,上海未来常住人口增量有限。近年,上海结构性放宽落户条件,引进高学历年轻人才,有助于缓解户籍人口老龄化问题、优化人口结构、增强城市活力。上海市2021年新版《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将人才引进落户通道由16个增加到18个,落户通道明显放宽;在21年底放宽五大新城和自贸区的落户政策,本地应届研究生可直接落户;2023年,上海更新了投靠落户政策,修改了“关于子女投靠”政策的部分,删除了符合计划生育必要条件的限制,降低了投靠落户的门槛,激励和吸引年轻外来人才落户上海。

未来,上海将继续坚持开放,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带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根据上海“十四五”规划,到2035年基本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将坚持开放包容,充分发挥服务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的作用,带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3 深圳:乘改革开放之风、造创新活力之都

深圳乘改革开放之风腾飞,从1979年人均GDP仅为香港1/11的小渔村到2018年GDP超过香港成为活力四射的一线城市;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近60万,居全国之首。1979年深圳人均GDP仅606元,仅为一河之隔香港的1/11,得益于改革开放,1979年深圳被确定为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此后进入快速增长的13年,GDP年均复合增速近50%,远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省的增速,创造了“深圳速度”。2014年深圳获批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打造创新型城市。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深圳要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2022年深圳GDP超3.2万亿,居全国第三,仅低于上海和北京;常住人口1766万,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超60万,居全国之首;并且人口结构非常年轻,15-59岁人口占比79.5%,在重点城市中排第一。与厦门、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相比,深圳一枝独秀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毗邻经济发达的中国香港,初期可以便捷地接受香港及境外的投资和产业转移;二是发展初期一穷二白,不受旧有体系的羁绊;三是深化改革坚持创新,紧跟时代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深圳是引领全国的创新创意大都市,战略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2022年增加值占GDP比重超41%。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以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为主,初步实现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的转变;1990年代深圳凭借地缘优势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以电子和计算机为龙头的高科技企业及配套产业集群开始迅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深圳的政策优势有所减弱,面临金融业和制造业流失的困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昔日的“制造工厂”迈向“硬件硅谷”、“创新之城”。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截至2022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3万家,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等科技巨头就坐落深圳。

深圳仍面临着发展空间不足、重点产业发展受限、产业发展缺乏基础研究支撑等问题。第一,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深圳人口增速加快,狭小的空间难以提供优质的生活圈。空间不足也阻碍了深圳重点产业发展,2022年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政策文件,规划建设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总面积仅300平方公里左右的空间略显局促。第二,深圳作为中国明确提出建设的三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在产业发展方面相比于北京、上海,缺乏基础研究和产业共性研究支撑。深圳重点发展涵盖信息科学、材料医学、航天科学等学科在内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8个未来产业集群,然而近九成的科研人员、经费和成果都在企业,缺乏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对基础研究和产业共性研究的支持。

未来,深圳将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打造全球创新创意之都。深圳“十四五”规划提出,不断增强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核心引擎功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富有活力、竞争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年轻活力、锐意改革、开放创新的深圳将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实现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深圳”。

4 广州:广东省的排头兵,省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广州由华南中心升级为国家中心城市,GDP由1978年的全国第八上升到2015年的全国第三,之后被深圳超越。改革开放初期,广州GDP全国第八,不仅低于北京、上海,也低于武汉和沈阳等城市。得益于改革开放,广州先试先行、积极实践。1989年GDP跃居全国第三,仅低于北京和上海。2010年,广州获批国家中心城市,从华南中心城市变为国家中心城市,城市定位升级。1989-2015年的27年间,广州GDP稳居全国第三,奠定了其作为一线城市的基础。此后广州被深圳超越,成为经济总量第4的城市。

2022年广州GDP约2.9万亿,全国第五;人均GDP约15.3万元,省内排名第3、十大城市中排名第10。人口方面,广州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近55万,全国第二,仅低于深圳;教育方面,广州有广东省超50%的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超165万人,数量居全国第一。

产业发展方面,广州商业氛围浓厚、是全省制造业的中坚力量。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服务经济气氛浓厚。2022年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71.5%,低于北京、上海,高于深圳。当前,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是广州的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具体看,广州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2022年汽车产量为310万辆,占广州省的近七成,占全国汽车产量的11%,连续4年居全国首位。其中2023年广汽集团名列世界500强第165名,较2022年上升了21名,创历史最好成绩。

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广州存在创新能力弱、金融业发展不足的问题,为此,广州政府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提高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效率。第一,近年广州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3%,2022年为3.1%,北上深分别为6.8%、4.4%、5.5%,且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也是一线城市最低。第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资源配置的枢纽,广州2022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为9.2%,远低于北上深的19.7%、19.3%、15.9%。第三,为提升广州科技创新水平,构建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广州市政府近年来积极出台政策,2023年10月,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四部门印发《广州市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推出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13条举措,旨在精准“滴灌”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提高金融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广州将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建设活力全球城市。广州“十四五规划”对广州的定位是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中心,广州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未来广州将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推动与港澳全面深度融合。

5 杭州:民营经济的“大本营”、全国领先的“数智城市”

杭州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居长三角第一。改革开放后,依托铁路以及上海在进出后贸易方面的带动,杭州轻工业发展迅速,民营经济活跃。2000年杭州开始大规模城市改造,大量资金流向杭州,推升杭州房价步入全国第一梯队。但由于杭州房价上涨过快,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杭州房价一直阴跌至2015年低谷。随着阿里巴巴、本站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2016年G20峰会后,杭州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大幅提升。2016-2022年,杭州经济增长超65%,位列十大城市第三,仅小幅低于深圳。2022年杭州GDP约1.9万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万,全国第4,绝对购买能力强。从上市公司数量看,A+H股上市公司杭州有215个,全国第四,仅低于北上深。近五年杭州常住人口年均增量为长三角第一。

民营经济和数字经济是杭州的“金名片”。改革开放初期,杭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1990年代,由工业开始向高新科技产业、服务业转型。2022年三产占比达68%,位列全国前10。杭州是我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2022年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61%,汇集了包括阿里巴巴、吉利控股、传化集团、本站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根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杭州42家企业上榜,占比8.4%,已连续21年位列全国和全省第一。杭州数字经济发展全国领先,大批互联网经济体扎根于杭州,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076亿元,占GDP的27.1%,“十四五”规划提出继续巩固和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领跑行业。

杭州产业布局逐步完善,制造业与服务业各具特色,积极完善轨道交通建设。第一,在过去的发展中,杭州的强项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互联网等少数领域,在金融、文创、智能硬件、生物科技等领域与北上广深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杭州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文旅产业,逐步形成以文化、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为支柱的产业体系。第二,过去杭州存在着轨道交通建设落后的问题,整体轨道交通密度较低,为624公里/万平,低于一线城市,且低于成都、长沙等二线城市,目前,杭州正积极布局和完善轨道交通网络,杭州在“十四五”期间投资950亿元,运营里程达516公里,里程排名晋升至全国第6位。

杭州将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打造面向世界的创新高地。根据《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杭州定位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国际文化旅游休闲中心,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杭州“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全面推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激发各类资源要素活力;率先以数字变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进入创新型城市前列。

6 成都:新一线龙头、西部经济高地

成都2022年GDP超2万亿,占四川省的36.7%;连续8年位居新一线城市之首。成都是古蜀文明发祥地,汉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为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会。改革开放初期,成都通过与首轮开放的沿海地区合作,实现了借道而行、拼船出海。

2022年GDP超2万亿,占四川省的36.7%;人均GDP达9.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万元,绝对购买能力领跑西南。2022年成都常住人口2127万人,是全国唯一常住人口超过两千万的省会城市。交通区位方面,成都是“陆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中间连接点和枢纽,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我国第四大航空枢纽,是国内继上海、北京后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2022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3109.2万人次,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教育医疗方面,成都集聚全省50%以上的本科院校,拥有2所985和5所211,大学生和三甲医院数量均为西南第一。与同为“西南双核”的重庆相比,成都的优势在于居民收入、消费水平高,科教实力强。

电子为支柱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62%;拥有中西部地区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金融机构资源。从产业发展看,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国防需要,成都是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之一。改革开放前夕,成都已拥有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具有机械、冶金、化工、电子、轻纺等多种工业,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占GDP近60%。2022年成都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30.67%、66.4%。当前成都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成都是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是“中国软件名城”之一,2022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1.2万亿元。此外,成都拥有中西部地区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金融机构。2023年3月,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编制并发布“第3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成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第44,位居西部第1。

成都与重庆作为西南双雄,存在广泛的竞合关系,汽车和电子产业竞争与合作并存。随着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要素流动显著加快,成渝双城间的联系将空前紧密,竞争也更加错综复杂。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成都主要在集成电路、软件研发等方面有优势,重庆则是全球重要的计算机整机、手机生产基地。2022年,成渝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入围国家级先进制造集群,全年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规模达1.6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近11%,成为全球前十电子信息制造聚集地。在汽车产业方面,重庆作为全国六大汽车基地之一,目前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而成都作为后起之秀,目前已引进一汽大众、吉利、沃尔沃等优秀的整车企业。

成都将全面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并携手重庆,合力打造西部经济高地。根据成都“十四五规划”,未来成都将建成泛欧泛亚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都作为西南双核之一,其定位是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未来成都将继续发挥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的引领作用,成为“一带一路”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速推进开放合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同时全面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并携手重庆,合力打造西部经济高地,共筑双城经济圈。

7 南京:六朝古都焕发新活力,打造“创新名城”

因地理和历史因素,南京是江苏和安徽之间的纽带,2022年人均GDP位居十大城市第五。南京有着2400多年建城史,曾是六朝古都,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作为江苏省会,南京并未处于中心位置。南京主要辖区直接与安徽接壤,自南往北依次是宣城、马鞍山、滁州,不少安徽人来到南京就业。南京对安徽东部影响力巨大,已经超过了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在历史和地理因素的作用下,南京始终是江苏和安徽两省之间的一个纽带。

2022年南京GDP近1.7万亿,人均GDP为17.9万元,位居十大城市第五,低于北京、苏州、深圳、上海;常住人口949万人,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13.3万人,江苏省第二。交通方面,南京高铁网辐射全国6个方向,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江苏两大枢纽机场之一,南京港是国内最大的内河港口、吞吐量省内港口第二。教育方面,文化底蕴丰富,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南京目前拥有2所985,8所211,大学生在读超90万人,十大城市中位居第七。

南京以汽车、钢铁、电子、石化为支柱,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改革开放初期,熊猫电视机、金城摩托、南汽依维柯、同创电脑等产品,不断走到国内同行的前列。改革开放后,南京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要任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979-2022年第二产业占比从68%降至36%,第三产业占比升至62%,全省最高。目前,南京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形成了汽车、钢铁、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石化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代表公司有南京汽车集团、南钢股份、熊猫电子、扬子石化等南京重视巩固提升四大支柱产业的同时,强调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制定出台了《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2—2024 年)》,2022年推动实施智改数转项目2896个,到2024年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由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强市云集,与杭苏锡常等发达地市相比,南京辐射能力有限,近期人口集聚能力明显减弱。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强市云集。在经济方面,上海、苏州、杭州GDP高于南京,无锡、宁波也呈奋起直追之势。在产业方面,各个城市产业实力大多不俗,形成了具备各自特色的产业体系。在人口方面,南京市“十四五”规划指出目标常住人口破千万,2022年南京人口949.1万,较2021年增加6.8万左右,距离目标还差50万左右,考虑2021-2022年增加7万人左右,叠加少子化及抢人竞争激烈,实现目标仍有一定难度。

南京未来将以“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为城市发展愿景,携手长三角各城市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根据《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草案,“创新名城”即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南京科教资源优势,进一步塑造城市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即立足南京生态人文优势,丰富拓展美丽中国建设的南京实践,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范的美丽古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进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8 苏州:最强地级市,从“世界工厂”发展为“创新高地”

苏州先后经历乡镇工业崛起、外向型经济腾飞、开放型创新经济等发展阶段,成为地级市的“天花板”。苏州自古经济繁荣,春秋吴国时,苏州是政治、经济中心;秦汉时被称为“江东第一都会”;南宋时苏州行政级别仅次于国都杭州;明清时苏州商品经济发达,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第一商业都会。改革开放后,苏州乘国内开放和国际产业转移的东风,提出“从五湖四海走向五洲四洋”战略,成为“世界工厂”,确立了外向型经济龙头地位。2013年开始创新驱动纳入苏州规划,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2022年苏州GDP总量近2.4万亿,位居全国第6、地级市之首。

苏州是“全球工业大市”,工业总产值仅低于深圳。从规上工业总产值看,2022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4.4万亿,超越上海,以极小劣势逊于深圳。从结构看,苏州前五大工业产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占比分别为29.6%、8.9%、8%、7.1%、5.7%。具体看,2021年苏州共有营收超百亿的工业企业46家,居全省第一。“有为政府+市场化导向”是苏州制造业成功的秘诀;“区位优势+历史积淀+优化营商环境”促成苏州制造业规模日益壮大,并且苏州政府发展意识超前,提前布局制造业向“智造”、“智能化”转型、打造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创新集群,推动制造业“又大又强”。苏州也涌现出一批包括科创第一股-华兴源创、全球领先高端装备制造商-迈为科技等在内的优秀创新型企业。

苏州存在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第一,苏州共拥有26所普通高校,其中本科层次的仅9所,而南京、杭州分别拥有53所、40所普通高校,远高于苏州。其中苏州仅1所211院校,而南京拥有211院校8所,质量上远超苏州。为了持续吸引人才,苏州引进了牛津大学、杜克大学、利物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分校区或研究所。第二,苏州医疗资源发展相对落后。苏州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是5.86,低于南京的6.75和江苏省的6.31,医疗资源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苏州执业(助理)医师数为3.7万人,低于北上广深的11.9、8.2、6.2、4.0万人,也低于南京的3.8万人。

未来苏州将发挥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作用,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贡献力量。根据《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明确苏州城市性质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未来苏州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助力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成为世界级领先城市群。

9 武汉:九省通衢,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武汉基本处于中国主要经济带的地理中心,2022年人均GDP近14万元,雄踞中部地区首位。历史上,武汉一直是中部地区的军事和商业重镇,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改革开放前,武汉GDP一度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1978年仍位居全国第十。随着东南沿海城市凭借着地理优势、国家政策在改革开放道路上加速奔进,武汉步伐明显落后,2002年武汉GDP跌落至14位。2004年抓住中部崛起战略的机会,武汉开始重新崛起。

2022年武汉GDP近1.9万亿元,占湖北全省的35%,全国第八;人均GDP近14万元,雄踞中部地区首位。区位方面,武汉处于中国主要经济地带的地理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是国家区域发展“钻石结构”的核心,“米”字型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还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人口方面,是中部人口最多的城市,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56.9万人,长江中游城市群排名第1,超越长沙。教育方面,武汉有84所高等院校,其中2所985,5所211;武汉有约133万在校大学生,全国第三,仅低于广州、郑州。医疗方面,武汉有31家三甲医院,是华中最大的医疗中心。

从“钢城”到“车都”、“光谷”,目前武汉拥有钢铁及深加工、汽车、信息技术、医药等完整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武汉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要任务,削减传统重工业产能。40年间,武汉从一个以冶金、机械、纺织三大支柱产业的老工业基地,变成拥有钢铁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完整工业体系的现代化城市。武汉是国内首个聚集法、日、美、自主四大车系、五大整车企业的城市,被誉为“中国车都”。2022年武汉汽车产量近135万辆,占全省汽车产量比重约71%。产业创新上,武汉充分挖掘科教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光电、生物医药、智联网汽车、数字经济、航天等新兴产业。2022年,武汉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3000家、总数超1.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超27%。

武汉民营经济占比相对较低,民营经济活力不足,近年武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武汉是传统的工业重镇,以武钢、东风汽车等为代表的国企是武汉的经济支柱,而民营经济发展却明显薄弱。2022年武汉民营经济占GDP比重约4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比杭州、重庆、苏州、成都、南京分别低20、19、10、8、5个百分点,A+H股上市公司数量76家,而杭州、南京、成都均超过100家。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民企已经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以江苏省为例,2022年江苏超过五成的GDP、六成的税收、七成的企业研发投入和社会固定资本投资、八成的新增就业岗位、九成的高新技术产值来自民营经济。武汉逐渐认识到民营经济的重要性,落实“车谷科创33条”、人才强区政策“黄金十条”、中小企业突破发展政策24条等惠企政策。

未来,武汉将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根据《武汉市十四五规划》,武汉将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10 重庆:西南双核之一,大重庆与小重庆

大重庆经济总量超2.9万亿,小重庆人均GDP约10.5万元,略高于成都。古时重庆为西南军事重镇,19世纪末被辟为对外商埠,至此重庆开始凭借其水陆集散的优势不断发展起来,并不断追赶四川地区的传统中心成都。重庆多次在隶属四川省和成为直辖市之间变换,1997年重庆第三次成为直辖市,也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交通区位方面,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城市,有着成都无可比拟的水上交通优势;作为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共建成了“三环十射”高速公路网和“一枢纽十一干线”铁路网。

2022年重庆GDP总量为2.9万亿,仅低于四个一线城市,常住人口3213万,是人口最多的城市。由于重庆面积较大,如果选取重庆主城都市区,GDP和常住人口分别为2.2万亿、2122.7万人,人均GDP为10.5万元,规模与成都相近。2011-2022年重庆主城都市区人口占比从62%提升至66%。教育方面,重庆拥有高等院校70所,其中有1所985,1所211。医疗方面,重庆拥有三甲医院41家,5家医院跻身我国百强医院。

重庆以汽车和电子为支柱,二者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约40%,并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目前电子制造和汽车产业是重庆工业经济的支柱,合计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约40%。具体看,重庆是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惠普、华硕、戴尔、索尼等品牌落户重庆,2014年至今重庆笔电产量一直位居全球第1,2022年重庆笔电产量7411万台,产值连续9年全球第一。在汽车产业中,重庆有长安、东风小康等四十多家本土汽车品牌,2022年汽车产量209.2万辆,占全国的7.7%。近年来传统电子和汽车制造产业市场容量趋于饱和,重庆积极寻找新的增长动能,重点打造集成电路、智能家电、新能源、机器人等33条重点产业链,发挥制造业优势,实现“强链补链”。重庆市政府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新增“专精特新”企业近1600家,为历年之最。

重庆仍面临科技创新实力不强的问题,应加速科技与产业融合,积极推动产业协调发展。一方面,尽管目前重庆有几十所高校,但大部分为职业院校,一流的理工类学校屈指可数,人才输送不足。另一方面,近年来,重庆先后启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等重点专项,投入经费近5.7亿元,成效初显,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从全年研究与试验(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看,重庆为2.4%,小于杭州的3.9%、成都的3.5%、苏州的3.1%。从财政科技支出占比看,重庆为2.0%,小于苏州的8.9%、成都的8.4%、武汉的8.0%、杭州的7.5%、南京的6.1%。重庆应注重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加大对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重庆将加强发挥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作用,携手成都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重庆“十四五规划”对重庆定位是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对重庆的定位是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未来,重庆将加快国际交通枢纽建设,携手成都共同推动内陆改革开放,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